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影像

影像中的台灣十年

「追尋與再現」系列照片展的作品與敘事,將重現台灣過去十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同時希望可以讓觀者重新看見,在影像追尋與再現的道路上,攝影記者們的堅持與努力。

2018得獎作品《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 這是一個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這樣欠缺家庭溫暖與學校社會網絡資源的少年「土豆們」,為數不少,都隱身在我們之中,他們每一天都在與命運搏鬥,太早進入社會,也太過疲憊,已放棄復學的可能,活著,是他每天的功課。

2018得獎作品《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 這是一個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這樣欠缺家庭溫暖與學校社會網絡資源的少年「土豆們」,為數不少,都隱身在我們之中,他們每一天都在與命運搏鬥,太早進入社會,也太過疲憊,已放棄復學的可能,活著,是他每天的功課。攝:余志偉

端傳媒攝影組

刊登於 2019-11-03

#影像

2007年,第一屆「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由當時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開辦,秉持著公正公開的賽制,多年來積累了許多優秀的作品。2018年,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正式更名為「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為了促進新聞攝影和台灣當代社會的對話,協會特別策劃「追尋與再現」系列照片展,呈現台灣過去十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莊坤儒表示,這次的策展,主要是從十年來的大賽得獎作品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規劃包括移工困境、環境生態、居住正義、文化現象、貧富差距、災難現場、性別人權、政治風景、民主浪潮和兩岸之間等十個子題,來呈現當代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其中太陽花學運的系列作品,則是集結多位一線攝影記者的佳作來呈現。透過展出的系列照片編輯與敘事,也希望可以讓觀者重新看見,在影像追尋與再現的道路上,攝影記者們的堅持與努力。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抗議民眾衝入並佔領立法院議場,這是台灣198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 公民不服從」運動,也是立法院首度被民眾佔領。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抗議民眾衝入並佔領立法院議場,這是台灣198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也是立法院首度被民眾佔領。
2015得獎作品《氣爆之夜》。2014年7月31日晚間,高雄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指凱旋、二聖路附近瀰漫臭味,消防隊員抵達後封鎖現場並以水霧稀釋防護。未料接近零時時,凱旋、三多路連續發生爆炸,數公里路面被炸毀,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
2015得獎作品《氣爆之夜》。2014年7月31日晚間,高雄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指凱旋、二聖路附近瀰漫臭味,消防隊員抵達後封鎖現場並以水霧稀釋防護。未料接近零時時,凱旋、三多路連續發生爆炸,數公里路面被炸毀,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
2018得獎作品《我二十年的鄰居--六輕營運二十年》我的鄰居「六輕」,搬來濁水溪口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它是全世界單一最大的石化園區,數百種化學製程,煙囪日以繼夜吞吐不休。六輕營運後的這些年, 每當結束微酸、微醺、微臭的夏季後,台灣東北季風的季節,濁水溪南岸則進入了獨特的沙塵地理景觀,宛如末世,那雲霧裊裊的沙塵山水猶若化外仙境。
2018得獎作品《我二十年的鄰居--六輕營運二十年》我的鄰居「六輕」,搬來濁水溪口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它是全世界單一最大的石化園區,數百種化學製程,煙囪日以繼夜吞吐不休。六輕營運後的這些年, 每當結束微酸、微醺、微臭的夏季後,台灣東北季風的季節,濁水溪南岸則進入了獨特的沙塵地理景觀,宛如末世,那雲霧裊裊的沙塵山水猶若化外仙境。
2019得獎作品《屍骨還鄉路》。2018年決定重走2017年移工宿舍大火後這條屍骨還鄉的路線,探究台灣何以成為移工眼中,佈滿生死危機的危險之島。
2019得獎作品《屍骨還鄉路》。2018年決定重走2017年移工宿舍大火後這條屍骨還鄉的路線,探究台灣何以成為移工眼中,佈滿生死危機的危險之島。
2017得獎作品《追夢人》。手機遊戲軟體寶可夢(Pokemon GO),2016年在台灣引起熱烈的風潮,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低著頭專注看著手機螢幕,搜尋著遊戲寶貝的「追夢人」。人們著迷於手機裡的虛幻世界,彷彿不屬於身邊的現實世界。一有寶貝出現,人們舉起手機聚集奔跑,一如電影中失去意志的喪屍。追夢人的風潮反應了在人手一機,現代人生活離不開網路,真實世界與虛幻世界分不清界限的當代。
2017得獎作品《追夢人》。手機遊戲軟體寶可夢(Pokemon GO),2016年在台灣引起熱烈的風潮,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低著頭專注看著手機螢幕,搜尋著遊戲寶貝的「追夢人」。人們著迷於手機裡的虛幻世界,彷彿不屬於身邊的現實世界。一有寶貝出現,人們舉起手機聚集奔跑,一如電影中失去意志的喪屍。追夢人的風潮反應了在人手一機,現代人生活離不開網路,真實世界與虛幻世界分不清界限的當代。
2018得獎作品《大觀社區迫遷》。位於板橋浮洲大觀路上,早年為婦聯會之眷村,而後時代演進慢慢成為城鄉移民以及榮民等等之聚落,近年面臨退輔會提告侵占國有地,要求拆屋還地外,居民也得背負數十萬不等不當得利罰款,此地居民多為經濟弱勢,面對未來即將流離失所,不安逐漸提升,因而走上抗爭。
2018得獎作品《大觀社區迫遷》。位於板橋浮洲大觀路上,早年為婦聯會之眷村,而後時代演進慢慢成為城鄉移民以及榮民等等之聚落,近年面臨退輔會提告侵占國有地,要求拆屋還地外,居民也得背負數十萬不等不當得利罰款,此地居民多為經濟弱勢,面對未來即將流離失所,不安逐漸提升,因而走上抗爭。
2019得獎作品《孤獨的哨站 60年後的金門》。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岸上的假士兵,槍口對準中國廈門市。
2019得獎作品《孤獨的哨站 60年後的金門》。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岸上的假士兵,槍口對準中國廈門市。
2008得獎作品《阿嬤的又一天》。1992年首批慰安婦出面,揭發自己曾經遭受的暴行, 開啟台灣慰安婦爭權的運動,要求日本為二戰所犯下的暴行道歉賠償。 然而,一年又一年,這些歷盡風霜的阿嬤,還是盼不到正義伸張的一刻, 還得面對各自晚年所遭遇的人生課題。
2008得獎作品《阿嬤的又一天》。1992年首批慰安婦出面,揭發自己曾經遭受的暴行, 開啟台灣慰安婦爭權的運動,要求日本為二戰所犯下的暴行道歉賠償。 然而,一年又一年,這些歷盡風霜的阿嬤,還是盼不到正義伸張的一刻, 還得面對各自晚年所遭遇的人生課題。
2010得獎作品《撒烏瓦知部落》。撒烏瓦知部落是個位於桃園大溪大漢溪畔小集居部落,居民多是為了尋找工作機會而離開花蓮、台東原鄉,而落腳在都市邊緣的阿美族人。除了工作之外也半工半農、維繫自身的傳統文化和族人間的人際網絡,至今已經三、四十年。但是撒烏瓦知部落與許多都市原住民部落同樣面臨迫遷問題,在大漢溪整治的過程中, 部落屢被縣政府以位於行水區、違反水利法、違法的村落,有礙自行車道工程美觀等理由強制拆除。2009年初,桃園縣政府強制拆除部落後,撒烏瓦知部落持續抗爭,在取得國有地租約後,在族人的分工協力之下重建部落,繼續維持在大漢溪旁的聚落。 而走過這段抗爭與重建的歷程,部落延續了半工半農的經濟型態, 並建立了一套與大自然共生共存、自然耕種的理念。
2010得獎作品《撒烏瓦知部落》。撒烏瓦知部落是個位於桃園大溪大漢溪畔小集居部落,居民多是為了尋找工作機會而離開花蓮、台東原鄉,而落腳在都市邊緣的阿美族人。除了工作之外也半工半農、維繫自身的傳統文化和族人間的人際網絡,至今已經三、四十年。但是撒烏瓦知部落與許多都市原住民部落同樣面臨迫遷問題,在大漢溪整治的過程中, 部落屢被縣政府以位於行水區、違反水利法、違法的村落,有礙自行車道工程美觀等理由強制拆除。2009年初,桃園縣政府強制拆除部落後,撒烏瓦知部落持續抗爭,在取得國有地租約後,在族人的分工協力之下重建部落,繼續維持在大漢溪旁的聚落。 而走過這段抗爭與重建的歷程,部落延續了半工半農的經濟型態, 並建立了一套與大自然共生共存、自然耕種的理念。
2014得獎作品《銅像蔣》。偉人銅像在過去台灣的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其中以蔣介石銅像數量為最多。 民眾以自身觀感投射於此類政治圖騰之上,正反兩方常激發意識型態之爭。 銅像所塑之人本身,最終被拋諸腦後,而成為被較勁兩方所利用之影武者。
2014得獎作品《銅像蔣》。偉人銅像在過去台灣的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其中以蔣介石銅像數量為最多。 民眾以自身觀感投射於此類政治圖騰之上,正反兩方常激發意識型態之爭。 銅像所塑之人本身,最終被拋諸腦後,而成為被較勁兩方所利用之影武者。

《展覽資訊》

日期:11 月 03 日(日) - 11月17日(日)

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 - 17:00

地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人文實驗室 (第四教學大樓104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