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兩週年俄烏戰爭評論國際深度

專訪烏克蘭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無法實現正義的和平是不會長久的

「如果國際社會開始對俄烏戰爭感到無聊,那正是改變的契機。」

2022年12月26日,烏克蘭基輔,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攝:Hennadii Minchenko/Ukrinform/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12月26日,烏克蘭基輔,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攝:Hennadii Minchenko/Ukrinform/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王磬 發自基輔

刊登於 2024-02-24

#俄烏戰爭兩週年#克里米亞#戰爭罪行#俄羅斯戰爭罪行#俄烏戰爭#諾貝爾和平獎#人權#俄羅斯#烏克蘭

俄烏戰爭兩週年專題】烏克蘭的戰事即將進入第三年。兩年之前爆發的那場戰爭,已經讓烏克蘭和世界都悄然改變了模樣。

與戰爭開始的第一年相比,戰場局勢更加激烈了。過去一年間,前線的形狀幾乎沒有變化,這意味着雙方陷入軍事上的僵持,意味着長期戰正在到來,也意味着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死去、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死去。在烏克蘭,開戰初期的同仇敵愾也似乎開始受政治鬥爭所累。軍隊的腐敗問題日益凸顯,戰術的有效性也時常遭受質疑。澤連斯基剛剛解僱了頗受歡迎的軍隊統領扎盧日內,政府與軍方的分歧漸漸浮出水面。在俄羅斯,幾天前,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剛剛猝死獄中。半年前,瓦格納軍團領袖普里戈任沒有成功「叛變」、最後只能落入墜機的結局。受烏克蘭戰爭所累,俄羅斯國內也正在發生大量的、或劇烈或悄聲的變化;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變成一個外界越來越無法理解的國家。

世界局勢也更加複雜了。歐洲的邊界之爭愈演愈烈,歐盟內部出現了分化。戰爭第一年,難民涌入、能源飛漲、通貨膨脹,這些在戰爭第二年間都轉化成了直接的民生困擾,以至於在許多歐洲國家的大選中,民粹政黨都有抬頭跡象。與烏克蘭接壤的幾個歐盟國家,甚至還因為糧食出口的紛爭決定暫緩對烏的援助。美國作為烏克蘭最大的軍援來源,隨着巴以衝突的突然加劇,美國大選的到來,一切對外的軍援都變得更政治化、更艱難。在西方,「支持烏克蘭」儘管仍然是一個在道義上爭議不大的立場,但也同時變成一個需要精心計算的政治遊戲。

2023年冬天,端傳媒特約撰稿人王磬到訪了烏克蘭,專訪了一系列仍然留守在烏克蘭的人。他們中有政府內閣高官,有諾貝爾獎得主,有聯合國駐烏克蘭的官員,他們的堅守對烏克蘭意義重大。端傳媒在俄烏戰爭兩週年專題推出本次系列專訪,從公民社會、移民、戰時經濟等多個角度,展現烏克蘭戰後兩年的社會肌理。

2024年1月25日,烏克蘭巴赫姆特,士兵正在醫療室內接受急救。攝:Efrem Lukatsky/AP/達志影像
2024年1月25日,烏克蘭巴赫姆特,士兵正在醫療室內接受急救。攝:Efrem Lukatsky/AP/達志影像

烏克蘭的戰火已經燒到了第三年。戰事的慘烈,戰局的僵持,國際局勢的動盪,外部支持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催促: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促成俄烏雙方的和談,停止戰爭。

「正是因為想要可持續的和平,我們尤其先需要正義。」在一場面向國際社會的演講中,烏克蘭人權律師、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奧列克桑德拉·馬特維丘克(Oleksandra Matviychuk)這樣表示:如果烏克蘭人民的犧牲沒有得到應有的公道,那麼和談的結果只會是暫時的妥協,不會長久。

現年40歲的馬特維丘克是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Center for Civil Liberties)的負責人。2022年,她所領導的這間組織與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兩間組織一起,被聯合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

這是烏克蘭人在歷史上第一次拿到諾貝爾和平獎。拿到諾獎的時候,馬特維丘克已經在烏克蘭的公民社會耕耘了近二十年。對她來說,戰爭並不是從2022年開始的,而是從2014年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就開始了。2024年也不是戰爭爆發兩週年,而是十週年。

時光回到2007年,公民自由中心成立之初,馬特維丘克就開始在這裏工作。她在大學裏的專業是法律,她那時感興趣的是,法律如何能夠真正保障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2013-14年,烏克蘭爆發了「尊嚴革命」,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迫下台,革命期間亦有諸多抗爭者遭遇了政府的打壓和清算。馬特維丘克當時啓動了一個項目,為面臨國家迫害的抗議者提供法律幫助。後來她成為釋放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政治犯,使烏克蘭刑法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以及維護烏克蘭女性權利的主要代言人。2014年2月,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馬特維丘克開始了她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項目:通過與倖存者的大量交談,記錄戰爭罪行。以便將來起訴,最終伸張正義。她的足跡踏遍烏克蘭的衝突地區,從克里米亞到頓巴斯,再到今天陷入全面戰爭的烏克蘭全境,布查、伊久姆、哈爾科夫、赫爾松。

我第一次見到馬特維丘克的時候,是在2023年的冬季達沃斯論壇。當一衆光鮮的資本家與西方政客在台上大談要如何促成烏克蘭和談,幫助烏克蘭重建的時候,坐在角落裏的馬特維丘克開始發言,她講起自己曾經交談過的一位俄戰區倖存者,刑訊逼供時被用勺子挖了眼珠。現場一片沉寂。在達沃斯那樣講求「體面」的場合,當衆分享這樣的殘忍細節似乎是「不合時宜」的。但馬特維丘克不在乎,聽過了太多悲慘的故事,她感到自己的使命,就是把這些倖存者的故事,帶到更多人那裏,直面戰爭的殘酷。

我第二次再見到馬特維丘克時,是在2023年末的基輔。我去拜訪了她位於基輔市區的辦公室——一個由公寓改造而成的辦公場所,兩三間窄窄的屋子,很難想象那裏承載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樣的大名頭。我問她,在個人層面上,如何應對這份工作給她帶來的心理影響。她答到,沒有萬能的秘訣,她只知道,如今烏克蘭面臨的一切都是過去幾十年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有罪不罰的結果,從車臣到摩爾多瓦到格魯吉亞到馬裏到敘利亞。我們如今有歷史性的機會來打破有罪不罰的循環,不僅是為了烏克蘭人,不僅是為了那些已經飽受俄羅斯戰爭罪之苦的人們,也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對下一個國家發動新的襲擊。現在在烏克蘭,所有的普通人都在行動。「你沒有理由停下,你還要繼續你的戰鬥」。

這一次的採訪,從兩年前全面入侵發生的時刻聊起。在烏克蘭,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於2022年2月24日的故事,馬特維丘克也不例外。訪談的第一部分,她談及了個人的故事以及對當前烏克蘭國際關注度下降等問題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她拿諾獎的經歷,以及對於烏克蘭公民社會在過去二十年變遷的觀察。第三部分與和談有關,在烏克蘭的例子上,如何看待正義與和平的辯證關係。第四部分談了她對於戰爭對烏克蘭女性主義的影響,以及她對於烏克蘭未來的展望。

2022年3月9日,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救援人員從一家遭俄羅斯軍隊砲擊的婦產醫院內運送一名受傷的孕婦。孕婦的名字叫Iryna Kalinina,嬰兒最終難產,Iryna Kalinina亦在半小時後離世。 攝:Evgeniy Maloletka/AP
2022年3月9日,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救援人員從一家遭俄羅斯軍隊砲擊的婦產醫院內運送一名受傷的孕婦。孕婦的名字叫Iryna Kalinina,嬰兒最終難產,Iryna Kalinina亦在半小時後離世。 攝:Evgeniy Maloletka/AP

以下為採訪全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