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早報:因不滿文翠珊脫歐計劃,英國下議院保守黨領袖利雅華辭職

2019年5月22日,英國國會下議院保守黨領袖利雅華(Andrea Leadsom)宣布辭職。

2019年5月22日,英國國會下議院保守黨領袖利雅華(Andrea Leadsom)宣布辭職。攝:Peter Summers/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5-23

#通俄門#英國脫歐

英國下議院保守黨領袖利雅華辭職

由於不滿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的脱歐計劃,英國國會下議院保守黨領袖利雅華(Andrea Leadsom)22日宣布辭職

利雅華表示,她對文翠珊政府的脱歐計劃感到失望,不相信政府的做法能夠使英國脱歐獲得落實,因此辭去下議院保守黨領袖的職務。

文翠珊此前公布了新的脱歐協議草案,並表示將於6月初向國會下議院提交表決。新草案包括將允許下議院來決定是否舉行「二次公投」,但前提是草案要先獲得通過。

不過,保守黨和工黨代表人物均表達了對新草案的反對,顯示該草案獲得下議院通過機會渺茫,而文翠珊的首相地位也愈發不穩固。

聯合國表決要求英國將查戈斯群島歸還毛里求斯

聯合國22日在紐約總部以116票支持、6票反對通過決議,要求英國將位於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島(Chagos Islands)歸還毛里求斯

支持英國繼續擁有主權的國家包括美國、匈牙利、以色列、澳洲和馬爾代夫;法國、德國、荷蘭、葡萄牙、波蘭、羅馬尼亞等56個國家投下棄權票;奧地利、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瑞典、瑞士等歐洲國家則主張英國放棄主權。

英國於1965年強迫毛里求斯將查戈斯群島以3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英國,條件是同意毛里求斯獨立。1967年,英國與美國簽訂條約,在主島迪戈加西亞島上修建了空軍和海軍基地,目前仍由美國租用。

海牙國際法院曾於今年2月底裁定,英國應將查戈斯群島歸還毛里求斯,不過該裁決無法律約束力。

特朗普否認「掩蓋事實」,要求民主黨終結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在白宮突然召開記者會,再次稱有關其「通俄」及干預司法的調查是個「騙局」,並對民主黨指責其「掩蓋事實」表示否認。

當日,特朗普在白宮與民主黨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就基礎設施建設議題舉行閉門會議,結果會面「不到5分鐘」就不歡而散。

美國媒體報導指,特朗普走進會議室,並沒有與兩人握手,也沒有坐下。他要求民主黨人停止對他的調查,被拒絕後隨即離開房間,在白宮玫瑰園發表了約11分鐘的突然聲明

針對佩洛西當天稍早時候指責特朗普「掩蓋事實」,特朗普表示否認,對記者稱「你們應該比誰都清楚,我沒有掩蓋事實」,又稱除非民主黨結束對他的調查,否則不會就其他事務進行任何討論。他在講話結束後立即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特朗普講話時,講台前擺着一塊「沒有勾結,沒有妨礙司法」的標語牌。據舒默後來稱,這塊牌子在他們會面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特朗普帶着牌子走出會議室。他認為特朗普不知如何應對基建法案,於是事先準備了這個理由「逃跑」。

近月,特朗普政府對於國會調查採取了一系列對抗舉動,包括限制前白宮法律顧問麥克加恩(Donald McGahn)等人前往國會作證,再次激起國會民主黨人發出要求彈劾特朗普的呼聲。

佩洛西當天也作出較之前更為強硬的表態,她表示,「顯而易見地,總統正在公開妨礙司法、掩蓋事實,這種行為將可能導致彈劾」。

內塔尼亞胡涉貪腐聽證會推遲至10月舉行

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卜利特(Avichai Mandelblit)22日表示,同意將總理內塔尼亞胡涉嫌貪腐的聽證會從原定於7月10日推遲至10月舉行。內塔尼亞胡的律師曾於21日要求將聽證會推遲一年,但遭到曼德爾卜利特拒絕。

曼德爾卜利特在發給內塔尼亞胡律師的信中表示,聽證會將在10月2日和3日舉行;如有必要,還可在隨後一週繼續舉行。

在今年4月的以色列議會選舉中,內塔尼亞胡所在的執政黨利庫德集團(Likud)和右翼盟友共贏得120個議席中的65席,已獲總統授權組建新一屆政府。

此前,以色列司法部曾於2月28日證實,內塔尼亞胡被檢方指控貪污,包括一項賄賂指控和兩項欺詐及違反誠信罪指控。這是以色列首次有在任總理受到犯罪指控。內塔尼亞胡則否認控罪,稱這是媒體策劃的「獵巫」行動,屬政治迫害。

加拿大將僱物流公司從菲律賓運回滯留垃圾

加拿大政府22日宣布,將會僱用一家物流公司將滯留在菲律賓的垃圾儘快運回加拿大。此前,菲律賓政府威脅稱將把近70個集裝箱的垃圾強制送回加拿大,並為此矛盾召回了駐加大使。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當天表示,政府經過招標已與波洛萊物流公司(Bolloré Logistics)簽約,該公司會在數日內進行準備,並將於6月底前完成全部垃圾清除工作。

這批垃圾是加拿大一家私營公司於2013年和2014年間運到菲律賓的,共有103個集裝箱。垃圾被標記為可回收廢品,但其中近70個集裝箱裝的是用過的成人尿片、舊電線、報紙、膠袋等垃圾,於是一直滯留在菲律賓當地。

加方在聲明中解釋稱,依照當時加拿大法規,此類材料允許出口。但加拿大已於2016年修訂了有關危險廢物和危險可回收材料進出口管理條例,可防止類似垃圾物料出口。

新研究指破壞臭氧的大量違禁氣體來自中國東北部

5月22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網站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近年大量排放的一種被禁用的工業氣體三氯一氟甲烷(CFC-11)主要來自中國東北部省份。

這種物質主要用於製冷劑等工業化學品,對臭氧層具有嚴重破壞作用,會加劇全球變暖;但相對替代品具有價格低廉的商業優勢。

根據1987年通過、旨在保護臭氧層的全球協議《蒙特利爾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世界各國本應截止2010年逐步淘汰 CFC-11。但過去六年中,CFC-11 減少速度放緩

去年,《紐約時報》和調查機構環境調查署(EIA)已發現有證據顯示,中國的非法企業可能是 CFC-11 的一個主要來源。最新研究則將排放範圍進一步鎖定在中國山東、河北等東北省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