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20美國大選

王浩嵐:此去四年,特朗普身後的美國

特朗普政府的風風雨雨證明,選舉結果並非兒戲,而是有真實深遠的實際效應的。

2020年8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一場競選集會後乘空軍一號抵達機場,撐著一把傘沿著樓梯走下,天空有一道閃電劃過。

2020年8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一場競選集會後乘空軍一號抵達機場,撐著一把傘沿著樓梯走下,天空有一道閃電劃過。攝:Evan Vucci//AP/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0-10-13

#大選深水區:轉折點中的美國#2020美國大選#王浩嵐

不經意之間,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距離最終十一月的選舉日只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尤記得四年前特朗普(川普)上台之時,人們驚訝的,是被標誌為「自由燈塔」的美國政治中,滲透出全球政經變化的端倪。一個沉在水底的美國劈波斬浪地浮上來了,那是鏽帶上的紅脖子、在輝煌失落邊緣真實的掙扎,那也是耗盡幾代人才紮根美國的移民、為自保做出的積極反應,是世代種植大豆和玉米的農夫,也是性小眾穆斯林毫不在意他人驚訝眼光的、對特朗普的信任。

儘管四年後,民主滑坡、不平等擴大、保守化趨重等形勢,與特朗普對外「美國優先」、對內「讓美國再次強大」的政客形象一起,深入人心——很難想像美國的全球領導力會像今天這樣遭遇國際社會空前質疑。傳統兩大政黨之一的共和黨,過去四年被特朗普完全馴服,這種狀態並不會因為換人就被輕易逆轉。2017年通過的萬億減税法案,或許是特朗普任內最亮眼的政績,但在許多批評看來,他在其他方面乏善可陳——其任內通過的大量行政令、已經任命和即將任命的保守派法官,對美國造成的長遠影響更將遠超其任期。

在外交層面,特朗普的單邊主義作風,一反美國近幾十年的新自由主義外交主流,讓美國和傳統的盟友關係變得緊張,也促成了新一輪的北美自貿協議。特朗普一手推動的貿易戰和今年疫情以來對華施壓的緊逼姿態,更是讓中美關係進入了建交四十年以來的冰點。在疫情已經動搖了全球政治穩定的大背景下,大國之間的矛盾升級難免讓人愈發擔憂世界的未來;對兩岸三地來說,中美關係更與本地政經命運息息相關。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進一步加速了美國政壇的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推動了兩黨選民聯盟的重組。雖然他不是美國政壇近年平衡失調、政治機制失靈的問題根源,但沒人能否認,他在任期間從沒有嘗試去彌合美國社會的分裂,反而利用這一裂痕來達到自己的政策目的。此外,他時常試探民主政治憲政邊緣的出格舉動,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美國政壇行為的常態標準。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一場大選,它不像一場辯論,而更像一場殊死戰——雖然照目前的形勢來看,「特朗普」這出大戲或許露出了一些即將落幕的跡象。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