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疫下以線上藝術關注精神健康 Letting Go負面情緒後再Carry On向前行

「再見」兩個中文字,可以有雙重意義,既可以是真的道別,也可以是再次見面的意思。

點擊hashtag選擇捨棄,最終能留下來的,正是彌足珍貴的事物。 圖:Ailey Chan

點擊hashtag選擇捨棄,最終能留下來的,正是彌足珍貴的事物。 圖:Ailey Chan

文:張康靜

刊登於 2021-07-15

#Pick-Up

如果將「再見」翻譯成英文,前者就是Letting Go,後者是Carry On,兩種情緒的處理,考驗的是個人抗逆力。有本地策展人捉緊這兩個概念,透過不同藝術形式增強公眾的抗逆力,鼓勵他們樂觀面對生活,隨心的說再見再見。另一位策展人則透過三種不同方式,探討如何利用文化藝術,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訓練內省及反思能力。

創作總監Kingsley(左)說,現今世代資訊泛濫,令人對身邊事物的感應變弱,聯合策展人Eugenia(右)表示希望透過藝術,能令人重拾對生活的感應。 圖:Ailey Chan
創作總監Kingsley(左)說,現今世代資訊泛濫,令人對身邊事物的感應變弱,聯合策展人Eugenia(右)表示希望透過藝術,能令人重拾對生活的感應。 圖:Ailey Chan

「再見再見 (Letting Go. Carry On) 」分成「再見Letting Go」及「再見Carry On」兩個部分,為香港藝術發展局「Arts Go Digital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的支持項目。聯合策展人羅璧如(Eugenia)表示,「前者是想透過藝術探索和反思,向負面情緒及不開心的經歷說再見,後者就要思考再次見面時,如何前行及面對未來,故此有兩個不同的呈現。」負責此項目的創作總監伍韶勁(Kingsley)則表示,「『再見Letting Go』是較為內向的,由年青的新進藝術家策劃,透過擴增實境(AR)技術進行反思,提供與自己對話的一個機會。『再見Carry On』的部分則較為着重互動性及社區性,由擁有藝術教育背景的資深藝術家帶領一系列開放予公眾參與的工作坊、練習及數碼互動體驗。但不論是Letting Go還是Carry On,兩者是相輔相成,聚焦點都是希望帶給公眾一種復原能力。」

Kingsley(左)指出科技只是一個載體,純粹透過科技令觀眾投入,Eugenia(右)也同意這個年代難以遠離科技,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重要。 圖:Ailey Chan
Kingsley(左)指出科技只是一個載體,純粹透過科技令觀眾投入,Eugenia(右)也同意這個年代難以遠離科技,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重要。 圖:Ailey Chan

日常生活簡單練習Carry On

先說Carry On的部分,Eugenia表示雖然五位藝術家本身有教職,在中學、藝術學院及大學從事教育工作,但平日的受眾是學生,較少面對公眾人士,「大家也看到近年疫情影響之下,公眾人士不論任何年紀,也需要有方法去紓解個人想法及情緒,因此想利用這班藝術家在學院累積的教學經驗,分享給社會大眾。」工作坊已於今年3至5月期間完成,參與的既有年青人也有老人家,年齡範圍相當廣闊,從中可見不同年齡的人士,也有排解情緒的需要。

五位藝術家各自有不同背景:本身是雕塑家的岑愷怡(Debe)帶領了《冰會忘記》線上雕塑工作坊,教大家用冰做雕塑;現居於愛沙尼亞的張景威(Reds),他的《三十二皂齒》工作坊與參加者一同製作肥皂牙齒;馬琼珠(Ivy)帶領的是繪畫工作坊;Eugenia補充,「原本計劃所有工作坊均以線上形式進行,不過由劇作家俞若玫(Cally)創作的《三條綠線,柔軔前行》工作坊,總共有三個工作坊,有兩個與寫作有關,餘下的一個則牽涉身體舞動,所以帶大家到大嶼山貝澳的山上,進行形體動作的練習,希望透過練習,重新面對自己的身體,並以舞蹈的動作來舒壓。」

劇作家俞若玫所帶領的工作坊,與參加者到大嶼山貝澳的山上,進行形體動作的練習,並以舞蹈的動作來舒壓。
劇作家俞若玫所帶領的工作坊,與參加者到大嶼山貝澳的山上,進行形體動作的練習,並以舞蹈的動作來舒壓。

不論用冰還是用肥皂,繪畫還是寫作,都是在家中可以隨時做到的,「工作坊目的就是想大家在藝術家帶領下有所啟發,令他們日後於私人時間及空間,也可以繼續練習及思考。Carry On是很主動的一大步,希望大眾參與工作坊後,會有更多啟示,如何面對未來生活。我們也將線上工作坊的內容及作品,以及與藝術家的訪談片段放上網站(https://lettinggocarryon.com),令未能參與的也能看到這些記錄,啟發他們日後遇到不開心的情緒時,如何主動應對這些情緒及困境。」

在AR手機畫面中Letting Go

至於Letting Go的部分,九位新進視覺藝術家利用AR方式,在手機程式中用不同方法演繹Letting Go,Kingsley認為是較為實驗性(Playful),例如郭綺苗(Aza)的《再見沉重》,在黃石碼頭找來十二塊石頭擺成石陣,於手機畫面見到它們慢慢飄上半空,說明再沉重的東西也可以輕盈地升起;方智勇(Kelvin)的《呼氣》則將荔枝窩的一棵有樹洞的秋楓樹,虛擬地搬到你的面前,可以於任何時候及空間向樹洞說說秘密,分享內心的說話;「有些是較為沉重的,例如曾明輝(Kazaf)的《他們要往天上去的時候》,就是他經歷不同人離開這個地方,於是記錄下這些離開的人記憶中的天空;也有些是較為勵志,例如麥穎欣(Wing)的《花落未須悲》會見到掉在地上的花瓣,然後慢慢升起及消失,帶出就算行將消失也可欣賞當中的美,從中體會如何接受無常;還有馬穎汶(Mandy)的《落日》,她收集了很多關於日落的句子,一邊欣賞日落的畫面,一邊細閱句子,會發覺日落並非所有事情的終結,也可以是重生。」

碰一下虛擬的路邊野草,它會消失,然後重現,教曉我們如何Letting go。 圖:Ailey Chan
碰一下虛擬的路邊野草,它會消失,然後重現,教曉我們如何Letting go。 圖:Ailey Chan

一口氣介紹了項目內容,Kingsley卻說並沒期望帶來什麼訊息,「尤其是當代藝術,很多時候是觀眾自己的反射,通過創作看到更多的自己,在這個訊息量超載的世界,日常聽到及接收到的訊息很多,真正留給自己聆聽內心需要的時間並不多,特別是在Letting Go這個題目上,能夠給予自己更多時間去反思。」他更強調並沒預期參與者做完以上的練習,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沉重的心情下,大家也明白要繼續行下去是很困難,因此我們希望營造一起同行的感覺,即使各自面對不同困難,但其實並不孤獨,無論選擇Letting Go還是Carry On,只是透過不同的方法或步伐去紓困,最重要是有人陪你走下去。」Eugenia更以Carry On中李泳麒(Kalen)的《Epoh》工作坊為例,「這是個與攝影有關的工作坊,Epoh倒轉來看就是Hope,我們時常也在說希望,現實上卻並不容易帶來希望,如果我們能以不同角度多作思考,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已找到希望,這正是Carry On項目想帶出來的中心思想。」

能夠完成兩個項目,Kingsley說委實感激藝發局推出Arts Go Digital這個計劃,「一方面鼓勵了公眾在疫情下可以用不同的數碼方式去接觸藝術;另一方面這兩年對於各個崗位的創作人都很艱難,藉着今次項目推動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的概念,尤其是Letting Go的部分,九位新進視覺藝術家之前從未接觸過AR或相關科技,透過計劃學懂新的技能,也為他們締造更多機會及渠道去繼續自己的創作。」

AR技術令這棵遠在荔枝窩的空心秋楓,近在你虛擬的眼前,讓它聆聽最深不見天的秘密。 圖:Ailey Chan
AR技術令這棵遠在荔枝窩的空心秋楓,近在你虛擬的眼前,讓它聆聽最深不見天的秘密。 圖:Ailey Chan

以藝術引發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八年前,媒體藝術家王志勇在外地展出裝置作品,以聲音及視覺創造出一個沉思空間,有觀眾看罷很感觸,甚至淚流滿臉來多謝他,因而觸發王志勇研究藝術背後為何有此力量,可以協助大眾增進個人的精神福祉。「在過去的幾年,我及我認識的很多藝術家都陷入了抑鬱症和焦慮症,於是這個研究就由藝術工作者的精神健康開始,但啟動研究後才發覺,香港這個地方向來以產品為主導,只記錄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卻沒人記錄藝術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及需求,無法開展研究,因此策劃《藝術與腦袋》項目,能做個記錄之餘,更重要是引發新的討論及交流,提高大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王志勇說藝術家時常走不出自己的創作,容易衍生精神壓力,但有壓力卻並非壞事,最重要是學懂「拎得起放得低」,能夠清空思緒才有力繼續創作。
王志勇說藝術家時常走不出自己的創作,容易衍生精神壓力,但有壓力卻並非壞事,最重要是學懂「拎得起放得低」,能夠清空思緒才有力繼續創作。
「文藝腦友談」其中一位受訪者是彭秀慧,媒體藝術家王志勇表示期望透過她在市場上的認受性,喚起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文藝腦友談」其中一位受訪者是彭秀慧,媒體藝術家王志勇表示期望透過她在市場上的認受性,喚起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既然要引起關注,王志勇選擇與不同範疇的文藝工作者合作,邀請了文字工作者陳立怡、戲劇治療師李思揚及本地多媒體藝術家葉國棟參與,創作出三個項目:「文藝腦友談」以專題文章形式訪問香港文藝圈中的工作者;「一沙一世界 - 虛擬版」將王志勇的燈光藝術裝置化成手機應用程式及VR版本;「腦友研討會」以研討會形式分享整個跨學科探索過程。王志勇表示,「我的觀眾未必習慣透過閱讀文字去了解裝置,而閱讀文字的人又未必會看我的裝置,今次項目以跨學科方法進行,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觀眾,也同時能探討不同文化創作模式,從中發掘新的視點。」

完成整個項目,王志勇強調不是要為精神健康立下什麼結論,而是希望埋下種子,喚起公眾對此的關注,「人是情緒主導的動物,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重新認識自己跟周遭的人與物的關係。尤其是藝術工作者不介意表達自我情緒,就更要學懂管理情緒,有好的精神健康,才有好的土壤創作出色的作品。因此別要邊緣化或妖魔化精神健康議題,從小開始學習及明白心理健康是人權,透過藝術去處理精神健康及壓力問題。」

王志勇的裝置作品「一沙一世界」,在是次項目中轉化成虛擬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及VR版本呈現。
王志勇的裝置作品「一沙一世界」,在是次項目中轉化成虛擬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及VR版本呈現。

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 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出「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資助68個藝術家或團體,進行數碼或虛擬創作的藝術項目。藝術作品範疇涵蓋舞蹈、戲劇、音樂、戲曲、文學、視覺藝術、電影及媒體藝術、跨界別藝術等,部分作品揉合線上及線下活動,讓觀眾能透過多種平台接觸藝術創作。

有關網站:https://www.artsgodigital.hk/

作品簡介:

《再見 Letting Go》

本項目為「再見再見(Letting Go.Carry On)」的上篇,由跨媒體藝術家伍韶勁策劃,透過網上平台上的擴增實境(AR) 技術對「抗逆力」進行反思。九位青年新進藝術家的委約作品將反思、探討抗逆力的命題,從而鼓勵觀眾以積極的態度前面對困難,處理不安、無常與逆境。

《再見 Carry On》

本項目為「再見再見(Letting Go.Carry On)」的下篇,由1a空間主辦。此部份委約五位擁有藝術教育背景的本地視覺藝術家,創作一系列開放予公眾參與的工作坊、練習及數碼互動體驗。團隊本著以藝術抗禦現代生活挑戰的信念,希望透過活動增強公眾的抗逆力,並鼓勵他們以「靈活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跨學科探索:藝術與腦袋》

本項目為一個探討精神健康的多媒體計劃,探討如何利用文化藝術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此項目分為三部分,包括關於香港文藝圈的精神健康專題故事的 「文藝腦友談」; 靈感來自研究靜觀的體驗裝置 「一沙一世界—虛擬版」及跨學科創作與精神健康議題的「腦友研討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