日報

日報|斯洛伐克總理遭刺殺;普京訪問中國;菲船隊接近爭議島礁宣示主權

前線吃緊澤連斯基取消所有外訪;以防長要求內塔尼亞胡制定加沙戰後計劃;荷蘭極右翼宣布達成聯合政府協議

2024年5月14日,愛荷華州厄本代爾,一隻美國知更鳥在後院的巢穴中餵食它的寶寶。攝:Charlie Neibergall/AP/達志影像

2024年5月14日,愛荷華州厄本代爾,一隻美國知更鳥在後院的巢穴中餵食它的寶寶。攝:Charlie Neibergall/AP/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4-05-16

#每日簡報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 Charlie Neibergall:2024年5月14日,愛荷華州厄本代爾,一隻美國知更鳥在後院的巢穴中餵食它的寶寶。

今天是2024年5月16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遭到刺殺,經搶救後已脫離生命危險

5月15日,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在首都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結束一場政府會議後,遭遇槍手行刺。

路透社報導指,槍手向菲佐連開五槍,致其生命垂危。

菲佐於15日晚間接受了手術。16日凌晨,斯洛伐克副總理塔拉巴(Tomáš Taraba)告訴 BBC,菲佐已成功接受了手術,目前脫離了生命危險。內政部長埃斯托克(Matus Estok)在記者會表示,初步顯示襲擊是出於政治動機。

槍擊事件發生在距離歐洲議會選舉不足一個月的關鍵節點,是20年來首次有歐洲國家領導人遇刺。

菲佐的盟友、斯洛伐克當選總統佩列格里尼(Peter Pellegrini)呼籲各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前暫停或淡化競選活動。而斯洛伐克反對派領導人西梅茨卡(Michal Šimečka)則在 X(前稱「Twitter」)上說,對總理的攻擊是對民主的攻擊。他還強調:「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需要結束攻擊和指責的惡性循環。」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

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這是普京正式就任新一屆總統後首次外訪。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中方願始終同俄方做彼此信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不斷鞏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實現各自國家發展振興,攜手維護世界公平正義。而普京則稱2023年3月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訪問俄羅斯,自己也在任職總統後訪問中國,「是我們兩國的友好傳統,表明雙方對加強新時代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度重視」。

習近平與普京在會談結束後,共同出席簽字儀式,發表《關於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普京將在5月17日轉訪東北城市哈爾濱。

菲律賓民間船隊接近爭議島礁宣示主權,中國海警現場管制

5月15日,約200名菲律賓活動人士及漁民乘船前往黃岩島(菲稱「斯卡伯勒淺灘」,台灣稱「民主礁」),向菲律賓漁民分送補給品,並宣示對該爭議水域的主權。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導,數艘菲律賓公務船陪同該船隊接近黃岩島附近的海域,中國海警對相關菲律賓船隻進行了現場管制。

負責組織這次行動的菲律賓非政府組織「阿廷依託聯盟」(Atin Ito Coalition,意為「這是我們的」)16日宣布「任務完成」,放棄進一步靠近該島。本次行動的組織者戴維( Rafaela David)表示:「這是一次基於國際法的和平使命,我們的目的是維護我們的主權。我們將堅定地航行,而不是挑釁,以便使該地區非軍事化,捍衛我們的領土完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2016年就菲律賓少量小型漁船在黃岩島附近海域正常捕魚活動作出善意安排,同時依法對菲漁民相關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如菲方濫用中方善意,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管轄權,中方將依法維權反制,相關責任和後果完全由菲方承擔。」

前線戰事吃緊,澤連斯基宣布取消所有外訪計劃

5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臨時取消出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計劃。

《金融時報》報導,烏克蘭總統新聞秘書15日表示,澤連斯基「已指示推遲未來幾天安排的所有涉及他的國際活動,並協調新的日期」。

報導指,澤連斯基的舉動反映了基輔對俄羅斯最新攻擊的日益擔憂。澤連斯基在15日晚間的講話中說,烏克蘭軍隊已設法「部分穩定」了哈爾科夫州北部的前線,但俄羅斯仍在頓涅茨克的多個地區發動攻勢,試圖分散烏克蘭的防守。

而據路透社報導,烏軍表示其已後撤至哈爾科夫州東北部兩個地區的新陣地,還警告說俄軍將在北部靠近蘇梅州的地區集結,或開闢另一條新戰線。

俄軍自5月10日起重新從北部對烏克蘭東部大城市哈爾科夫發動大規模進攻,在哈爾科夫附近邊境已經取得了小規模但重大的進展。

以色列防長公開要求總理內塔尼亞胡制定戰後加沙計劃

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5月15日發表視頻講話,稱其反對以色列在戰後控制加沙,要求總理內塔尼亞胡(台譯:內坦雅胡)立即推出加沙戰後安排計劃。

加蘭特表示,他自本輪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就推動一項計劃,旨在建立一個非敵對的巴勒斯坦人政府的替代方案,以取代哈馬斯。但他說:「自去年10月以來,我一直在內閣提出這項計劃,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衛報》報導指,加蘭特的言論得到了戰時內閣的另一成員甘茨(Benny Gantz)的支持,使得內塔尼亞胡內閣的分裂日益加深。而內塔尼亞胡15日晚些時候發表視頻聲明回應說,只要哈馬斯仍然存在,就不會有任何一方管理加沙,尤其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他說,組建一個控制加沙機構的首要條件是「消滅哈馬斯」。內塔尼亞胡還指「有人」正在為戰爭持續了八個月但仍未摧毀哈馬斯尋找「藉口」,不點名批評了加蘭特。

荷蘭極右翼維爾德斯宣布達成聯合政府協議

荷蘭極右翼自由黨(PVV)黨魁維爾德斯5月15日宣布,PVV 已與另外3個政黨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協議,但新首相人選尚未確定。

維爾德斯16日在 X 上寫道:「陽光將再次照耀荷蘭。」時政媒體 Politico 指這屆聯合政府將是荷蘭近年來最右翼的政府。維爾德斯說,4黨還需要在各自黨內討論並正式批准該協議文本。對於新首相人選,4黨還在進行談判,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此前,4黨在談判中曾達成妥協,規定4黨領導人未來將繼續在衆議院擔任議員,而不會出任新政府首相或部長。2023年11月22日結束的荷蘭國會大選中,自由黨獲得37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未獲過半席次。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此前曾因為缺少足夠支持放棄了領導組閣成為首相的可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