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張維中:從日本相撲台救人事件看裹足不前的「女人禁制」

除相撲之外,日本有不少傳統習俗都不接納女性參與。這個極為矛盾的國度努力把自己放在和西方同一水平,在傳統面前卻毫不進步。

張維中:從日本相撲台救人事件看裹足不前的「女人禁制」
在日本禁止女性踏入被視為聖地的習俗,稱作「女人禁制」。這些禁止女性進入的「聖地」多帶有宗教色彩,如社寺、靈場(道場)或祭場,又成為「女性結界」。

2018年4月4日在京都舞鶴市的大相撲春季巡演開幕式上,舞鶴市長多多見良三受邀上相撲台(日文:土俵)致詞時忽然昏厥。幾位男性立即上台,但卻慌張得束手無策。直到十幾秒鐘以後,忽然有兩名女性分別衝上相撲台,表明是醫療人士會心肺復甦術,才開始進入急救市長的流程。就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中,場內卻竟然不斷地廣播:「請女性下相撲台!請下去!換男性上台。」然而,當時現場沒有任何一位懂得急救的男性。踏進相撲台的兩名女性認為救人第一,仍堅持完成急救步驟,直到消防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有懂得 CPR 的男性接手後才黯然下台。在女性離開後,現場觀眾目睹相撲協會的男性員工甚至立即上台灑鹽,代表去除晦氣、鬼怪出去,藉以補救相撲台的「神聖性」。

為什麼要女性離開相撲台?

送醫後的舞鶴市長並無大礙,清醒後翌日,對於急救他的女性表示謝意,欲表彰她們,但兩名女性婉拒,認為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這件相撲台救人事件,大會基於固守相撲的傳統習俗,禁止女性站上相撲台,甚至在發生攸關人命的特殊情況下,還要求正在救人的女性下台,引爆了海內外的強烈批判。近年來,日本努力對外宣傳相撲是「國技」運動,可是一個代表國家體育的活動,卻帶有如此濃厚的性別歧視色彩,令許多人無法接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