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影像

影像:我的公共私人空間,深夜自助洗衣店

入夜後,街上的店舖關門時,街道就只剩下街燈和洗衣店招牌的燈光。店中穿梭著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同樣在那個私人又公共的空間相遇。

深水埗。

深水埗。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Stanley Leung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12-14

#影像

2018上半年香港樓價上升逾13%,雖然近日樓價有回落趨勢,但數百呎的居住空間依然價值不菲。然而工資升幅追不上樓市升幅,令不少市民的置業夢遙不可及,甚至連房租也付不起。當然市場也有調整的方法,租不起就把單位劏小。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今年4月公布2018年劏房租金指數,發現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為49.6呎,與兵乓球枱面積相若。

在這個「納米」城市裏,許多人的家容不下各式各樣的家具,不少家庭連一部洗衣機也沒容身之地。於是,自助洗衣店營運而生,愈開愈多。

入夜後,街上的店舖關門時,街道就只剩下街燈和洗衣店招牌的燈光。顧客拿私人衣物來到這個共享空間,店中穿梭著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同樣在那個私人又公共的空間相遇。

據媒體報導,這類自助形式的洗衣店,於2014年首次出現,於近兩年間數目突然暴升至200多家,部分為連鎖式經營,也有部分是獨立經營的社區小店。當中有幾百呎的,也有僅幾十呎的,剛好放得下一台洗衣機和一台乾衣機,足夠一位顧客使用。有些甚至擺放著扭蛋機、夾公仔機、波子機等,讓顧客於洗衣期間打發時間。

西環。
西環。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大坑。
大坑。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深水埗。
深水埗。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紅磡。
紅磡。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石塘咀。
石塘咀。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石塘咀。
石塘咀。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土瓜灣。
土瓜灣。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北角。
北角。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