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來函:新馬來西亞下的華裔——我愛國家,但國家愛我嗎?

弔詭的是,在換了新政府後,華裔卻再一次成 了種族政治的犧牲者。

雖說巫裔在馬來西亞人口最多,但華裔選票卻有造王者之勢,但弔詭的是,在換了新政府後,華裔卻再一次成了種族政治的犧牲者。

雖說巫裔在馬來西亞人口最多,但華裔選票卻有造王者之勢,但弔詭的是,在換了新政府後,華裔卻再一次成了種族政治的犧牲者。攝:Mohd Firdaus/NurPhoto/Corbis via Getty Images

賴殖康

刊登於 2018-11-02

#馬來西亞#讀者來函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落幕已有數月,馬來西亞獨立建國以來首次出現政權交替,由民主行動黨、人民公正黨、土著團結黨和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上台執政。

獨立民調機構默迪卡中心的調查報告指出,約有95%的華裔選票投給了希望聯盟,印裔有75%投給了希望聯盟,而巫裔則出現了分歧,35-40%投給了前朝政府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30-33%投給了以推動宗教為目的的伊斯蘭黨(PAS);而投給希望聯盟的僅有25-30%。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雖說巫裔在馬來西亞人口最多,但華裔選票卻有造王者之勢,但弔詭的是,在換了新政府後,華裔卻再一次成了種族政治的犧牲者。這話雖然言之過早,但從種種跡象來看極有可能成真。本文將從種族政治談華裔矢志換政府的決心以及政權更替後產生的國家認同混亂。

一、種族不平等

熟悉馬來西亞歷史的讀者皆知1969年時發生過513種族衝突,起衝突的兩個種族正是華裔和巫裔。該衝突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稱是當時全國大選後,反對黨因勝利大肆遊行慶祝造成激進人士不滿,最終變成流血事件;也有說此乃前首相納吉之父策劃的政變,目的為推翻馬來西亞國父敦姑阿都拉曼。歷史真相為何至今不得而知,即便是詢問生在該年代的長輩也只得如野史般繪聲繪影的描述。

該事件的後續則直接影響了馬來西亞至今的發展和走向。政府官方宣稱這項衝突乃是由於種族間嚴重的貧富懸殊所致,進而推出了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全力扶持土著(巫裔),以協助他們在經濟上能追趕上富有的他族(華裔)。

新經濟政策20年後,時任首相馬哈迪(也是馬來西亞現任首相)檢討該政策,另推國家發展計劃(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該計劃進行20年後則由前任首相納吉改為新經濟模式(New Economic Model)。然而,無論這些政策或計劃的名稱如何轉變,其目的與宗旨皆是扶持土著以及奉行馬來人至上的方針,因此也衍生出大學固打制、房屋固打制等等不平等的政策。

故此,身為被打壓的華裔自然懇切政權輪替重新做回一等公民。曾經,由民主行動黨、人民公正黨(這兩個政黨目前是希望聯盟的成員)以及伊斯蘭黨所組成的人民陣線橙皮書提出以家庭收入評定貧窮,而不以種族自然獲得他族的踴躍支持,尤其是不斷被打壓的華裔。雖然人民陣線無法勝選也因內部無法協調而瓦解,但他們(尤其民主行動黨和人民公正黨)的形象與作風已深深烙在華裔的心中。

可如今再度拜相的馬哈迪,本是國民陣線的領導人,也推行過土著至上政策的他再度歸來,談及國事時雖多稱馬來西亞人,但一旦觸碰到貧富或經濟問題,又再次老調重彈,不斷放大華裔富有巫裔仍舊貧窮的說法,被批評的他更公開說歧視特定族群屬正常。至此,華裔心中的擔憂或許又將重現,政權交替看起來並沒有換來平等對待。有趣的是,馬哈迪組織的土著團結黨始終離不開種族框架,即該黨雖開放給非土著加入,但只能是附屬黨員,沒有參與黨選的資格。其實該黨的名稱已經說明一切,而身為首相而又是土著團結黨主席的馬哈迪,看來會仍舊會給予相當大的「關懷」給土著。

很多華裔或許早已經發現馬哈迪本色仍在,但依然敢於推他上寶座的原因在於急於推倒嚴重貪污的前首相納吉,但同時也和華裔政黨的積弱不振息息相關。

二、華裔政黨的積弱與再尋找

王賡武教授曾在《馬來亞華人政治》一文裡將華裔分為三組,分別是 (A)關心中國本土的華人、(B)內向於自我社群與文化的華人以及(C)希望效忠馬來亞/馬來西亞新興國家華裔的華人。建國之際,C組華裔的人數最少,而A和B組的華裔佔多數,但隨著歷史的推進,無法回歸祖國留在馬來西亞的華裔先輩即使如何不願意參與政治,也必須為自身族群權益而間接參與,因此便自然傾向帶有華人社會獨立性的政黨,國民陣線成員之一的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公會)。

有評論員撰文指出,馬華公會在六十年代因無法為華人爭取政治利益(如教育課題等),便失去了華人代表性,但卻因著它屬於執政黨之一而得以繼續以「代表華人」的身份自居,因而每每在大選前皆拋出若馬華公會失敗則國會沒有華人代議士之說,「恐嚇」華社。馬華公會在關鍵課題上總是無法為華裔爭取到有利的籌碼,是他們失去華人票的主要原因。

在馬華公會的積弱不振下,馬來西亞華裔的政治尋求和利益訴求自然便走向了其他以華裔為主的政黨,其中包括如今已上台執政的民 主行動黨。民主行動黨雖然是個多元種族政黨,但黨內領袖與成員皆以華裔佔多數,加上頻頻追打馬華公會的種種不是,予人一種「代表華人」的感覺(或錯覺),如馬華公會多年無法爭取到的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民主行動黨追打已久,甚至拍攝短片說只要上台執政,便「敢敢」立即承認統考文憑(雖然事後我們得知,已執政中央的他們並沒有敢敢立即承認)。這種敢於向當權者不斷嗆聲且處處維護華裔利益的作風,自然比那個處處低聲下氣,事事唯巫統事問的馬華公會來得吸引。

華裔在政黨選擇上的轉向在最近兩屆大選越發明顯,加上前朝政府的持續腐敗與貪污,促使華裔如大浪般倒向民主行動黨的懷抱。然而,這股浪潮也是暗湧頻生,如推舉馬哈迪為共主的舉動招致部分華裔反對,雖然他們喊出了「騎馬(馬哈迪)殺雞(納吉)」、「制衡」甚至「相信馬哈迪已改變」等說辭,堅定維護華社利益,可勝選後的情形卻不如預想般美好。如上節所舉,馬哈迪重提華人富有論,更顯得先前頻頻攻擊馬華公會的民主行動黨,搖身一變,成了馬華公會2.0。

馬來西亞獨立建國已有60年之久,華裔是否仍舊事事從華人本位思想出發值得深思,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希望聯盟執政中央,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出任財政部長時,鳳凰衛視記者提問:44年後華裔重掌財政部,接下來有什麼計劃?林冠英的回答是,我不以華人自居,我是馬來西亞人。

三、馬來西亞人還是馬來西亞華人

林冠英的回答引起滿堂喝彩,臉書及各大直播平台也可看見華裔網民頻頻讚好,喜迎新馬來西亞的誕生,也樂見善於理財的華人重掌財政部。

林冠英的這番言論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之後以馬哈迪為主的政府,再次喊出了優待土著的方向時,那個自豪說出我是馬來西亞人的領袖去了哪裡?翻看民主行動黨的《文良港宣言》有這麼一 條:本黨堅決反對把國民劃分為「土著」與「非土著」,而如今種種土著優惠猶在,而首相再提土著需要繼續扶持的種族性言論,試問新馬來西亞又到底新在哪裡了呢?

王賡武教授自己也觀察到,除了上述A、B、C三個類別外,華裔已悄然衍生出了第四個D類別,即以馬來西亞人的身份進行活動的華人,並認為華人的身份是其次的。

而把馬來西亞人標籤為華裔、巫裔、印裔的,正正是這個國家本身。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馬來西亞華裔常有一種微妙的內外身份矛盾和掙扎,如與外國人見面時, 只要被叫「馬來人」或 Malay 時,便會即刻反彈說自己是「馬來西亞華 人」或Malaysian Chinese;但當我們來到同仇敵愾的局面時(如國際體育競賽),則會高喊我是馬來西亞人。對外國人而言,馬來西亞人簡稱馬來人並無不妥,但華裔知道馬來人這三個字的負面意義,如需要被扶持和軟弱等等,而這正是政府60年來積極推動且賦予巫裔的形象。

與南來的先輩們不同,回看多數華裔在國內中文媒體社交網站上的發言,不難發現大家都認同自身為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早已不認為自己是華僑,因此不應有種族之分。這種現象除了回應自身身份認同以外,更證明了種族政治始終活在馬來西亞人當中。而把馬來西亞人標籤為華裔、巫裔、印裔的,正正是這個國家本身。是幸也是不幸,馬來西亞人除了國族認同外還有族群認同,因此當國族外衣遭到侵犯時,便會回到同文同種的圈子裡,尋求公平公正和平等的機會。

如今的局面是,華裔開始意識到這個政府對馬來西亞人並不友善,而只想對馬來西亞巫裔友善。有鑑於此,質疑民主行動黨的聲音越來越大,因為他們靠著代表華裔的形勢上台,自然也受到苛責。可惜的是,大選時凝聚起來的全民力量,似乎再次分化回各族之間的政治利益拉鋸。華裔心中或許都有個疑問:我愛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愛我嗎?

馬來西亞人這個身份終究是個烏托邦,這裡沒有馬來西亞人勝利的歷史,因為敘事總徘徊在因時制宜的廉價分分合合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