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深度

二二八75週年 | 促轉會將解散,台灣轉型正義工程完成了嗎?

「時間就是轉型正義最大的敵人。」

2020年2月22日台北,一場悼念二二八的遊行。

2020年2月22日台北,一場悼念二二八的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蕭伶伃

刊登於 2022-02-28

#二二八#蕭伶伃#評論

今年(2022年)是二二八事件的75週年。

二二八是台灣戰後史的重大扉頁。它是以國民黨政權為名的「國民政府」、自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接管台灣後,第一波貫穿台灣西岸的流血鎮壓事件;它是戰後初期那一輩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卻也是共同的噤語。這一事件,也成為台灣社會定義「國民政府」為「國家暴力施行者」的第一個證據。

但台灣提出這份證據的發聲來得很晚。橫越整體自194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社會在國民黨政權的壓制下,長期以「內戰語境」理解兩蔣政權的鎮壓作為。反共、匪諜、肅清、光復大陸,都是常見的字眼。這些語彙共同導向單一認知:「被鎮壓的對象都是國家的敵人、對其政權不利之人」。政權、國家、社會,本該出現差異甚至張力的三個面向,卻在高壓的政治統治下,被一式弭平。

1979年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第一個正式以「人權」為名,以「政治壓迫」的語境、公開反抗國民黨政權的抗爭行動。當時美麗島雜誌社的成員,包含黃信介、林義雄、陳菊、呂秀蓮、張俊宏、姚嘉文、許信良、施明德、林弘宣、邱茂男、王拓、蔡有全等人,在世界人權日當天,公開以「受難視角」定義台灣社會的戒嚴處境,疾呼對民主自由的要求。美麗島事件最終成為自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黨政權的政治壓迫日常化歷程中,第一場最劇烈的街頭流血鎮壓衝突。

美麗島事件的爆發撐出台灣社會在二二八事件後的第一個發言空間,但台灣隔年就發生了第二起二二八事件:林宅血案。1980年2月28日,美麗島事件成員之一林義雄的台北家中遭逢血案。林義雄當時正被囚禁,他的母親、一對雙胞胎女兒遇刺身亡,僅當時9歲的第三個女兒林奐均身負重傷而倖存。林宅血案成為台灣歷史上關乎二二八記憶的另一道傷疤,至今有關此兇案的真相仍未大白。

直至1987年2月,海內外聲援紀念二二八的團體共同組成「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並由鄭南榕擔任秘書長,發起於該年2月28日的紀念遊行。這是台灣戰後政治史上,第一次直接由民間公開呼籲承認二二八的受難史,以「平反二二八」為名的紀念活動。

所謂的平反,意旨顛覆國民政府在台灣施行鎮壓的正當性。在這一年,平反二二八的活動從2月延續到3月,公開的群眾聚會與遊行,串聯起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各地,並同時在林義雄安葬母親與兩個愛女的宜蘭舉辦追思會。在那一年,台灣社會不僅僅撐起「二二八為政治受難事件」的視角與論述空間,並由甫成立不到一年的民主進步黨黨主席江鵬堅牽頭,在台北公開舉行祭拜二二八冤死者的儀式。

二二八事件屆滿40年的1987年,一個視角終於在逐步民主化中的台灣公開浮現:40年前死在國民黨政權底下的不只是「政權的敵人」,也是不幸的「威權受害者」。

而在二二八事件75週年的今年,台灣首個以官方為基底的轉型正義工作代表團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後簡稱《促轉會》),也即將在5月任務屆滿解散。解散的前夕,關乎二二八事件與整體戒嚴壓迫歷史的平反,我們是否已窮盡一切可能,尋回正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