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葉耀元:「戰略模糊」不變,台灣如何在中美關係的未來中尋找身位?

這幾年來美台關係的升温都是在提升台灣的嚇阻實力。現階段美國對台政策,也會持續以這個核心概念來拓展。

葉耀元:「戰略模糊」不變,台灣如何在中美關係的未來中尋找身位?
2020年11月4日台北,人們觀看拜登(Joe Biden)在美國威爾明頓選舉之夜的演講。

美國總統大選,雖然跟選前的民調結果有所出入,但大抵上還是如預測一般,將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為美國第四十六屆的總統。川普要在現狀中透過行政訴訟的方式扭轉選舉的結果,可能性實在是不高。美國政黨輪替受到國際社會矚目,畢竟在川普執政之下,多數學者都認為美中關係已經進入了冷戰2.0。在川普以及現任國務卿龐佩奧的帶領下,美中之間的脫鉤(Decoupling)似乎已成定局。

是此,拜登上台之後,會為美中關係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則將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新一任總統正式上任的日期在1月20日,川普在位的最後這兩個月,是否會為美中關係帶來顯著的改變,迫使拜登無法進一步扭轉美中關係脫鉤的局勢?而夾雜在美中強權爭奪中間的台灣,又該如何自處?美國對台政策,又會如何修改?

2020年11月20日華盛頓,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
2020年11月20日華盛頓,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

最後兩個月,川普還能做什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