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影像

復盤高加索戰事始末,無人機與信息戰的血腥組合

過去兩個月間爆發、激戰,再到停火的納卡戰爭改變了什麼?誰是勝利者,誰失去了一切?

2020年10月30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最大城市斯捷潘奈克特(Stepanakert),一名母親抱著嬰兒預備坐車離開。

2020年10月30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最大城市斯捷潘奈克特(Stepanakert),一名母親抱著嬰兒預備坐車離開。攝: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龔珏

刊登於 2020-11-22

#戰爭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是俄語「山地」與突厥語「黑花園」的組合詞。但亞美尼亞人更傾向於稱作阿爾查赫(Artsakh)。公元前2世紀,亞美尼亞王國在此設立同名省份。其後在波斯統治下,這裏一直保持了事實自治,自視為「亞美尼亞文化最後的堡壘」。

1813年,卡拉巴赫併入帝俄。1917年後,先後獨立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亞塞拜然)為爭奪卡拉巴赫等地區爆發了一系列小規模戰爭。外高加索建立蘇維埃政權後將納卡劃給阿塞拜疆,但為安撫亞美尼亞,又將其設為自治州。

1980年代末,納卡問題重現,佔當地人口四分之三的納卡亞美尼亞人要求加入亞美尼亞,蘇聯解體後戰爭全面升級。納卡武裝以少勝多,在1994年實現停火後,除自治州外還佔領了周邊大片阿塞拜疆領土。戰爭導致雙方數萬人死亡,一百多萬人淪為難民。

1994年之後雙方曾零星爆發過小規模摩擦,但未有全面戰爭,直到2020年戰火重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