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賣」國有資產的聯想
2018年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74歲的企業家柳傳志被評為「改革先鋒」100人之一,獲獎原因是「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官方的表彰不足以讓柳傳志安然趟過最新一波輿論的急流,今年下半年,柳傳志在輿論場上被打為「買辦」,只是和顯然惹惱了當局的馬雲不同,目前對柳傳志的定性和攻擊全部來自民間。
先是7月份滴滴在美國上市引發《國安法》調查,流言一面傳滴滴「把數據打包交給美國」,一面將滴滴總裁柳青和其父柳傳志捆綁,翻出「聯想5G標準投票時不投給華為」的已被官媒和華為闢謠的舊案,以及把香港維他奶事件和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嫁接,痛斥「三代都是賣國賊」。11月6日開始,司馬南接連發布文章和視頻指控聯想「賤賣國有資產」後,倡導「在商言商」的柳傳志已經深陷他不願捲入的「政治」風波中。
司馬南對聯想「賤賣國有資產」的指控顯然經不起推敲,他指出2009年中科院以27.55億元轉讓聯想控股(司馬南根據2008年末的數據計算,淨資產139.49億)29%股份給泰山會會員盧志強的泛海控股,比實際價值少了近13億。但中科院只是聯想控股的大股東,還有其他股東,2008年末聯想控股的「歸母淨資產」(即屬於中科院的股份)為77.18億元,29%即為22.38億元。中科院不僅不是賤賣國有資產,還賣高了。聯想控股也在12月10日公開回應,確認了77.2億元的數據,稱轉讓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不過,澄清事實無助於柳傳志擺脱風波,反而為「網絡巨魔」(troll)提供了繼續發酵話題的養料。司馬無視77.2億元的關鍵信息,轉而就「聯想真的發聲明瞭嗎」、「中科院和國資委知道聯想發聲明瞭嗎」等無意義的問題做文章,並每天繼續發布不具備信息增量的視頻,只以無賴式的語言(如打臉、打屁股)繼續進行政治指控。
曾經揚言要把馬雲「掛在路燈最頂端」的公眾號寫手趙皓陽接力司馬南,稱柳傳志是「買辦路線和私有化路線的標杆」,將柳傳志參與創辦的企業傢俱樂部泰山會形容為「秘密結社」的「頂級資本家朋黨團體」。
趙皓陽在文章中概括中國企業家的「原罪」:「每個人發家都或多或少涉及那一段國有資產私有化的歷史,要麼就是給國際資本當兒子、跪着掙錢。」司馬南更是直接佔鄧小平的便宜,說「改革開放的路線既定,但是具體的路線,小平同志不可能想那麼細」。他說,以柳傳志為代表的第一批企業家走出來的「這條道路」到了「總結一下的時候」,大有清算改革開放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