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客風_漂鳥之歌》把演出看到最後,然後你自己作出選擇

台灣新古典舞團的舞劇作品《客風 漂鳥之歌》,本月將在「台灣月」活動中線上演出。

刊登於 2020-10-29

#特約

作爲融合古典與現代理念的新古典舞團的經典代表作,《客風》將從歷史、文化、人文和哲學思考的角度,以美的方式呈現族群遷徙。

舞劇《客風 漂鳥之歌》總共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幕「祭天」,講述人與自然溝通的方式,普通人對信仰的精神寄託,對傳統的尊敬;第二幕「出口」,講述客家人爲了尋找安身立命之地,突破困境,爲自己的族群尋找新方向的堅忍生命力。

第三幕「客風」,則以台灣客家文化的音樂——平板、山歌、小調等爲基底,體現族群在一個地方紮根,慢慢擴大,呈現出安居樂業的形態。新古典舞團的藝術總監盧怡全形容,這一幕在全劇中比較特別,演出比較通俗性,「舞蹈呈現沒有那麼現代,一般觀衆比較容易接受,有耳熟能詳的感覺」。而第四幕「漂鳥」,則呈現出舞劇中「共生」的主要思想,最終回歸和平和諒解。

舞蹈的編排中,隨處可見客家文化的蹤影:客家歷史、生活、流傳的民間故事、語言、音樂、服飾、生活勞動器具、近期時事,在盧怡全看來,都是可以編入舞蹈的重要元素。「例如一開場,我們使用了客家的老山歌,用比較滄桑的歌聲拉開序幕。這首歌由台灣客家金曲獎的得主現場演唱,會帶領觀衆回到客家村落、歷史,」盧怡全介紹。又如出現在演出海報上的女舞者,她在劇中將會有一段獨舞,「她穿著的衣服,是源自客家傳統藍布衫的再創作。而第三幕中女舞者們的衣服會使用有牡丹花的布料,這在台灣被稱爲客家花布。」

此外,在道具、舞蹈編排上也出現舞者戴着斗笠採茶、男舞者挑著扁擔勞作的動作,溯其源頭,是過去客家人於台灣生活在半山腰,他們的勞動主要是種茶。第四幕的道具中,編者使用了麻竹做成的高大竹竿,這源自台灣客家非常普遍的精神信仰寄託地「義民廟」,舊時客家人會在自己的生活社區周圍種植竹林,以達到防禦效果。舞台設計上,會出現實景搭建的客家土樓,舞者可以第二層活動,使得活動空間更趨立體而非平面。

盧怡全說,之所以選擇這部作品在近期演出,是因爲感受到世界上近年氏族對立非常嚴重,而本劇的中心思想是共生,希望觀衆看完演出後可以從更寬廣的視角思考問題,看得更遠,而不是集中於目前的成與敗。

盧怡全引述史料,提及客家的發展歷史中有械鬥的歷史。這個部分在作品中也會有所體現。作爲一部舞劇,作品會隨着故事軸線發展,如同觀看電影,盧怡全相信這樣會幫助觀衆更容易接受現代舞的演出。「這部作品是我比較喜歡的,」盧怡全說,「我的作品不會只有動作結構,而會有文化的東西在裏面,會有『人』的味道。」

作品全篇中有至少兩處槍聲部分,展現族群殘酷的對峙與此後的新生。盧怡全「劇透」道,其中在最後一幕中,會出現兩批舞者對立的場景,然後燈光大暗,然後槍聲再響起。盧怡全表示自己是有意在滅燈之後才讓槍聲響起,因爲槍聲可能在故事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我不要作解答,我要讓觀衆自己去選。是選擇對立,還是重新出發?」

成立於1967年的新古典舞團已經有多年歷史,由創立中國現代舞的知名舞者劉鳳學創辦。舞團信奉的理念是,東西需要有融化,而在融入新的、外來的技術、概念時,始終不會逃脫自身原本的文化。這種理念也體現在《客風》的創作之中。而觀畢全作的一刻,觀衆在當下對故事的理解和詮釋,便是他們內心作出的選擇。至於你可能會作出什麼選擇?則唯有看完作品之後才能決定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