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養樹有如教育孩子:五問香港為何塌樹15000

塌樹還可以搶救嗎?香港一棵樹為何有三個機構管理?為何他們頭重腳輕容易倒塌? 香港兩位樹木學者——「樹博士」詹志勇和樹木管理系講師鄧銘澤為我們解答。

藍田麗港城內的道路上,一棵塌樹遭鋸掉。

藍田麗港城內的道路上,一棵塌樹遭鋸掉。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實習記者 馮苗馨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9-21

9月16日,超級颱風「山竹」襲港前夕,全城進入戒備狀態,大廈玻璃窗被滿滿黏上「米」字,地下停車場停泊的車輛早早被駛走,市民紛紛留家避風,遺下路旁的樹等待暴風來襲。

「山竹」離港後,城市大多數地區水電供應如常,交通在24小時內大致復原,颱風翌日,八號風球除去,香港火速復工,在擁擠而困難重重的返工路上,市民發現:大片的樹東歪西倒,倒臥路旁。風後兩天,發展局更收到14,799宗塌樹報告,塌樹情況史上最嚴重。

到底是「山竹」過於強大,還是香港的樹木疏於保養、種植不得宜?端傳媒訪問兩位樹木學者——香港教育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和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系講師鄧銘澤,了解塌樹情況,反思「山竹」為香港帶來的啟示。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系講師鄧銘澤。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系講師鄧銘澤。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以下簡稱端):颱風「山竹」襲港塌樹嚴重,原因何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