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徐子軒:AI預測犯罪,誰會成為人工智能的眼中釘?

使用AI預測背後,是否會產生一些AI與人類無法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裏,已經充滿著監視器與人臉辨識系統,警務機關可藉由AI篩選「危險人物」。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裏,已經充滿著監視器與人臉辨識系統,警務機關可藉由AI篩選「危險人物」。 攝:Kiyoshi Ot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11-02

#徐子軒

十多年前,好萊塢名導史匹堡(史匹柏,斯皮爾伯格)翻拍了1950年代的科幻小說,電影叫做《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港譯「未來報告」,中國大陸譯「少數派報告」),內容是描述未來某國政府利用變異人類的超能力,預測潛在犯罪(pre-crime),以便司法系統提前阻止。因此,這樣的社會沒有重大罪行,只有充滿「潛在罪犯」的拘留營,一切看似安和樂利。

這類電影寓言凸顯長久以來,人類雖想預測犯罪,卻弄巧成拙的荒謬。如今現實生活中,許多國家面對層出不窮的犯罪問題,正在使用或引入屬於它們的「少數報告」。不過,它們依靠的並非是超能力人類,而是人工智慧(AI)。

由於AI的興起,給了學者專家突破的機會,嘗試統合犯罪學、人口學、地震學等學科,以及浩瀚無垠的案件資料,讓機器進行深度學習,找出人類無法預見的部分。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裡,已經充滿著監視器與人臉辨識系統,警務機關可藉由AI篩選「危險人物」。這跟AI預測犯罪有何不同?使用AI預測背後,又是否會產生一些AI與人類無法處理的問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