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早報:林鄭月娥譴責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將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

2019年7月2日,凌晨4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警察總署召開記者會。

2019年7月2日,凌晨4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警察總署召開記者會。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7-02

#北韓無核化#逃犯條例#華為#香港#中美貿易戰#伊朗

林鄭月娥凌晨4點召開記者會

2日凌晨4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警察總署召開記者會,譴責昨日有抗議者闖入立法會,破壞立法會大樓,表示將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還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等。現場多名記者情緒激動,數次出現集體質問的場面。

林鄭月娥稱,有示威者以暴力手法衝擊立法會,進入大樓後大肆破壞;亦有人用毒性粉末和不明液體襲擊警員,她對此表示震驚,予以強烈讉責,會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

被問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及李家超是否會下台,林鄭又稱,她本人已向市民道歉,兩名局長也已道歉;未來還有很多工作等着她們去做,會「用心聆聽年輕人的心聲」。

盧偉聰強調駐守立法會的警員沒有退縮,也並非設置圈套。他稱當晚立法會電箱遭到破壞,由於擔心導致人踩人事故,且當時室內警員數量和武力選擇有限,才不得已暫時撤離。

李家超:衝擊立法會涉嫌犯下多項嚴重罪行

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自下午開始暴力衝擊立法會的人員涉嫌犯下一系列嚴重罪行,包括觸犯公安條例、刑事罪行條例,以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

李家超指,任何人違反立法會規則進入立法會的範圍,已屬犯法,最高判監三個月;且公安條例還列有「強闖」罪名,最高可判兩年監禁。

此外,刑事罪行條文內還包括藏有攻擊性武器、藏有工具可作非法用途,以及傷害他人身體等罪行,均屬嚴重罪行。

中美經貿磋商重啟,週一股市大漲

繼中美元首在 G20 峰會期間會晤決定重啟經貿磋商,且美方放寬對華為限制後,週一中美股市普遍上漲

中國上證指數大漲2.22%,收報3044.90點;深證成指漲3.84%,收報9530.46點;兩市106個股票漲停,包括多家華為供應商企業。創業板漲3.75%,收報1568.16點。

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17.47點,漲幅0.44%,至26717.4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2.57點,漲幅0.77%,至2964.3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84.92點,漲幅1.06%,至8091.16點。

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晤後的記者會上及事後發推指,雙方將繼續談判,中方同意在談判期間大規模購買美國農產品;應中方及美國科技公司的要求,同意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部分產品,但所購產品不得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條款依舊有效,且關於華為的問題將押後再談;美國不再對中國商品提高徵收關税的範圍和額度,但已經施行的關税政策繼續有效。

金正恩對板門店會談結果「極為滿意」

據新華社1日引述朝中社報導,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對於6月30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板門店會談的結果表示「極為滿意」,雙方同意「重啟並積極推進建設性對話」

當日,正在南韓訪問的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板門店南北韓邊界約見。見面時,特朗普跨過邊界線,在北韓一側大約走了20步,成為第一個踏上北韓領土的美國在任總統。

隨後,特朗普又邀請金正恩跨過邊界,在南韓一側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舉行了閉門會談。韓聯社指,在「自由之家」等候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加入了談話。整個會晤過程大約一小時。

會談後,三人共同出席了記者會。特朗普表示,美朝雙方將在未來兩三週重啟工作對話。

國際原子能機構:伊朗低濃縮鈾已超300千克限額

聯合國1日發布新聞稿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當天證實,伊朗擁有的純度為3.67%的濃縮鈾庫存已超過伊朗核協議規定的300千克限額。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當日在記者會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他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經知情,並對此感到關切。

杜加里克稱,「如果得到核實,伊朗的這類行動無助於保護該計劃,也無法確保伊朗人民獲得切實的經濟利益。」

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政府發出警告,呼籲伊朗轉變態度,指任何違規行為都會帶來後果,可能導致面臨多邊制裁。美國方面表示堅持對伊朗「最大限度施壓」的策略。

阿富汗首都自殺式爆炸襲擊致多人死傷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市中心1日上午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多人死傷。塔利班組織已宣布對襲擊事件負責。

新華網報導指,襲擊造成至少34人死亡,68人受傷。

另據 CNN 報導指,襲擊造成至少6人死亡,116人受傷。當地官員表示,傷者中有51人是學童,襲擊造成5所學校受損。

阿富汗政府發言人及當地媒體指,爆發發生於上午8時50分左右,地點在喀布爾第16警區,安全部隊隨後對爆炸區域進行了封鎖。有現場目擊者稱,爆炸發生後現場又響起槍聲。

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事後發表聲明,指塔利班組織當天對喀布爾一個軍事場所發動了自殺式襲擊。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次卸貨,政府限制捕鯨數量

7月1日,日本時隔32年重啟商業捕鯨,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首次卸貨兩頭小鬚鯨,預計分解後最快將於4日上市交易。

面對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等國際輿論的強烈反對,日本政府表示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

日本捕鯨業歷史悠久,是全球最大的捕鯨和食用鯨魚國家,然而過去數十年的捕鯨活動備受國際爭議。

IWC 早於1982年就宣告禁止商業捕鯨,又於1986年訂立《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成員國從事商業捕鯨,但容許以科研為目的的捕鯨活動。

日本自1987年停止商業捕鯨,隨後以科研名義在南冰洋捕鯨。然而多年來,有環保組織質疑日本假借科研的名義,實質上進行商業捕鯨。據報導,自日本展開「科研捕鯨」,截至去年日本漁船捕撈了約1.7萬頭鯨魚,包括小鬚鯨、塞鯨等。

2014年,國際法院(ICJ)曾裁定日本捕鯨並非旨在科研,下令日本停止年度捕鯨活動。日本於是承諾減少三分之二的捕鯨量,從而獲批准重啟「科研捕鯨」。

去年12月,日本向 IWC 通報退會決定。根據 IWC 條約,成員通報退會決定後,原則上要待翌年6月30日才正式退會。直到近日,日本持續32年的「科研捕鯨」落幕,商業捕鯨活動公開重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