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灣被《經濟學人》雜誌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近五年,台海問題随着中美摩擦的升級逐漸升溫,習近平在2019年曾公開表示兩岸統一是「民族大勢」,更進一步宣稱「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以對抗「外部勢力的干涉」。與此同時,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也採取了更為強硬和主動的態度。美國總統拜登自2021年上任以來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如果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美方必將介入。
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日趨對抗的態勢,也反映在美國與台灣的民調數據上。根據全球台灣研究中心最新的民調.),61%的美國民眾對美國給予台灣的軍事保護表示支持。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22年的民調數據中,支持兩岸統一的受訪者比例是自1994年來的最低。2022年的另一台灣民調顯示,如果台海戰爭爆發,73%的台灣民眾願意參戰。
但與此同時,關於中國大陸居民對於台灣問題看法的民調卻相對匱乏,境內的政治審查與研究者的自我審查導致相關的數據非常有限。在過去二十年間,僅有四篇面向大陸居民的問卷研究涉及了台灣問題。本文將對這四篇研究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並將著重介紹最新的一次民意調查及其數據背後可能的幾種解讀。
整體而言,過去近二十年間,內地民眾對於「武力統一台灣」(下稱「武統」)的支持度隨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上下浮動,但對於對岸僅有模糊的認知,以及堅守官方政治口號的底線卻是不變的底色。
隨政治冷暖浮動的民意
綜合幾次民調來看,來自相對富裕地區、受教育程度較高、對台灣新聞越關注、對台灣政府持負面態度的年長男性更有可能支持武統。
近二十年,兩岸關係較為緩和的時期(通常為國民黨執政時期),大陸民眾對於武統的支持度較低,而在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相對緊張的時期,雖然民調的方式和樣本有所不同,都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支持武統。綜合幾次民調來看,來自相對富裕地區、受教育程度較高、對台灣新聞越關注、對台灣政府持負面態度的年長男性更有可能支持武統。
涉及武統台灣的民調最早見於2013年的《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中一篇關於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文章。研究者於2007年在北京三所中國的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1326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包含了對於武統台灣的態度調查。76.4%的受訪者表示支持使用武力統一台灣,而不支持使用武力的受訪者僅佔比6.8%。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卷調查研究的代表性非常有限,出於對政治敏感性的考慮,研究者僅僅是在課間走到學生較多的教室裡發放問卷,而非隨機抽樣。並且該研究主要探究的就是中國最為「菁英」的大學生的政治態度,其結果並不能作為「民調」理解。對於絕大部分受訪者支持武統的結果,研究者的解釋是1996年由李登輝訪美引發的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以及陳水扁的上台給受訪的這一代大學生的對台態度有持續性的影響。
而後於2013年,首次聚焦於大陸居民對台政策支持度的問卷調查通過電話採訪的形式,在北京、重慶、大連、杭州、哈爾濱、青島、上海、深圳、武漢、西安十個城市進行。這次民調採訪了約2000名市民,採訪的問題包括「你認為台灣居民在台灣問題上的政治立場是傾向統一還是獨立?」、「有人認為中國應該用武力統一台灣,其他一些人認為中國可以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台灣問題。你更傾向哪一種解決方式?」。在這次民調中,82.1%的受訪者支持台灣問題通過協商解決,僅有6%的受訪者支持台灣問題通過武力解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民調的設問有很強的「社會期許偏誤」(Social Desirability Bias),「武力統一」和「和平協商解決」同時出現,受訪者可能下意識地會選擇聽上去更符合社會道德期許的和平手段。
類似的研究在2019年又在北京、石家莊、西安、武漢、成都、南寧、昆明、廣州、廈門九個城市進行,這次民調一共電話採訪了1729名市民,其中有58%的受訪者表示支持武力統一台灣。但本次民調中,關於「武統」的設問方式變成了「請問您同意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使用武力來統一台灣這個說法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這樣極端的敘述下,受訪者更有可能表示「不同意」,繼而被歸為支持武統的一類。
2019年的民調結果顯示,對國家有更強的自豪感、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更傾向於支持武統。同時,與台灣有更高的文化相似度、更緊密的社會網絡、更頻繁的商業往來的地方,例如沿海的兩個省份——廣東和福建,人們更不願意支持武力統一。一方面,因為語言、習俗、歷史文化上的相似,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與台灣有更強的群體認同,另一方面,武裝衝突對於這些地方的居民也會帶來更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從而讓他們採取更溫和的態度。
而出乎意料的是,與西方的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的假設相悖,對台灣有更多了解、與台灣人有更多接觸的受訪者反而會更傾向於支持武統。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接觸台灣現狀和台灣人時,大陸居民意識到對岸的居民從政治體制到價值觀都與自身如此不同,彷彿突然從「台灣同胞」的預設中驚醒,因而覺得更加難以接受。另一種可能性是,大陸媒體對於台灣民主的「亂象」長期的宣傳與渲染,讓更關注台灣政治新聞的大陸居民感覺對岸的確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統一也因此顯得迫切且必要。同时,不同研究對於「接觸」的定義和衡量方式也不盡相同。以短期旅遊、訪學、工作或探親的方式與台灣社會、台灣民眾的接觸,所具體了解到的信息、接觸的群體、談及的議題、產生的感受和經驗都不盡相同,很難一概而論。
搖擺的大多數:我「不知道」我的態度
較以往幾次民調不同的是,最近一次的線上民調不僅僅侷限於武統 的二元分野,而是把這兩者作為一個光譜的兩端,加入了三個中間選項。
最近的一次民調完成於2020年,不同於之前的電話採訪,本次民調是通過線上發放問卷,並按照人口數據比例招募了不同省市、不同性別的2083個網民進行問卷調查。較以往幾次民調不同的是,最近一次的線上民調不僅僅侷限於武統 (「一鼓作氣,徹底武力收復台灣」)vs. 各自為政(「兩岸各自為政,不一定非要統一」)的二元分野,而是把這兩者作為一個光譜的兩端,加入了三個中間選項:「實施台灣外圍戰役,如收復金門、馬祖,逼迫台灣當局接受統一」、「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甚至斷絕和台灣的經貿、人員往來,用經濟手段促進統一」、以及「維持現狀,持續發展軍事實力,台灣遲早會主動尋求統一」。同時,因為受訪者可以同時對多個解決方案表示「接受」或「不接受」,相較於「支持」或「反對」的說法選選擇更多、情緒濃度也更低。同時,受訪者對於每個對台政策的選項都可以選擇「接受/不接受」,所以不同選項之間並不是互斥的。通過這樣的設計,研究者就有了更多分析政治光譜和觀念複雜性的空間。
由上圖的結果可知,有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不接受全面開戰的武統處理方式,而有超過20%的受訪者表示兩岸各自為政(即事實上的台灣獨立)是可以接受的選擇。根據進一步的分析,有17.1% 的受訪者是「和平主義者」,即只接受和平共處的兩項選擇;31.4% 的受訪者是「好戰主義者」,只接受包含對抗和武力衝突的三個選項。民族主義傾向越強、受朋輩壓力影響越大的受訪者成為「好戰主義者」的機率更高,而認為美國介入的可能性較高、兩岸開戰將給雙方帶來巨大人員經濟損失的受訪者成為「和平主義者」的概率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者之外,其他 51.5% 的受訪者態度是較為模糊的,至少在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上,這部分受訪者在填寫問卷的時候,沒有明確的立場和偏好,是「搖擺的大多數」。這種搖擺不定的、模糊的態度來源於大部分大陸受訪者對於台灣政治、社會的不了解。在前述2019年的民調中,僅有38%的人知道台灣在任總統是誰,與台灣人有過具體接觸的受訪者佔比不超過25%,在對於台灣政府、台灣社會的態度上,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不知道」自己的態度。
民意搖擺的另一主要成因,是大陸民眾對於台灣民意的模糊認知和系統性「誤判」。
民意搖擺的另一主要成因,是大陸民眾對於台灣民意的模糊認知和系統性「誤判」。例如上述提及的2013年的民調中,66.8% 的大陸受訪者認為台灣民眾普遍希望兩岸統一,而根據台灣政治大學歷年來關於統獨議題的民意追蹤,當時的台灣民眾持傾向統一態度的比例僅為11.1%。從1994年至2023年,台灣民眾中傾向統一的比例在最高峰時期也從未超過25%,並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持續低於10%。另外,台灣民眾已逐漸形成了獨立於中國(大陆)的民族身分認同。另一份關於台灣民眾身份認同趨勢的民意追蹤顯示,在1992年至1996年,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比例穩定在為45%左右,但呈現下降趨勢,自2019年來浮動在30%左右。與此相對,認同自己(僅)是台灣人的比例逐步上升,並在2019年以來穩定高於60%。台灣民意基金會在近年來對於大陸方面的兩岸關係宣傳話語也進行了民意測驗,發現80%的民眾對於「台灣海峽是中國內海,不是公海」等說法持否定態度,對於中共版「九二共識」(即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表述廣泛不贊同。
而這些與中國官方話語體系相悖的民意與報導,長期生活在中國資訊體系裡的民眾幾乎無從得知,從而產生系統性的對於台灣本地政治與身份認同的誤判,高估台灣民眾對「統一」的支持程度,並更有可能接受動用武力作為正當化的手段。
「不知道」的背後:長期新聞審查下的信息壁壘
對於大多數的大陸民眾來說,「一個中國」和「兩岸統一」是一種長久存在於官方話語裡的、沒有被挑戰過的「原則問題」,也是一種安全的政治意見的表達。
對於兩岸政治傾向差異的不了解,也許讓政治冷感的大陸民眾更傾向於接受官方敘事中對於共同的民族身分認同的強調,而高估「同根同源」的台灣「同胞」支持兩岸統一的意願。
這樣的信息壁壘也體現在對於台灣政治和社會現狀的不了解。由於平台審查、防火牆的存在和媒體的選擇性報導,使用簡中互聯網的網民很難獲得關於台灣社會準確、即時的信息。例如近期在台灣大火的電視劇《人選之人》,雖然並沒有觸及到敏感的兩岸關係議題,但僅僅因為展現了較為貼近現實的台灣政治生態,其豆瓣詞條被迅速下架。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大陸赴台旅行政策的變動及壁壘,大部分人並沒有和台灣人實際接觸的機會,也無法通過大陸的媒體渠道獲得任何與台灣政治相關的信息。而兩岸的網民雖偶有接觸,但大部分時候生活在兩套完全分隔的媒體生態中,使用不同的社交平台,對於彼此的政治環境與社會現狀缺少好奇與交流,從而在事實層面與政治觀念上也漸行漸遠。
而由於許多大陸受訪者對於兩岸關係議題缺乏信息渠道、對話的空間和理解的基礎,對於調查問題的回應便傾向於維持現狀、避免衝突的直覺,並高度依賴長久以來接受的宣傳話語。對於大多數的大陸民眾來說,「一個中國」和「兩岸統一」是一種長久存在於官方話語裡的、沒有被挑戰過的「原則問題」,也是一種安全的政治意見的表達。
在大陸的語境下, 民眾對於政治相關的信息和經驗愈發陌生,難以形成政治態度和觀念,也對於武統可能造成的影響沒有概念。台灣的現狀對於大陸民眾而言,更多時候是一種「未知的未知」(the unknown unknown),對岸的政治是混亂的,公民是抽象的、「待解放的」,敘事是陳舊的,所以對於「武統」的接受,可能是對於單一宣傳話語的習慣性認同,而非基於兩岸情勢與民意的客觀分析。反過來說,反映在民調中對於「武統」的不接受,更可能只是對於戰爭和傷害直覺性的迴避,而非清晰態度的呈現。
民調結果的報導:不同立場的內部狂歡
與民調結果一樣有趣的,是不同立場的媒體對於研究數據的解讀。綜合觀察華語主流媒體對於2020年這次最新民調研究的報導,其中不乏聳人聽聞的標題。一些報導宣稱問卷的結果是對於習的「狠狠打臉」,還有一些報導認為這反映三分之一的大陸居民「反對武統」或兩成民眾「認為沒有必要統一」。香港自由派的媒體中也不乏「1/3中國人反對攻打台灣」等斬釘截鐵的標題。
即使根據近期研究的數據,我們或許可以推論大陸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議題比想象中更為溫和,不必對於情勢太過緊張,但如果要以此論證宣傳系統的失效,甚至是民意對於政權的「打臉」,可能還需要更多數據和案例的支撐。
對於專制國家民調和線上輿論的分析,很容易演變成不同陣營的內部狂歡,大家選擇性地抓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數據,為自己的受眾畫下一個又一個大餅;而數據本身的限度與邊界,卻時常在公共對話中隱身或被選擇性忽略。
專制國家的民調:意義何在?
專制國家的民調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政治宣傳」的投射,而非基於個人經驗的理解。
文章最後,我們回到一個基礎的問題:在專制甚至是極權國家進行政治民調及民調研究到底有什麼意義?回顧歷史,民調最早出現於18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基於民調對於選舉的重要參考價值,這種調查方式在西方民主政體中傳播開來,繼而成為學者與政黨的重要參考信息之一。雖然西方的民調也時常被詬病「有失偏頗」,甚至淪為了政黨圈定政治議題討論範圍的工具,但是在連「選舉」這一環節都沒有的專制國家,民調究竟有什麼意義?民調的結果又是否能給統治者帶來輿論壓力並影響實際決策呢?
專制國家背景下民調的諸多侷限,亦導致民調結果往往難以反映「真實」的民意。如前文所述,因為媒體管控與知識壁壘,專制國家的民調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政治宣傳」的投射,而非基於個人經驗的理解。過往大量研究也表明,出於對採訪者的不信任,專制國家的民眾在回答民調問題是傾向於採取「戰略性模糊」的策略,即含糊地回答一些問題,以防止受到當局的滋擾與鎮壓。因此,採訪者很難確認這些模糊的回答是受訪者真實的想法,還是他們選擇性迴避的結果。不僅如此,一些民調數據還會被政府當局作為國際談判的籌碼。例如,中國境內的反日情緒曾經被中國政府作為其在中日關係中態度強硬的藉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民調有時對於專制國家其實有「顛覆性」的影響,甚至迫使專制政府對於民意做出回應。如有學者對敘利亞政權的研究中提到的,專制政府其實很依賴於人們「表現」出的服從維持日常的運轉。因此,每個人對於自己實際偏好的隱瞞、民眾間彼此的不信任,其實是專制政府維持統治的重要支柱。但反過來,如果一些民調反映出的民意不完全與官方敘事一致,這對於專制政權的「正當性」就會有根本性的挑戰,也會讓境內的一些異見份子意識到自己並不形單影隻。
民調可能的顛覆性,其實從今年香港民意研究所被迫不再公布其部分敏感議題的調查結果的例子,也可以看到政權的擔心。去年年底白紙運動要求解封的訴求實現也一定程度表明,積壓已久的民意,哪怕以非暴力的方式呈現出來,對專制政府都會是巨大的挑戰,基於冰山一角的民眾想像已經足以迫使專制政府做出回應。
參考文獻:
Liu, A. Y., & Li, X. (2023). Assessing Public Support for (Non-) Peaceful Unification with Taiwan: Evidence from a Nationwide Survey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13.
Pan, H. H., Wu, W. C., & Chang, Y. T. (2017). How Chinese citizens perceive cross-strait relations: Survey results from ten major c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6(106), 616-631.
Qi, D., Zhang, S., & Lin, S. (2022). Urban Chinese Support for Armed Unification with Taiwan: Social Status, National Pride and Understanding of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18.
Sinkkonen, E. (2013). Nationalism, patriotism and foreign policy attitudes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China Quarterly, 216, 1045-1063.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