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不眠芭比的黑鏡警告:當芭比走進現實世界,人們卻穿成芭比走進虛擬

這個世界或許放棄了將女性作為客體去凝視約束,卻從未放棄將女性作為資源。

2023年7月10日,隨著《芭比》即將上映,芭比娃娃再次受到人們關注。 攝:Richard Lautens/Toronto Star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7月10日,隨著《芭比》即將上映,芭比娃娃再次受到人們關注。 攝:Richard Lautens/Toronto Star via Getty Images

弦子

刊登於 2023-08-01

#女性主義#弦子#評論

(弦子,女權主義者,影評人)

《芭比》上映,前來觀影的年輕人們不約而同帶着粉紅色元素,粉色成為了一種接頭暗號,人們在影院彼此打量,確認對方是芭比的觀衆,再會心一笑。在日常衣物裏,要找到芭比特有的高飽和度粉色並不容易,但市場做好了準備,快時尚品牌zara準備了100—500不等的女款服裝,中國國貨品牌名創優品則準備了100元以內的帽子、帆布包乃至水杯、雨傘,並且幾乎全部缺貨。

這不是好萊塢第一次讓粉紅色席捲全球。20年前,瑞茜·威瑟彭斯主演《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外形酷似芭比的她在電影裏扮演一位天資聰穎的金髮美女,穿着粉紅色連衣裙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優等生,更在續拍電影中身着粉紅色套裙征服白宮。那一次,美泰——芭比的製造公司,以瑞茜的角色為原型,推出了穿着粉紅色套裝的律師芭比娃娃。

從二十年前的女性主義青春校園片到今天的女性主義喜劇歌舞片,好萊塢重新定義粉色、又再次定義粉色,演繹金髮美女、又再次演繹金髮美女;美泰則吸納好萊塢電影中的女性角色製作芭比娃娃、又主動用一部電影解構芭比娃娃。變與不變的語意背後,是符號本身的堅挺:粉色從未退場,而全世界最暢銷的玩具、消費主義的永恆圖騰——芭比,她變化眼神,睜大雙眼,觀察着每一次女性主義思潮的變化與爭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