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評《西藏問題》:兼具東西方格局的西藏近現代史研究

通過豐富的話語體系和歷史語境,以全新的角度切入,提出真正的問題。通過對一個個歷史過程融合為一個時代節點來把握,對於從事近代藏事研究的學人有著很大的啓發。

2018年8月11日,拉薩哲蚌寺舉行的雪頓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萬朝聖者和信徒。

2018年8月11日,拉薩哲蚌寺舉行的雪頓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萬朝聖者和信徒。攝:He Penglei/China News Service/VCG

喜饒尼瑪、韓敬山

刊登於 2018-09-15

#讀書時間

戊戌正月,收到了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贈送的,由美國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所著的《西藏問題——民國政府的邊疆與民族政治(1928-1949)》中文版(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書,喜不自勝。

翻開這部新著,發現這部299頁的著作,竟使用了《西藏問題》為書名,剎那間讓人勾起對民國時期涉藏書籍的記憶:由於從事近代藏事研究的緣由,筆者手頭以《西藏問題》為書名的著作就有多部,如謝彬著《西藏問題》(1925年,商務印書館);王勤堉著《西藏問題》(1929年,商務印書館);華企雲著《西藏問題》(1930年,大東書局);陳健夫著《西藏問題》(1930年代,商務印書館);秦墨哂著《西藏問題》(1930年代,南京印刷公司)等等。

誠然,如藏學前輩任乃強先生所言,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些人,是只從康雍乾隆年代的舊著裏去找資料,翻舊話。有些人打起調查的旗號,用了國家一筆旅費,只跑到康定去住了幾天,便寫出什麼『西藏問題』的巨著來騙人。這幾年中,我收集的用『西藏問題』及其類似名稱標題的書籍近20種,各家書局皆有,全是東抄西湊,自欺欺人的翻舊話;一兩句新的調查資料都沒有。」[1]

雖則如此,其中毋庸置疑還是有真材實料之作。80餘年過去後,同樣的以《西藏問題》為名的書,也增加筆者別樣的疑惑和期待。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