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銀齡之樂:從人聲合唱悅納自我

辛勞大半輩子,終於退休晉升銀髮族,除了含飴弄孫還可以做什麼?重拾年輕時無暇學習的興趣嗎?開拓全新領域挑戰自己嗎?

長者學員於2021年8月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舞台,參與賽馬會「耆樂唱一舖」年度演出。

長者學員於2021年8月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舞台,參與賽馬會「耆樂唱一舖」年度演出。

攝影:Kessay@Wai Sing Music

刊登於 2021-09-17

#Pick-Up

由一舖清唱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耆樂唱一舖」,透過安排年輕的無伴奏合唱導師進駐長者服務中心,提供一個機會予長者學習無伴奏合唱。學無前後,有參與計劃的長者自言「轉數慢、記憶弱」,但老友記勤奮積極學習的態度,讓導師喜出望外!經過訓練後,一眾長者學員更登上不同的舞台公開演出,成為本地無伴奏合唱表演者的一份子。

長者學員於2021年8月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舞台,參與賽馬會「耆樂唱一舖」年度演出。
長者學員於2021年8月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舞台,參與賽馬會「耆樂唱一舖」年度演出。

賽馬會「耆樂唱一舖」讓長者接受正規無伴奏合唱訓練,包括不同聲部、樂理、閱譜、人聲敲擊、音響技術等,絕對沒有因為學員年齡而降低要求。要牢記如此多新知識,對參與計劃的學員來說極具挑戰,也彌補了年輕時未能接觸音樂及藝術的遺憾。學員呂燕彬認為:「能夠在退休後學習新知識開心到飄飄然,也證明自己仍然有能力達到目標,十分滿足!」另一位學員謝景容更形容:「在耆耄之年接觸到『無伴奏』這個新事物,是我餘生的寄託和目標。」長者學員上課態度認真,雖然有時會自嘲記憶力不如年輕人,為此懊惱,但他們的學習毅力卻是讓時下年輕人望塵莫及。學員馬少菊提到:「有次導師教授自己從未聽過的歌曲《風的季節》,心裏慌亂,只能靠努力搭救。」少菊上課時勇於發問,下課後自律練習,不斷聆聽歌曲,直到全首記起。她的魄力令人欣賞,獲選入和音聲部及人聲敲擊小組,接受雙重挑戰,繼續向前邁進。

長者學員呂燕彬。
長者學員呂燕彬。
長者學員謝景容。
長者學員謝景容。
長者學員馬少菊。
長者學員馬少菊。

在無伴奏合唱課程中,閱讀五線譜是學員要合力打倒的「大魔王」。合唱時要練習自己的聲部,亦要留意其他學員的聲音表現,口耳並用。憶起初時導師以五線譜介紹歌曲的分部,學員梁子錕根本無法進入狀況。從未學過音樂的他,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無妨的心態加入小組,想不到演出活動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子錕接受挑戰,從1 2 3、Do Re Mi開始入手學習,慢慢建立自己的音樂知識與自信,更在今年8月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的大舞台,與其他學員一起作年度演出,得到的不僅是知識及友誼,更有突破自己所帶來的成功感。學員表現漸漸成熟,學員馬玉梅提醒導師的付出功不可沒,原本長者學員缺乏面對觀眾及公開演出的經驗,有賴導師循循善誘,利用不同方法作針對性訓練,例如以輕鬆音樂讓他們放鬆、演唱時配合形體動作加強記憶、熱身練習舒緩緊張氣氛等,好讓學員們進入狀態,日漸對無伴奏合唱及公開演出變得熟練。

長者學員梁子錕。
長者學員梁子錕。
長者學員馬玉梅。
長者學員馬玉梅。

無伴奏合唱演唱時不需樂器,只要有一班朋友一起,就可共同歌唱。一舖清唱以賽馬會「耆樂唱一舖」這個計劃走入社區,除了推廣無伴奏合唱這門藝術形式外,更希望讓長者學員從中享受玩音樂的樂趣,而不單是音樂知識的實質增長。透過此計劃,長者學員跳出舒適圈,認識到不同年齡及階層的導師、朋友,與親友分享這個新嗜好。連續參與訓練兩年的男低音成員楊華炯表示,計劃令他能夠登上舞台、電視台等不同平台表演,雖然每次演出都很緊張,但畢生難忘,故此每次都非常享受各個表演舞台。華炯更透過此計劃在中心舉辦的賽馬會「耆樂唱一舖」藝團駐場計劃音響技術工作坊,進一步研究各音響設備的使用方法,鑽研器材與音質的學問。意外的是,這個「課餘嗜好」令華炯在疫情期間,發現網上課程透過以手機播放出來的音質,與現實環境差距太大,令他更期待疫情緩和後與導師、同學重聚,再度享受無延時、清晰又悅耳的人聲合唱。

長者學員楊華炯。
長者學員楊華炯。

隨著科技及醫療的進步,人均壽命愈來愈長,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規劃晚年的生活,同時也需適時審視發展速度是否適合社會的各個群體。對於不熟網路、無法隨時接收資訊的社群,仍仰賴民間機構提供多元化的活動作心靈依靠,以文化藝術連繫社區、建立關係,打造具品質的生活及愉快的心境。賽馬會「耆樂唱一舖」在過去兩年愈趨成功,明年邁進第三年,將進駐更多長者服務中心,期望把無伴奏合唱的知識與音樂的快樂帶給更多長者,一起好好變老。

備註:是次活動嚴格遵守政府給公眾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健康指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