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英雄」和「惡魔」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圖:端傳媒設計組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0-12-13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PPAP、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2020年,網絡流行語裏的中國

PPAP:今天的中國社會毫無疑問是一個絕望的沼澤。無論是怎樣劍走偏鋒的價值導向,怎樣離奇怪誕的社會觀念都能在神奇的土地上時刻掀起巨大的社會瘋狂。

如影隨形的恐懼,毫無來由的義憤和找不到發泄對象的仇恨。當努力無法改變命運,而所擁有的一丁點財富尊嚴都可以被層出不窮的金融詐騙,被腐敗無能的司法系統所吞沒的時候,我們會習慣用攻擊來保護自己,用迫害他人的方式來獲得一種權力的幻覺,來排解被專制剝削的無力感。

中國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為止唯一一所沒有屈服官方敘事,仍然不承認學校在六四事件中的參與是政治錯誤的大學。作為法大的校友,我為我校出現「拒絕射精歧視」這種齷齪的倒車事件感到羞恥。

第十一個觀察者:PPAP君,其實我覺得拒絕射精歧視這個事情,特別的解構主義,不要單純把它當作「月經歧視」的對立面,這裏面有男性觀念內對女性主義的一種反彈,現階段社會上無論是婚嫁還是戀愛關係中,對男性施加的經濟壓力很大,一部分女權主義者對男性又很是仇視,曾經有一個網友和我進行過(非常情緒化)的對談:他認為「女性要求太多」而月經歧視被他認為是「用來脅迫男性的又一個政治正確的手段」。

當然我是不認同的,但是我窺到「射精歧視」被提出的一個背景,普遍大環境帶來適婚男性普遍的性壓抑,而「舔狗」這種詞的普遍運用也是「男性追求女性但只被女性當作榨取金錢的工具」的悲哀事實。

2. Kerry_01,回應《擋住中國禁片,卻放進大外宣電影:陸片來台全靠抽籤運氣?

「大陸電影」的定義應該變一變,不要只規定中國拍的電影,還要增加在中國公開上映的限制,這樣可以在引進中國優秀電影(多半是難以上映的)的同時,排除統戰電影。所謂的統戰電影一定會在中國上映逼迫國企高校黨員集體觀影回收成本,而本身因電影審查被排斥在外的中國導演製作電影應該在台灣留有一席之地,也幫助台灣普通人更好了解中國的情況。

3. ChenMoEURO,回應《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台灣問題是關乎到中共政權執政合法性的基石之一。中共一直以來宣稱自己是中華民國的繼承者,但台灣問題得不到解決,中共的合法性就存在隱患,也因此大陸人自中共建政以來始終在接受大一統教育(類似於台灣民主化前)。這一趨勢在習上台以來尤甚,甚至中華民國這種偏藍的詞彙在大陸網絡社群上也會被視為「台獨」的證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陸人也是威權體制下的政治教育與宣傳的受害者。

兩岸本沒有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而兩岸的年輕人也本可以其樂融融。當下的對立更多在於意識形態與政治體制層面。不幸的是,在這個問題上考慮到兩岸的體量差異,台灣能做的並不多。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大陸依然延續當下的政治體制,大陸的民眾依然生活中言論管制的環境中,兩岸矛盾將不太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唯一可以寄希望的是,民主化後的中國大陸通過平等對話開啟兩岸政治上的合作渠道,並開放言論來使國民擺脫仇恨情緒的束縛。到那時兩岸是通過聯邦制或其他形式得到統一亦或者是構建類似於美英間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才會具有些許的可能性。只是,即使是民主化這一想法在目前的環境下也只是遙遙無期。

4. Sundancekid1882,回應《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作為中國居民,我要說一句,七十年的洗腦教育再加上近三十年的大國撅起,中國人,尤其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正常人,他們無視中國體制的邪惡,假裝這個國家也是正常國家。我不否認這些人會改變,但恐怕也要像日本人一樣經歷一次亡國才能真正思考什麼生活才算正常。所以才會有陸生期望通過交流讓台灣人認同中國,認同什麼,放棄自由還是擁抱法西斯主義?

5. stainnice,回應《重磅:華人種下的大麻田,毀了印地安原住民的家

很多投資人明顯在種植前與種植時就心存疑慮和潛在覺得在法律邊緣「徘徊」,也沒有詳細的調查與諮詢當地立法機構和聯邦司法與查閲種植物區別,只是聽別人說就跟着去了。

始作俑者固然不是好人,但投資者也不是完全無辜者,還有一個看似無關緊要但又不道德的就是在當地進行大量的生活垃圾排放污染。還有當地原住民只憑第一印象肯定是覺得華人毀了當地生活,在種植田裏成天忙裏忙外的都是華人,結果發現是違法種植物,所以投資還是要謹慎再謹慎。這種套路在國內也多的很,模糊的「潛在風險」一定要想清楚。

最後還有一點,其中關於綠能公司在國內非法吸收挪用眾籌款項,然後被公安查處後還能繼續在美國尋找一個沒有背景橫空出世的私人企業投資款項,這一點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國內這幾年似乎層出不窮。另外一大部分華人社區群體很大一部分名聲不好我覺得有三點:不與外界接觸不接受外界文化價值觀,但沒有形成自己的群體社區文化價值觀,總是緊盯商業的行為模式看待與傳播諮詢給他人,經常造成投資與入股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僅僅是個人看法。

6. lllllle,回應《重磅:華人種下的大麻田,毀了印地安原住民的家

在文章中描述的華人不是無辜受害者,這已經不是低估投資風險的程度了:在美國長住居民連基本的法律都沒有了解,雖說很同情和理解因為疫情經濟危機的原因產生的投機的心理,但投資前沒有查詢法律和諮詢律師,造成了這樣的損失,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希望他們可以通過不同途徑挽回一些損失。

想補充下我對當地原住民歷史的了解。在本文提到的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邊界的原住民自留地中,居民生活長期以來就十分的貧困,這是美國西部開發的歷史遺留黑暗面,在評論本文時不能被忽略考慮。

在當時,絕大部份原住民的土地被以各種名義搶佔,而僅剩的原住民部落被趕到土地和自然資源相當貧瘠的地方,其中大部分被驅趕到本文提到的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邊界「自主生存」。可現實是,原住民所在的極度荒蕪的土地上根本無法發展,也極少有來自外界足夠的支持(因為是「自主發展」的「自留地」)原本的可依賴的食物和土地資源早已不再,因此原住民在這麼多年後,也極難有所發展。自留地長期有着極高的貧困率,甚至由於過於偏遠,基本生活都無法被保障,疫情期間還經常出現斷水斷電的情況,更別說新冠對當地脆弱醫療和經濟的嚴重打擊。不斷流失的當地文化,極度局限的資源,難以發展的困境,面對如何利用世代僅有的賴以生存土地來發展,因此破壞耕地和居住環境的非法大麻成了部分人的投機考慮。

不難理解原住民的對外來者恐懼,因為這本身就是弱勢群體面對更加弱勢群體的「鬥爭」。華人和原住民雙方都是受害者,但真的可被理解,疫情衝擊下經濟來源可選擇面真的很窄,於是被別有用心的群體利用了。

7. bbbbbb,回應《侯奇江:拐賣、家暴和冥婚,中國底層殘障女性的生死掙扎

可以看出這些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塞。貧窮、鄉鎮、男女比例失調、沒有能力進城打工等等,都預示着不論是施害者還是受害者都不能離開「罪惡」的土地,接觸不到新的觀念和人。生活在城市的人、外邊的人,也很難把目光投向這些閉塞的地方。

可以試想,如果這些人曾經在城市打工,曾經接觸外面的信息/觀念,如果外面的人通過看到這篇文章開始關注、干預,這樣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有關部門刪什麼文?這樣的好文禁止傳播,就是延續作惡。

8. 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戰爭如地獄(一樣好玩)

反戰遊戲推薦:《This War of Mine 這就是我的戰爭》戰爭圍城中難民視角,為了活下去做掙扎,時刻面臨良心的檢驗和煎熬。遊戲的靈感來源於薩拉熱窩圍城戰役,遊戲中會將玩家困在一個生存條件極度艱辛的孤城,玩家於其中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攸關生死,遊戲過程中,玩家亦會遇到不少兩難選擇,尤其是當倖存者越來越多時,考驗着玩家的道德準則,是全力救助每一位倖存者,還是放任不管。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 Valiant Hearts: The Great War 》育碧推出的劇情類遊戲。遊戲的劇情主要是講訴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命運交織的4個男女和忠犬間的友誼、愛情的故事,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過有一個共同的道路,那就是讓一位年輕的德軍士兵與他失去的愛重聚。遊戲以一個小人物的視角來看待戰爭,試圖描述其如何在被暴力統治的年代展現愛與英雄主義。而在操作中,玩家可以通過直觀的觸摸導航,來欣賞整個遊戲的劇情內容,友情、愛情、犧牲和悲劇故事。

《合金裝備》(潛龍諜影)系列,雖然《合金裝備》作為諜報戰術遊戲,給了玩家致命武力可以殺人,但製作人小島秀夫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過,遊戲中的暴力應該做得更加真實,把傷者、死者的反應完整地呈現給玩家,讓玩家體驗到使用暴力的殘酷後果,並進行反思。 「堂堂正正反對暴力的遊戲,市面上並不多見。揍人是會痛的,對方的臉會扭曲變形,我想將這樣的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讓玩家看到這些痛苦,他們就不會明白,所以我做的遊戲,即使只是遊戲中的戰鬥,也要讓他們感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不想回避這個話題。什麼是戰爭、暴力是怎麼回事,我希望玩家能夠稍微反思一下這些問題。」

《彈震症》:越南67 SHELLSHOCK NAM 67一款老遊戲,相比合金裝備系列的英雄主人公,用普通一兵的視角描繪了越南戰爭。遊戲使用了寫實手法,第一次真實地描繪越南戰爭的殘酷,遊戲氣氛以陰森恐怖為主。 故事發生在1967年1月,在完成了基本訓練後,主角被派遣到越南的熱帶雨林中,為祖國和榮譽而戰的英雄主義思想轉瞬間被殘酷的戰鬥打擊得無影無蹤,現實就在這裏——死亡面前沒有榮譽可言。作為一個新手,必須迅速學會在雨林和城市巷戰中生存,還需要和戰友去叢林裏搜索敵人,因為能見度很低,每個矮小的樹叢和樹林都可能成為敵人藏身的地方,只有仔細謹慎地學會戰爭體驗,才能獲得生存。「《彈震症》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儘可能真實地表現越戰" ,Eidos 的經理海倫·勞森說道, 「 遊戲裏的一些1967年的音樂就是為達到這一目的而加入的」。 據 Eidos 介紹,遊戲中的任務包括與越軍的大規模戰役以及秘密進行的間諜戰,如刺殺越共將軍。地形設置多變,有南越的沼澤地、北越的山區、亞熱帶雨林和農村等等。

遊戲是以一名士兵的視角,體驗近代戰爭中頗受爭議的越戰真實的殘酷與恐懼為題材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遊戲將描述目前為止其他戰爭類型遊戲未曾觸及的越戰殘酷面,諸如以凝固汽油彈對平民居住地區進行無差別轟炸,你將看到,屍橫遍野的可怕場面,隨時可能遇見陷阱、地雷、狙擊手等等。這個遊戲裏,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和「惡魔」,作為士兵看到的只是自己和敵人如何變成可怕的殘殺者,與同年(2005)發售的使命召喚形成鮮明對比。

9.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民警未能拯救溺亡惹爭議,你如何看央視主播「挽救生命不應以犧牲另一生命為前提」一說?

核心問題是中國又或者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部分公共服務效率是以壓榨基層,面對群眾第一線的人力為代價的,或許是基層教師,或許是醫院裏的醫生,或許是這次事件裏的警員,總是談價值犧牲奉獻而不是談專業。我小時候看香港幾乎所有關於消防的電影,電視劇都會有一個固定情節,就是熱血的消防員在水還沒到就衝進火場救人,出來之後被上司狠狠地罵一頓,並拋出金句:「我哋消防員救人,唔是一命換一命。」所以我不能認同批評警員沒有落水救人的批評。

但是如果央視只是把討論的焦點放在這里是有點顧左右而言他了。一如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中國的警界發展也與所屬省份以及城市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大城市如北上廣,警隊的裝備訓練都相當不錯,反恐特警部隊甚至能購置昂貴的國產或進口高精度狙擊步槍,新型國產警用衝鋒槍,最不濟也能在老舊的79式衝鋒槍上安上戰術導軌和戰術配件。反觀這次事件裏的望江縣經濟發展滿打滿算也在四五線城市之列,警隊裝備培訓的資金能有多少?更不要說不管是大中小城市基層民警抱怨多年的編制與人手不足的問題。警隊似乎是處於一個缺乏資金,人力資源去提升基層民警面對工作中挑戰的能力。

回到香港,這類自殺尋死的個案往往會有消防員的參與,通過氣墊等工具盡可能保護雙方安全。警方有部分經過專門訓練的談判專家應付,基層員警和報案中心的接線生都有接受防止自殺機構的短期工作坊學會如何應對工作環境下遇到的自殺者,雖然有時候是挺水的但是總不至於像這次事件里的束手無策。「無能」才是引起網民憤怒的點。

另一方面,這次事件也是在打臉宣傳多年以來對於警察,醫護,教師,軍人等人民公僕的政治宣傳方向。過去政府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一直為這些「人民公僕」戴上「捨己為人,捨己為公」的帽子或是光環,這也就不能怪有個別案件中出現不符合這個偉光正形象的個體時會被這個光環反噬。

重點是政府部門腳踏實地,撥出足夠資源(金錢上,人力上)紮實地完善公共服務,多談專業,少談政宣。多談待遇,少談奉獻。網民說是因為警察沒有下河救人那不過是鑽牛角尖了,重點是在看到警察的無能而生氣。

10. Sammmm,回應圓桌話題《香港親中商界成立「紫荊黨」,坐標重組立法會及遏制「極端勢力」,你如何看?

北京要組織起一班在港內地人,取代現有的建制了。這批人本來沉寂在港,現時號召出來,將成為新的政治能量,為配票機器優先服務對象,加上一定數量的新移民,將奪走舊有建制的大量議席。

現有的建制各自為政,為自己的利益集團爭利。這批新香港人的服務對象就只有北京,新特區政府的「摸底」對象就只有「北京」一個利益集團,施政將會更走向果斷(或者說是獨裁) ,不單不用再顧民意(只需發動現有支持者批街站、做假民調製做合法性),亦無需顧忌各個舊利益團體。

失去政治能量的建制派,所得的經濟利益流向新的紫荊黨,舊建制只能萎縮並依附這批新香港人之下,加快中資取代港資的速度。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