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專題評論科技深度

「清零」VS「共存」:看似二選一,其實沒得選

科學上的新證據還在不斷冒頭,治理上的矛盾已經開始出現。

2021年1月5日中國瀋陽市,身穿防護衣的醫務人員在一個臨時檢測中心做伸展運動。

2021年1月5日中國瀋陽市,身穿防護衣的醫務人員在一個臨時檢測中心做伸展運動。圖:VCG via Getty Images

李子

刊登於 2021-12-24

#美麗新秩序#疫情#李子#評論

Covid-19疫情已經兩年,快要邁入第三個年頭。如果說第一年人們還靠着各種各樣的非醫藥措施「拖延」並冀望着疫苗的問世改變戰局,那麼第二年,則是疫苗和反疫苗的焦灼,對加強針和特效藥的觀望,以及變異毒株阿爾法、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等的攪局。目前全球的形勢十分複雜,病毒擴散消弭如潮漲潮落,而各個國家的政府和民眾——不管是歐美、拉美,還是東亞各國/地區——都必須面臨着如何與病毒打「持久戰」的問題。

東亞各社會,從疫情在全球開始蔓延以來,就一直是抗疫「優等生」,儘管有小規模、局部的爆發,但整體社會運行平穩、大部分地方相當長時間沒有病例。這與東亞政府的執政力,民眾的高服從度,以及良好的衞生習慣(例如戴口罩等)密不可分。但同時,長期的對外近乎「封鎖」,不顧一切代價撲滅小規模疫情,頻繁的封城、大規模核酸檢測等,也為民眾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巨大不便。尤其是對香港這樣倚重國際交流和溝通的地方,嚴格的隔離措施阻礙了相當一部分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

馬上,聖誕、新年以及傳統節日春節即將來臨,人員流動帶來的「清零」壓力加大,各地政府都不敢有絲毫鬆懈。持續的防疫壓力,社交距離,甚至封區、封城等,對人們的心理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變異的毒株、疫苗下降的免疫力、並不明朗的抗疫前景,又讓人提心吊膽。而一直以來,各地民眾及政府,就在對是否需要嚴格抗疫、撲滅任何零星存在的病例,還是逐漸放開、與病毒「共存」,進行持續的爭論。人們困惑的點是:什麼樣的處理方式,才是「科學」的?

但這並不是一道容易的「選擇題」。清零還是共存,看起來似乎是執政方綜合各方面因素,做出的一個科學上的利益權衡,但這場大流行早已深入社會肌理,並不是理性的、科學的、基於證據的抉擇可以解決的問題。對它更關鍵的理解在於,各項政策選擇如何基於本地的政治邏輯和醫療能力來框定「風險」這個概念,而看似在「共存vs清零」中有二選一的選項,實際上都是沒得選的選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