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灣仔有個三六九:隱於香港鬧市的上海故事

香港上海雙城記,這家將近半世紀的飯館,很能體現這雙城故事的精髓。時代流轉,心事變了,味道卻沒有⋯⋯

一位食客在食評網上寫道:「那種感覺就像走進80年代的飯館,場地直接可以用來拍老香港電影。」三六九餐廳老闆戴康富說,事實上,從搬過來就沒怎麼裝修過。客人都要求維持原樣。圖為老闆戴康富(前)與一眾餐廳伙記。

一位食客在食評網上寫道:「那種感覺就像走進80年代的飯館,場地直接可以用來拍老香港電影。」三六九餐廳老闆戴康富說,事實上,從搬過來就沒怎麼裝修過。客人都要求維持原樣。圖為老闆戴康富(前)與一眾餐廳伙記。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江雁南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7-16

提到香港的上海菜,不太有人會不知道一家老牌又親民的上海小飯館——三六九飯店。它算是隱身鬧市,若你在全港人流量最大、由灣仔港鐵站通向會展中心必經之路的灣仔北行人天橋上行走,大約總會看見下方柯布連道上,一處黑底金字的招牌:三,六,九。數字簡單,但因此,反更「招搖」了。

下午六點,飯店的夥計將每張圓枱面的桌子鋪上大紅桌布,和紅色卡座沙發看去頗為配套。牆上貼滿了彩紙,上有毛筆字菜單,有一張把葱爆羊肉寫成了「沖爆羊肉」(編註:粵語諧音)。「菜單名是請高人寫的,高人寫錯,將錯就錯」,三六九老闆戴康富說來還帶些許得意。

地道的上海菜以紅燒、濃油赤醬為典型,糖、油、鹽缺一不可,粵菜則比較清淡。時代演進,人們愈發重視健康後,三六九的上海菜也有改良,油鹽漸趨少放。然而,但凡顧客要求地道的上海菜,三六九就即轉「古法」去烹飪。

戴康富拿出20年前的菜單:大紅本,中英日三語寫的菜名,菜品上百種,可都是地道的上海菜。「那感覺就像走進1980年代的飯館,場地直接可以用來拍老香港電影。」一位食客在網上寫下這樣的評論。「事實上,我們從搬到柯布連道就沒怎麼裝修過。客人都要求維持原樣。」戴康富說。1984年,三六九從原先的地址灣仔廬押道,搬到了現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