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探索學院

馬華靈:何謂「民粹主義」?一個最低限度的定義

民粹主義可以分為「薄民粹主義」和「厚民粹主義」。前者是所有民粹主義都共享的內核,通常會跟其他思想觀念或意識形態結合,從而形成各種厚民粹主義。

2019年1月2日,美國華府,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內閣開會前回答記者問題,期間展示一張以他本人為主角、設計與電視劇「權力遊戲」相近、寫著「制裁即將來臨」的海報。

2019年1月2日,美國華府,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內閣開會前回答記者問題,期間展示一張以他本人為主角、設計與電視劇「權力遊戲」相近、寫著「制裁即將來臨」的海報。 攝: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1-07

#馬華靈#探索學院

【編者按】世界進入2019年,民粹浪潮並未就此停歇。美國總統特朗普(川普)治下政府人事動盪,因修建邊境牆導致的政府停擺迄今無解;法國「黃衫」連續八次掀起街頭運動,暴力色彩有增無減,並提出「公民動議全民公決」(RIC)訴求;巴西右翼總統博索納羅執掌權柄,標誌着民粹人物通過民選機制在新興國家登台。在此背景下尋本溯源,「民粹主義」仍然是一個亟待釐清的概念。端傳媒特刊發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馬華靈論文概要,從學理角度進行辨析。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提出「最低限度」的民粹主義定義,並勘分民粹與民主的基本區別之處。

一百多年來,西方的民粹主義經歷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發源於19世紀末,其典型代表是俄國的民粹派(Narodniki)和美國的人民黨(People’s Party),而這也標誌着現代民粹主義的誕生,是為「農民民粹主義」。第二次浪潮發生於20世紀中葉的拉丁美洲,最典型的案例是阿根廷總統庇隆(Juan Domingo Perón)所推行的庇隆主義,是為「社會經濟民粹主義」。第三次浪潮淵源於1990年代以來西歐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法國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後更名為國民聯盟)就是其中一例,是為「排外民粹主義」。2016年,英國脱離歐盟和特朗普當選總統,則標誌着第四次民粹主義狂潮的來臨。第四次民粹主義狂潮匯聚了第三次民粹主義浪潮的洶湧波濤,從而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了整個西方世界,其勢頭之猛,影響之大,波及面之廣,正在嚴重威脅着西方的民主政治。

在西方世界的民粹主義時刻,如何研究與反思民粹主義是一件刻不容緩之事。顯而易見,要研究與反思民粹主義,首先要界定這一概念。但什麼是民粹主義?使用相關詞語的政客往往沒有清晰的界定,而研究民粹主義現象的學者也沒有達成充分的共識。

本文將探討西方學術界最有影響的四種民粹主義定義,並探索一種新的民粹主義定義,即最低限度的民粹主義定義。

一、純潔的人民與墮落的精英: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路徑

西方學術界最有影響的民粹主義定義,是意識形態路徑的定義,其代表人物是荷蘭學者穆德(Cas Mudde)和葡萄牙學者卡爾特瓦塞爾(Cristóbal Rovira Kaltwasser)。2004年,穆德發表《民粹主義的時代精神》(The Populist Zeitgeist),開創了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研究路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