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劍擊選手張家朗7月26日晚於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以15:11擊敗上屆奧運金牌得主、意大利選手加羅索(Daniele Garozzo),贏得香港歷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是繼李麗珊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取得滑浪風帆金牌後,香港隊再次於奧運奪冠,這也是香港自1997年主權移交後首冠。
張家朗此次奪金,為香港歷史上第四面奧運獎牌。1996年,李麗珊以英屬香港代表身份奪得女子滑浪風帆金牌;2004年,李靜、高禮澤於雅典奧運會贏得男子乒乓球雙打銀牌。第三面獎牌則是在2012年倫敦奧運女子自行車凱林賽,由李慧詩奪下的銅牌。
8強賽曾連追5分「逆轉勝」
世界排名19的張家朗決賽對戰世界排名第7的加羅索,二人曾交手兩次,張皆落敗。今屆奧運,是二人距2017年俄羅斯聖彼得堡世界盃後再次對陣。
決賽開始之初,張家朗先拔頭籌取得第一分,加羅索其後連贏4分,以1:4拉開得分;其後張家朗連追5分,一度反超前至6:5。後來加羅索因大腿拉傷,要求團隊人員檢查而暫停賽事數分鐘。恢復比賽後,張家朗持續領先優勢,最終以15:11擊敗加羅索,贏得香港運動員今屆奧運會第一金。

張家朗晉級之路並不容易,8強面對俄羅斯奧委會選手保洛達卓夫(Kirill Borodachev),一度落後9:14,在對方差1分就勝利的關鍵時刻,張家朗連取5分拉平。最後一分,張家朗和保洛達卓夫同時刺中對方,裁判判張家朗得分反勝,張得已闖入4強。
奪金後感言:再後退也不是辦法
張家朗勝出後接受訪問,表示未有想過會奪得金牌,在比賽中一度落後期間,他心想再後退也不是辦法,決定奪回主動權。他特別感謝家人的支持和兩位教練的幫助,並勉勵港人「大家要堅持,不要這麼容易放棄」,又表示對香港劍擊而言,奪得金牌的意義證明香港不只能在亞洲拿獎,「世界都可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社交網站祝賀張家朗取勝,她讚揚張家朗的技術出眾,沉著應戰,在逆境時展現出過人鬥志,終為香港創造歷史,證明了香港運動員的實力,讓全港市民引以為傲。
張家朗將於8月1日,與蔡俊彥、張小倫、吳諾弘出戰男子花劍團體賽。女子劍擊隊方面,早前於重劍個人賽8強止步的江旻憓,連同隊友佘繕妡、連翊希、朱嘉望於明日(27日)參與重劍團體賽。

出身運動世家,以運動員為志業
1997年生的張家朗由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擊劍。父親張子倫與張母陳雪玲均曾為籃球運動員。張家朗在中四休學投身成為全職運動員,加入香港體育學院受訓。他十分感激父母支持自己的決定,給予自己兩年的時間嘗試,終在亞洲錦標賽奪4金向父母證明其實力。
2016年亞洲擊劍錦標賽,年僅19歲的張家朗參加男子鈍劍組便接連擊敗南韓、日本、中國選手,奪得個人賽金牌,於擊劍界響起平地一聲雷,獲「少年劍神」稱號。同年,他奪取2016年里約奧運的比賽資格,惟最後不敵巴西選手古希美托度(Guilherme Toldo),取得個人賽第14名,但仍取下香港男子花劍歷來最佳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