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記者被驅逐後,外媒如何報導中國?

已知的黑洞填不上,還有更多黑洞也會淪為未知。

2021年6月25日,記者們採訪北京新建成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期間經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照片。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1年6月25日,記者們採訪北京新建成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期間經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照片。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聞予

刊登於 2022-01-21

#評論

駐華外媒,常常是外界解剖中國舉國體制、認識複雜社會的透視鏡,能同時在政策界、公眾中,創造焦點,掀起爭論。但這一角色,隨着2020年3月中國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停發或限制員工簽證,變得如履薄冰、阻礙重重。

遭遇驅逐風波後的外國媒體,在如何報導中國?重點在哪些話題着墨,採取什麼視角?筆者重點觀察七家外國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BBC、《經濟學人》、《外交政策》)在2021年的中國報導,尤其是對台海關係、中美關係的闡述,發現外媒的關注點和文風與疫情前類似,但因為空間收窄,其筆下的中國的「威權」形象已然固化,視角也多聚焦於高層和宏觀層面,缺乏日常視角。相較而言,經濟和外交報導的豐富度遠超高層政治。未來的中國報導,處境更為嚴峻。

中國形象:威權大國,國進民退

整體上來看,雖然遭遇嚴控,外媒仍然在及時追蹤、探討中國議題,延續了以往的報導重點,包括高層政治(國內政策及外交動作,聚焦疫情的影響)、社會氣氛(如民族主義和女權討論)、人權和地區問題(如香港、台灣和新疆的政治氣候)、經濟走勢和科技風向,突發熱點,不乏資料詳實、觀察細緻的報導。不同的是,由於信源的缺乏、操作空間的受限,報導更加依賴於官方聲音和網絡動向,也愈加重視經濟、市場和外交的切口。

在外媒觀察下,疫情後的中國,是權力更為集中、管制更為嚴格的威權國家,民族情緒日漸高漲,官方口徑滲透各個議題,社會本身的活力減弱。中國的複雜性,往往通過外媒筆下政權體系、社會事件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來展示。網絡熱議的話題,996工作制、MeToo和女性權益,以及娛樂界震盪,因為熱度高、相對方便觀察,成為感知社會氣氛的窗口。例如,BBC中文網仍保留了平民視角的訪問,包括關注年輕人回歸鄉村生活北京市民如何看待三胎政策製藥救子的年輕父親,等等,勾勒出大國面目下的多樣生活和複雜心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