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週,哈薩克斯坦爆發了三十年來最嚴重的示威衝突,引發政局動盪。1月6日,以俄羅斯為首的軍事聯盟,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已派出聯合部隊進駐哈薩克斯坦。為何哈薩克斯坦民意的不滿會集中爆發?什麼又是壓在人們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世界說,端傳媒獲授權轉載。
在從1月4日到5日的不到24小時裏,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嘗試了一個政治領導人為了穩定局勢所能嘗試的所有方法:從發表全國講話、宣布抗議地區戒嚴進入緊急狀態、部署大量警力並允許他們使用催淚瓦斯、水龍和強光爆震彈以驅散抗議人群,到撤回引起抗議的改革措施、按照抗議者要求解散本屆政府內閣、甚至將成為抗議對象的老總統徹底解職,再到切斷全國通訊網絡、警告將會對暴力行徑採取強硬措施。但即使在托卡耶夫完成了所有這些努力之後,席捲哈薩克斯坦全境的抗議浪潮依然沒有停下來。
1月5日晚間,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的抗議者在衝進市政大樓、佔領數個警察局和電視台之後,又進一步劫持(「接管」)了阿拉木圖國際機場。在阿拉木圖州首府塔爾迪庫爾幹市,老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雕像被抗議者合力拉倒,西南部城市阿克陶則持續發生萬人集會,要求托卡耶夫也辭職下台。
而這一切的源起,僅僅是新年伊始被取消的價格管制導致哈國液化石油氣價格一夜間上漲了60哈薩克斯坦堅戈(約合人民幣0.88元,港幣1元)。
北京時間1月6日凌晨,哈薩克斯坦全境進入緊急狀態,此時距離國家東部地區觸發23:00宵禁規則僅餘半個小時。兩個小時以後,托卡耶夫致電集安組織求援,引用集體安全條款要求集安組織協助出兵以平息國內的「恐怖分子」。在這之前的三十年裏,哈薩克斯坦是穩定平穩發展的地區典範,沒有人想到這一切會在一夜之間,被一次漲價徹底改變。
中亞最重要國家哈薩克斯坦,如何走到這一步,又將往哪裏去?
致命的漲價
哈薩克斯坦的燃油總有一天會漲價,這並非什麼新鮮事。
在此之前,哈薩克斯坦長期執行着針對燃油的價格管制,且價格水平低到了令人側目的程度,而設想中的「市場化改革」始終停留在紙上。本輪漲價前,哈國液化石油氣在理論上進入自由市場已有三年之久,但由於政府管制政策的存在,其價格始終徘徊在50-60堅戈/升(折合人民幣約0.73-0.88元,港幣約1元),作為對比,在同樣以燃油價格低廉著稱、也同樣是能源出口大國的鄰國俄羅斯,液化石油氣價格目前為32盧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2.33元,港幣約3元)——是漲價前哈薩克斯坦氣價的三倍有餘。
驚人低廉的價格源自於哈薩克斯坦政府多年來力保民生和社會穩定的政治考慮,但與之同時,這樣的價格註定難以為繼:當前,哈薩克斯坦生產1升液化石油氣的成本已經接近110堅戈,過低的價格造成本國能源企業長期虧損,而從國外進口燃油幾乎沒有可操作性。與此同時,由於技術條件和生產能力限制,哈薩克斯坦老化的設備不足以供應國內持續人口增長帶來的越來越高的能源需求,這使得儘管燃油價格被小心維持在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消費得起的水平,供應本身卻長期處於極為緊張的狀態。
與此同時,燃油問題在哈薩克斯坦不啻為一個政治火藥桶,這也同樣不是什麼新鮮事。
過去十年,哈薩克斯坦經濟陷於困頓,大量人口滑落到貧困線附近,而液化石油氣正是其中大多數人為節省生活成本而所能選擇的最後選項:它比汽油或天然氣都更便宜。這也使得它成為供應鏈的最底層血液,它的價格將進一步影響到包括食物在內的幾乎所有基礎生活需求產品的價格,對於強烈依賴液化氣和由液化氣驅動輸送的廉價食品的人群,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而如果考慮到哈薩克斯坦本身就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大國,本國一線生產者們卻被迫要精打細算、用最低的價格消費最廉價的能源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就連這樣的卑微需求都還往往得不到保障,或許就能夠理解哈薩克斯坦民眾為什麼會在液化氣價格上寄託瞭如此之多的意義。
2014和2017年,兩次因供應短缺或價格波動引發的燃油危機都在哈國國內引爆負面社會情緒,加油站的長隊和燃油價格的波動成了最為敏感的題目,這一次也沒有理由例外:1月1日,液化氣價格管制政策正式取消,當天西南部省份曼吉斯塔烏州氣價就翻了一番,飆升到了120堅戈/升,不幸的是,在哈薩克斯坦國內這一地區同樣有着極為特殊的地位——它恰恰集中了過去十年最為激烈的社會不滿情緒。
永遠慢半拍
曼吉斯塔烏州富產油氣,是哈國國內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產省份之一,也是過去十餘年,哈薩克斯坦缺乏有效改革、逐漸失去生氣的油氣企業的集中地:依托石油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城鎮在生活條件上並不舒適,但工人們無處可去,勞動繁重,工資則多年未見上漲,僅僅依靠少數人的暴富而在統計學意義上拉高了平均值。
2011年,曼吉斯塔烏州城市扎瑙津爆發哈薩克斯坦自獨立以來三十年最為血腥的一場抗議,石油工人要求提高工資,現場軍警最終向人群開了槍,十餘人殞命,也將這個城市與本國政府的關係推進了冰點。
十年後,面對飆漲的氣價,扎瑙津再次成為第一個爆發地,1月2日,走上街頭的抗議者要求液化氣降價,或提高工人工資,這一抗議行動最初規模並不引人注目,但原本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回應需求、平息事態的本地官員對此選擇了無視,總統托卡耶夫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則既缺乏實質性意義,又來得太遲。1月2日晚間,抗議開始外溢到曼吉斯塔烏州其他城市。
3日,抗議浪潮進一步外溢,抗議者人數增加到了前一天的幾倍,呼聲也逐漸從液化氣價格上偏離,變成了更具政治意味的「解散政府」。為了緩和曼吉斯塔烏州形勢,政府開始許諾將液化氣價格降到85堅戈,但這一遲到的妥協沒有奏效,反倒進一步激怒了人群。
3日當晚,多地出現了冒着零下十幾度嚴寒留在市中心過夜的抗議者駐營地,哈國政府在4日開始讓步,稱將在曼吉斯塔烏州將氣價調回50堅戈。如果這一承諾提前兩天,抗議極有可能將會靜悄悄地散於無形,但此時事態早已超出曼吉斯塔烏州範圍,人群關心的也已經不只是液化氣價格,再一次遲到的妥協仍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也是4日,托卡耶夫在其全國講話中十分不吉利地斷言「政府不會倒台」,他同時呼籲人群「保持理性」。
接下來的幾十個小時裏,伴隨着軍警與抗議者間不斷發生的肢體衝突和暴力事件,事情開始向着脱軌方向加速,越來越多的集會人群將矛頭指向了老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要求他徹底退出政治,後者儘管已在2019年卸任總統,但仍然擔任着安全理事會主席一職,家族成員也依然活躍於哈國政商兩界,特別是在油氣產業仍有極強的影響力。
托卡耶夫以令人吃驚的速度推翻了自己一天之前的強硬表態,1月5日早間,他先以數道總統令接連批准了政府辭呈、更換了總理、用總統辦公廳人選更換了國務秘書和國家安全委員會(KNB)第一副主席(原為納扎爾巴耶夫的侄子薩馬特·阿比什),隨後公布的會議發言又推翻了僅生效五天的氣價市場化改革。5日白天,阿拉木圖抗議者首先發動對於市政機關的衝擊,隨後多地宣告失守,5日晚,托卡耶夫又在全國講話中宣布解除納扎爾巴耶夫的國安委主席職務,改由自己擔任。
至此,此前抗議者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已被滿足,但這一堪稱石破天驚的舉措同樣未能阻止阿拉木圖抗議者以驚人的速度和勢頭攻城略地,直至奪取機場控制權。
北京時間1月6日凌晨,有報導稱劫持機場的數十名闖入者已自行離開機場,約半小時後,托卡耶夫結束與普京和盧卡申科的通話,致電集安組織要求軍事援助。作為集安組織輪值主席的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揚隨後宣布了應哈薩克斯坦要求派遣維和部隊的決定——構成這支維和部隊的將主要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的軍隊。
將往哪裏去?
過去三年,納扎爾巴耶夫和其家族在哈薩克斯坦政治中的地位儘管依然強大,但的確在逐漸弱化,長女達麗嘉在2020年突然被托卡耶夫從參議院議長職位上解職,打破了前一年權力過渡當中「納扎爾巴耶夫卸任,原參議院議長托卡耶夫接任總統,達麗嘉接任參議院議長」所形成的輪轉局面,也由此斷絕了此前「權力會進一步移交給達麗嘉」的流言。2021年春天,托卡耶夫取代納扎爾巴耶夫成為政策諮詢機構「哈薩克斯坦人民大會」的主席,逐漸接替了納扎爾巴耶夫卸任後所保留的正式職務。
但在現實中,納扎爾巴耶夫仍被普遍視為哈薩克斯坦真正的掌權者。1月5日辭職的總理阿斯卡爾·馬明出自他的任命,議會中他的黨派也仍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大黨,通過Samruk-Kazyna基金會,納扎爾巴耶夫繼續控制着經濟的「制高點」,安全理事會主席職務更進一步確保了他對哈薩克斯坦安全部隊的掌控:這一職務在法律上已被規定將由納扎爾巴耶夫終身擔任。
這使得1月5日發生的一切難以避免地啟人疑竇:除了納扎爾巴耶夫本人,5日深夜,納扎爾巴耶夫此前的長期助手、哈薩克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KNB)主席卡里姆·馬西莫夫同樣在這次風暴中遭到解職,原國家安全局局長埃爾梅克·薩金巴耶夫接任該職務,國家安全局局長一職則交給了原總統安全局局長薩肯·伊薩別科夫。加上5日早間實現「換人」的國務秘書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以及同樣出於納扎爾巴耶夫任命的總理馬明,在5日短短24小時內,哈薩克斯坦已有至少五個重要職務從納扎爾巴耶夫一系人馬手中旁落。
而阿拉木圖在1月5日究竟經歷了什麼,甚至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仍遠未獲得澄清:直到目前,哈薩克斯坦抗議浪潮中仍無可見的反對派領導人或組織者,為何唯獨在一月5日晚間的阿拉木圖,抗議者一方表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和侵略性,而應在當地駐守的軍警卻毫無抵抗地消失無蹤——他們甚至沒有出現在機場的照片或視頻裏。
以「入侵者表現出異常高的組織水平」為由,阿拉木圖已在6日凌晨開始了「反恐行動」,托卡耶夫也使用同一個理由向集安組織提出了援助請求:這些人被認為可能來自哈國境外,他同時稱,騷亂已經覆蓋了「國家大約一半的領土」。
而在更廣大的抗議現場,哈薩克斯坦堪稱堆積如山的社會與經濟頑疾事實上仍在原地。抗議者提出的訴求清單還在不斷更新變長,其中之一是要求減免在政府允許哈薩克斯坦堅戈貶值以前人們欠下的銀行債務,而比未來終有一天會到來的燃料漲價更迫切的,還有已經近在眼前的幾乎所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很顯然,這並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軍隊可能解決的問題。
哈薩克斯坦的風波結束了嗎?眼下還未到終結的時候。
除非效仿卢卡申科就是托卡耶夫的目的,否则请俄罗斯人来控制局面无异于饮鸠止渴
看了纽约时报的报道,比较明显的是新老总统间的权力斗争导致的骚乱,很多普通民众当了炮灰。
新总统上台后,开始扫除异己,增派亲信,但权力争夺明显还差最后一口气,于是暗通了普京,自导自演,引入俄军,名义上维持国安,实际在断网封锁的配合下剿杀政治对手。要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可见事态平息后俄军也会以各种理由想呆多久呆多久。
哈萨克斯坦经济重镇离中国边境只有一步之遥,而且中国在哈投资巨大,眼看就要落入旁手,但面对俄罗斯,习近平只敢喊喊别国勿干涉内政的废话。
是托卡耶夫的劇本嗎?
@kes
为了不弄脏手好回来继续统治
可能想奪權,煽動群眾了卻平息不了
引領外國軍隊殺害自己人民。
希望我的哈萨克朋友和家人平安度过这一切,安慰了她很久,实在许不下更大的心愿了,普通人是多么无力啊
不知道這波示威會不會引爆當地反華情緒呢
好像这是第一次在端上看到路尘的文章
和世界说那个公众号的文章一样….作者原来都是同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