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劉霞離開中國後首次公開露面

這是劉霞自今年7月10日離開中國赴德國療養後首次公開露面。劉霞說,關於曉波,她覺得自己到現在還不知道說什麼,感謝這些年所有為曉波和她一直努力的朋友們。

2018年9月26日,劉曉波遺孀劉霞在美國紐約出席一場座談會。這是她七月離開中國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及發言。

2018年9月26日,劉曉波遺孀劉霞在美國紐約出席一場座談會。這是她七月離開中國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及發言。攝:Melody Wo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羲然 發自紐約

刊登於 2018-09-27

美東時間9月26日下午,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著名作家、異見人士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參加了由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館基金會(The Vaclav Havel Library Foundation)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共同舉辦的一場論壇,主題名為「中國無權者的權力」(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in China)。

這是劉霞自今年7月10日離開中國赴德國療養後首次公開露面。此次她隨友人廖亦武全家一行來到紐約,目的是參加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館基金會為2018年「打破沉寂,在危險中無所畏懼的作家獎」(2018 Disturbing the Peace, Award for a Courageous Writer at Risk)獲獎者廖亦武於今明兩天所舉辦的系列論壇及頒獎典禮。而劉霞本人也是這一獎項的獲獎提名人。

一開場,當主辦方向觀眾介紹劉霞時,全場歡呼,掌聲雷動。劉霞點頭致意,對在座所有人的熱情和歡迎表示感謝。劉霞接着說道,關於曉波,她覺得自己到現在還不知道說什麼,感謝這些年所有為曉波和她一直努力的朋友們。

劉霞還在現場主動和大家分享了在曉波最後的日子裏她給曉波講述的一件往事:2009年,卡夫卡辦公室曾經給她發來了八個關於劉曉波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問她,如果有一天劉曉波又回到公共視野之後,會不會一呼百應。劉霞回憶說道:「當時我跟曉波說『你猜我怎麼回答』,我說『我感覺不到,我覺得我也看不到』,我就這樣回答的。曉波聽了以後就笑了。」

活動中,廖亦武被問道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作家時,他回答捷克作家哈維爾,第一次讀到哈維爾的作品,是剛出獄時由友人從香港捎來。除了哈維爾,廖亦武說米蘭·昆德拉對他們那一代人的影響也很深。

廖亦武回憶劉曉波第三次被捕之前,還曾從廖處借閲哈維爾的一本書,其中恰有一篇與本次論壇同題的文章《無權者的權力》;之後不久,劉曉波就再次被捕入獄。而主持人詢問劉霞的情況或是否有要補充的內容時,劉霞搖頭婉拒,緘口不語。

除此之外,在全場近兩個小時的活動中,前半段當劉霞聽到廖亦武追述劉曉波往事時略顯激動,頻頻拭淚。隨後,當廖亦武談論自己的兩本著作,以及個人經歷和看法時,劉霞則始終神情黯然,一言不發,不停地摺疊着手中的面巾紙。她時而閉目養神,時而目光呆滯,從頭到尾都顯得沒精打采,心不在焉。活動結束之後,劉霞一接過觀眾送上的花束,便隨即在主辦方的引導下從側門離開會場。

此次論壇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卡爾·葛斯曼(Carl Gershman)主持。參加活動的還有獲獎者廖亦武,獲獎提名者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及隨行翻譯。

論壇上,廖亦武介紹了他的兩本作品(《中國底層訪談錄》(The Corpse Walker)和《上帝是紅色的》(God is Red)),詳細介紹了多年來他所觀察到的生活在中國社會底層和邊緣的普通民眾的種種現實,以及基督教活動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和所遭受的鉗制與打壓。在回答現場觀眾的書面提問時,廖亦武指出,當下的情勢和劉曉波被捕和得獎的時候又大不一樣。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集中清理北京二十多萬「低端人口」、對於維權人士和人權律師們的打壓、在新疆建立「集中營」式的再教育營,並再次發動「文化大革命」式的文化洗腦和人權迫害運動,種種跡象表明,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社會的未來難以預測,不容樂觀。

廖亦武認為,經濟增長和市場化並未讓中國走上民主法治的道路,而是為獨裁專制政體所利用,對內施行鎮壓,對外輸出非自由(illiberalism)的意識形態,最終成為對整個世界的民主事業和文明進程都會造成重創的龐然大物。反過來講,世界主要國家也只是關注到中國的巨大市場,而對包括人權問題在內的其他社會問題漠不關心。例如,在去年各方努力協助劉曉波出國治病時,除德國總理默克爾外,其他主要國家及其領導人都默不作聲,從這一點上即可見一斑。就此,廖亦武認為美國總統發動的貿易戰,對於解救劉霞離境亦有所幫助。

參加本次論壇的還有來自紐約和美國其他地區的多位海外民主人士及獨立學者,包括胡平、何頻、徐友漁、滕彪、莫之許、周鋒鎖、郝建等。27日傍晚,廖亦武和劉霞還會出席在曼哈頓波希米亞國家音樂廳舉辦的頒獎典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