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大陸 評論

「坦克蛋糕」直播後消失的李佳琦:因無知而觸犯政治禁區的悖論

當知道一件事比裝作不知道一件事的難度更大時,犯錯幾乎就變得不可避免。


直播主李佳琦在6月3日直播賣起了「坦克車蛋糕」,疑似因觸碰敏感話題,直播被中斷。 圖:網上圖片
直播主李佳琦在6月3日直播賣起了「坦克車蛋糕」,疑似因觸碰敏感話題,直播被中斷。 圖:網上圖片

在中國網絡防火牆控制的範圍內,每一年的6月4日號可謂是網信、國安等維穩部門最為敏感的時期。在圍繞6月4日前後的數天內,防火牆內的用戶本已有限的權益被進一步壓縮。除去日常已有的針對發布內容的審查、對用戶IP地址的披露等等限制性措施以外,在「六四敏感時期」期間,用戶甚至不能夠在部分主要社交媒體平台上更換自己的頭像。通常,各家互聯網平台以及政府部門還會在這一時段加緊線上與線下的審核,確保「萬無一失」。

這一系列線上線下的舉措,其本質目的是在中國政府能夠控制的範圍內消滅一切對「六四事件」的討論與悼念。但即使是在這般嚴防死守的背景下,依然不時會出現有人有意或無意「衝塔」的情況。在6月3日晚間的購物直播當中,知名帶貨主播李佳琦的直播畫面中,突然出現了坦克形狀的冰淇淋蛋糕,其直播因此立刻中斷。截至6月8日,李佳琦依然沒能復播,在淘寶上他的名字仍處於搜索無結果的狀態。

由於「坦克人」影像畫面的存在,坦克一詞同樣成為了中國政府針對六四事件的「敏感詞彙」。坦克蛋糕在這樣的時段出現,無疑為負責審核李佳琦直播的平台帶來了巨大負擔。在微博上,李佳琦當晚對外宣稱「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並且之後再沒有發任何一條新的微博。

1989年6月5日,王維林在北京長安街上阻擋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車隊前進。
1989年6月5日,王維林在北京長安街上阻擋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車隊前進。圖:Bettmann/Getty Images

無知的代價

回顧過往李佳琦的做法,這次的直播行為顯然不可能是有意為之。在他過往的社交媒體言論當中,並沒有出現過反抗威權、崇尚公民自由等話語,更不用說會提到「六四」這類政治禁忌。相反,李佳琦過往在直播行業的成功,也使得自己或主動或被動與中國體制牢牢綁在了一起。

據央廣網報導,擔任上海市青聯委員的李佳琦獲得了上海市共青團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五四獎章。在新華網轉載《羊城晚報》的評論稿件中,提到李佳琦於2020年6月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落戶上海,並將其樹立成為上海包容性的典型。人民網轉載上觀新聞的評論稿件當中,也表達了類似的正面態度。對於落戶上海一事,李佳琦表示:「很感激,希望能為上海直播事業做貢獻。」2021年10月,李佳琦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向上向善好青年」。另根據鳳凰網在2021年11月8日的報導,李佳琦成為上海浦東新區的人大代表候選人

從政治層面來說,李佳琦不僅為「上海直播事業做貢獻」,而且也通過直播事業為中國政府意圖推進的政策與事件做貢獻。據觀察者網2021年11月7日引述《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李佳琦與央視記者王冰冰一同在推銷阿富汗松子,將12萬罐松子銷售一空。而這一行動的背景,是中國向奪取阿富汗政權的塔利班武裝組織示好的一部分。

而在更早的2021年3月,李佳琦曾在微博中發表過「支持新疆棉花」的表態,並且參與了名為「新疆助農公益直播」的活動。而這一事件的背景,是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出現的,針對西方指控新疆棉花涉及強迫勞動予以回應的「我支持新疆棉花」微博話題

不過,這位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直播帶貨博主,目前卻面臨一鍵清零的窘境。從事件發生的前後細節來看,這更像是一次對於過往歷史毫不知情而導致的職業生涯翻車事件。

事件發生後,人們或許會好奇李佳琦的未來將會如何,在行業人設方面,倒是可以參考曾經與李佳琦齊名的知名主播薇婭。在2021年12月因被指控逃稅被重罰13.41億元人民幣的薇婭自2021年12月19日起就處於被封殺狀態,至今沒能復原。直到2022年5月,原薇婭的助播才將原本的資源重新整合,離開了淘寶直播,轉入抖音重新直播,但自始至終,薇婭再無露面,其個人形象徹底從中國互聯網上消失。

不過和李佳琦團隊經歷最像的,其實是當年在共享單車領域曾經與ofo、摩拜三足鼎立的小藍單車(BlueGoGo)。在2017年6月3日到6月4日,小藍單車與掌遊天下聯合推出名為「王牌大作戰」的推廣活動。該活動鼓勵用戶尋找帶有坦克標示的單車騎行。而在小藍單車的手機應用上,隨即出現了在長安街上排列的「一排排坦克」。這一推廣活動在上線數小時後便全面下架,根據中國科技媒體品玩的存檔報導稱,6月事發之後確有警察進入小藍單車內部調查,而小藍單車自此進入靜默反省期。更直接的結果是2017年11月,在缺乏後續融資的背景下,小藍單車CEO跑路,公司也隨後倒閉,交給滴滴託管收購,至此,距離坦克車推廣事件爆發僅隔五個月。

2018年1月3日,上海,美容博主李佳琦在淘寶上直播時塗口紅。

2018年1月3日,上海,美容博主李佳琦在淘寶上直播時塗口紅。圖:VCG via Getty Images

無孔不入的政治

在李佳琦直播事件發生後,《華爾街日報》提到中國審查部門的行為開始讓李佳琦的粉絲探究六四事件,反而讓一部分人了解了這段歷史。而李佳琦的粉絲群體又頗具有代表性,他們代表著18-35歲年輕世代,具有一定的可支配財產與購買力,用網絡流行語來說,他們是最有資格在當下的中國「歲月靜好」的人群。

但即使對於這些「歲月靜好」的人群來說,他們的認知範圍內也在填充進越來越多的政治內容,這其中不僅僅有例如「支持香港警察」、「支持新疆棉」、「槍擊美利堅」、「收留烏克蘭美女」等等符合中國政府認定的利益相關話語,也有隨著政治態勢越來越極權的大背景下,被劃出的更多的政治禁區。但這些禁忌範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實則是通過經驗、經歷,以及對非公開歷史的理解編輯匯總而成。

當然,令人最為詫異的,莫過於一個售賣消費品的網絡主播,最終居然是因為涉及政治禁區而造成自身事業的中止。在事件發生後,有一部分人嘲諷李佳琦此前的「支持新疆棉」、「五四青年獎章」等等與公權力諂媚的行為遭遇「鐵拳現世報」,但對於仍處於中國的普羅大眾而言,李佳琦的案例代表了中國政府公權力的政治紅線頻繁化與隨機化的趨勢。

這些無孔不入的政治要求與禁區,實際上也分成了「明」與「暗」兩層。以李佳琦所參與過的事件為例:在明面上,他需要支持新疆棉,需要配合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售賣阿富汗松子。由於他的影響力,其也成為了共青團中央、上海市政府等公權力機構拉攏爭取樹立正面典型的對象。這些在「明處」參與政治的行動,亦或是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必要路徑,亦或是在政府部門裹挾下無奈做出的維繫生存的行為。

但在「明」處的貢獻,並不能抵銷其在面對「暗」政治時因為無知而觸犯禁區的懲罰。至於個人如何去了解這些禁區,卻又沒有明確的官方答案。顯然,「暗」歷史在課本中、在防火牆內並不存在,而個人未經授權使用VPN翻牆,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違法行為

對於李佳琦和更多需要依靠中國客戶群體的本土商人來說,他們與「明處」政治的交集可謂已經無法避免,同時,接觸這些明面上的政治行動,其本質是為了規避陷入任何「禁區政治」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對於陰暗面的避而不談,以及不知所謂,卻在諸如現在的關鍵時刻害苦了自己。

2021年1月5日,上海 ,人們走過直播主持人李佳琦的廣告。

2021年1月5日,上海 ,人們走過直播主持人李佳琦的廣告。攝:Wang Gang/VCG via Getty Images

過於成功的審查

在李佳琦出事後,社交媒體上有人調侃了一條悖論:「如果一個人不想觸碰政治禁區,那麼他必須了解所有政治禁區。」而在這句話背後的事實則是,了解政治禁區的行為本身就是反體制的。

顯然,李佳琦恰好卡在了這一悖論當中。他被封禁的個人命運,還得到了包括BBC、彭博社、CNN等世界知名媒體的關注。用瘋狂捍衛中國現有政治制度和政府的話語體系來講,即使是被封殺,李佳琦的所作所為也成為了為「境外勢力遞刀子」的行徑。而從這件事情的影響力來看,這要比遞刀子的危害大得多。

但真正造成李佳琦翻車事件的原因,卻是過於成功的審查與宣傳制度:由於對六四事件的線上線下的成功封鎖,使得例如李佳琦這樣的高中學歷直播網紅沒有渠道了解這一政治禁區,更無從去規避自己並不知道的雷區。

在2019年6月4日,六四事件三十週年的契機,澳大利亞媒體ABC記者曾在街頭隨機採訪中國當代青年人,詢問他們是否知道六四事件或者是見過那張知名的坦克人圖片。在鏡頭記錄下,多數受訪者避而不談,快速逃開,亦有受訪者表示不知道這起事件。在中國境內進行此類採訪的做法引起了關於新聞倫理的爭議,但這段影片卻體現出了中國政府針對六四事件的壓制、封鎖,以及對民眾的威懾十分成功。

從本質上講,今天的中國政治出現了一層圍繞著禁忌話題的悖論:政治紅線禁止所有人討論那些被認定為是禁忌的話題。但由於這些話題的禁忌性,大多數人又無從得知這些話題,更無從得知何謂禁忌。對於大部分未接觸過這些知識的普通人來說,他們如同行走在一片沒有任何標記的雷場,或許下一步就會踩到致命的地雷,遭到不可逆的打擊。

在如此逼仄的政治環境下,想盡辦法了解這些「陰暗知識」,同時又對公共事務沉默不言,或許成為了在無能力反抗威權體制下,大部分人無奈的最優解決方案。只是李佳琦的遭遇,象徵著這種方案也變得越來越不可行,因為當知道一件事比裝作不知道一件事的難度更大時,犯錯幾乎就變得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剩下這個錯誤會不會輪到自己頭上。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

端傳媒
深度時政報導

華爾街日報
實時財訊

全球端會員
智識社群

每週精選
專題推送

了解更多
六四 中國政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