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獨家披露教育部報告:台灣大專「新南向專班」亂象橫生

赴台灣攻讀一個學位,得被剝幾層皮?教育部衝績效、大學領補助、仲介「三頭賺」,來自東南亞與南亞的產學合作專班學生,成為了新南向政策的犧牲品。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在台灣風風火火的開設,開放招生才兩年多,台灣各大專院校共開出325個專班,教育部統計,目前共有來自18國、5000多名學生在台灣就讀新南向專班。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在台灣風風火火的開設,開放招生才兩年多,台灣各大專院校共開出325個專班,教育部統計,目前共有來自18國、5000多名學生在台灣就讀新南向專班。攝:Andrew Meares/Fairfax Media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游婉琪 發自台灣

刊登於 2019-03-29

#新南向專班#台灣

【編者按】:「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開放招生兩年多,台灣教育部統計,各大專院校共開出325個專班,目前共有來自18國、5000多名學生在台灣就讀該專班。端傳媒獨家掌握一份教育部於2018年進行的內部查核報告,查核對象包括全台共30所公私立大專院校、超過80個專班。根據這份報告,端傳媒整理、揭露八大亂象,並訪談專家、教育部人士,試圖釐清亂象背後的邏輯。端傳媒持續追蹤個案故事,若有學生、教師或教育人員願意受訪,請與端傳媒聯絡:editor@theinitium.com。

「為你量身打造專業技能培訓及企業實習,以台灣優質的技職教育與豐富的企業資源,實現你留學和海外就職的夢想!」這是台灣教育部近年打造「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喊出的招生宣傳口號。

口號背後的官方立場是這樣的:「為促進國際文教交流,宣揚我國高等技職教育,並配合新南向國家產業需求,教育部鼓勵技專校院擴大招收國際學生。」2016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大選期間提出「新南向政策」,主張若上任,將和東南亞各個國家建立更深厚、更多元的關係。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很快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編者按:新南向國家包含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紐西蘭與澳洲),從教育、經貿、科技、觀光等層面,企圖加強台灣與東南亞等國家交流。

2016年8月,時任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在「新南向政策教育論壇」中宣布,教育部預定編列新台幣10億元,用於增編新南向獎學金、鼓勵大專到東南亞交流。這項政策彷彿美麗糖衣,吸引大量東南亞、南亞學生來台就讀。截至目前,教育部共開出325個專班、核定1萬1710個名額,供大專院校招收新南向國家的學生。殘酷現實卻是:政策推行兩年後,在雙方語言隔閡、資訊不公開對等、校方沒有作足準備的情況下,屢屢爆發爭議。

今年3月,立委張廖萬堅召開記者會指出,育達科技大學在去年4月與9月間,透過仲介代辦「中華飛世文化教育發展協會」,招攬兩批人數約50名菲律賓學生來台。學生到了學校後,被迫簽署「工讀計畫協議書」,一旦學生拒絕工作安排,就得「自願退學」;學生若對外公開工作內容,還得賠償新台幣50萬元。張廖萬堅轉述,學生每天傍晚下課後,被安排到地磚工廠上班,每週工作五天、每天工時長達8到12小時,明顯違反外籍生一週工時不能超過20小時規定。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