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疫情急遽惡化,多國升級防疫措施
2019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範圍蔓延加劇。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至少140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累計感染者超過16萬人,逾6000人死亡。
剛剛過去的週末,歐洲多國疫情急遽惡化,新增感染患者及死亡人數急遽增長。
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全國單日新增368名感染者死亡,累計死亡1809人;單日新增3590人確診感染,累計感染者增至24747人。
此外,西班牙單日新增96名感染者死亡,累計死亡292人;單日新增1452人確診感染,累計感染者增至7843人。
法國單日新增36名感染者死亡,累計死亡127人;單日新增924確診感染,累計感染者增至5423人。
英國單日新增14名感染者死亡,累計死亡35人;單日新增251確診感染,累計感染者增至1391人。
德國單日新增2名感染者死亡,累計死亡11人;單日新增1214確診感染,累計感染者增至5813人。
伴隨疫情愈發嚴重,歐洲多國紛紛升級應對舉措。
法國、西班牙加強國內封鎖
繼意大利之後,法國和西班牙也宣布加強國內封鎖措施。
法國總理菲利浦(Edouard Philippe)週六宣布防疫進入第三階段,下令關閉全國咖啡館、飯店、電影院、學校及大多數商店,僅維持食品店、藥店等必要服務及公共交通繼續開放,要求民眾避免不必要出行。
不過法國市政選舉第一輪投票週日如期舉行,投票站加強防疫措施,包括提供消毒液供投票者清潔雙手等。總統馬克龍夫婦亦到場投票。
西班牙政府要求全國4700萬人盡量待在家中,除非購買生活基本用品、藥品或工作原因才可出行;禁止一切社交聚會。西班牙警方使用無人機監視民眾行動。
德國政府加強邊境管控
德國政府宣布,週一上午8時起,對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丹麥和盧森堡邊境實施臨時管制。
不過政府消息人士早前表示,因工作原因跨境通勤及貨物運輸將不受影響。
英國將要求70歲上老人在家隔離數週
英國衞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表示,未來數週將要求所有70歲以上的老人待在家中。政府週一發布具體建議。
此外,英國政府要求加強呼吸機等醫療設備生產,考慮將旅館改成臨時醫院。政府同時還在與私人醫療結構協商,希望在私人醫院增加數千張床位。
教宗前往羅馬祈禱
羅馬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週日前往空曠的羅馬市,在兩座教堂內祈禱疫情儘快結束。
梵蒂岡方面表示,下月復活節儀式將首次在無公眾參與的情況下舉行。
美聯儲宣布降息到零
受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美聯儲週日緊急宣布降息1釐,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從1%至1.25%範圍,直接降到0%至0.25%。
美聯儲同時還宣布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將在未來數月增加購買至少7000億美元債券,其中至少5000億美元為美國國債,其餘為抵押債券。
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預計未來會保持這一利率空間,「直到有信心」美國經濟可以抵禦近期爆發疫情的影響。
南韓形勢好轉,伊朗依舊嚴峻,馬來西亞感染者急增
南韓總統文在寅15日宣布,將2019冠狀病毒疫情嚴重的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劃為特別災區。這是南韓首次因非自然災害傳染病劃定特別災區。
南韓感染者及死亡患者增速均已大幅放緩:單日新增76人感染,累計8162人感染;單日新增3人死亡,累計75人死亡。
亞洲另一重災區伊朗則形勢依舊嚴峻:單日新增1209人感染,累計13938人感染;單日新增113人死亡,累計724人死亡。
伊朗感染者中包括第一副總統在內多名政府高級官員。外交部長扎里夫(Javad Zarif)的一名顧問已因感染病毒去世。
此外,馬來西亞週日通報急增190名感染者,其中大部分與參加清真寺的宗教活動有關。該活動共有來自多個國家的16000人參加。
非洲至少26國出現感染者
2019冠狀病毒疫情在非洲的蔓延形勢同樣引人擔憂,目前非洲已有至少26個國家出現感染者。
南非總統西里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已宣布國家處於災難狀態,並警告疫情可能對國家經濟造成「潛在的持久」影響。
非洲多國採取不同程度的邊境管控。南非禁止了與中國、美國、意大利、德國等疫情嚴重國家的交通,並對20天內訪問過高風險國家的任何外國公民拒發簽證。肯尼亞要求入境者到政府指定地點接受檢疫。加納將拒絕兩週內去過逾200人確診的國家人士入境。
港府發出對英國、美國、愛爾蘭的紅色外遊警示
香港政府昨日通告,發出對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紅色外遊警示,呼籲計劃前往這些國家的港人調整行程,如非必要,避免前往。
香港衞生署還宣布,本週四(3月19日)零時起,對於抵港前14日曾到過愛爾蘭、英國、美國和埃及的人士,不論是否香港居民,均須接受家居強制檢疫。現有檢疫中心則預留給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特朗普考慮「全面赦免」弗林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日發推稱,他正在考慮對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全面赦免」。
弗林是特朗普政府第一位國家安全顧問。他曾在過渡政府期間違反機密條例與俄羅斯外交人員私下接觸,上任僅24天就於2017年2月13日辭職下台。
在隨後的「通俄門」調查中,弗林承認他對聯邦調查局(FBI)做虛假陳述,並因此成為特朗普政府中首位因「通俄門」調查而被定罪的官員。弗林隨後採取配合調查態度,對他的判決則一再推遲。
今年1月初,弗林試圖撤回他對 FBI 做虛假陳述的認罪答辯。司法部先是提出量刑6個月的建議,隨後又指不反對對弗林緩刑。弗林律師則堅稱弗林「無辜」,並稱撤回認罪是因為政府「欺詐」,「違反認罪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