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南韓公布《總統修憲案》內容,擬將三場重大民運的理念寫入憲法序言

1980年5月,南韓光州市以至全羅南道(光州當時尚未脫離全羅南道)有平民及學生發起民主運動,但被時任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以武力鎮壓,導致大量平民傷亡。

1980年5月,南韓光州市以至全羅南道(光州當時尚未脫離全羅南道)有平民及學生發起民主運動,但被時任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以武力鎮壓,導致大量平民傷亡。攝:Francois Lochon /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3-21

南韓青瓦台公布《總統修憲案》部分內容,擬將三大民主運動的理念寫入憲法序言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青瓦台昨日(20日)公布《總統修憲案》部分內容,包括提議將「釜馬抗爭」、「518光州民主運動」和「610民主抗爭」三場重大民主化運動的理念寫入憲法序言,以至將憲法基本權利的主體由「南韓國民」擴大至「人類」。

據報導,南韓總統文在寅提議將「釜馬抗爭」等三大民主運動,以及已入憲的「419革命」一同列入憲法序言;同時,考慮到前任總統朴槿惠「親信干政案」而觸發的「燭光市民革命」仍在進行,因此今次不會將其列入修憲案。

報導又指,文在寅考慮到國際社會對南韓人權水平的期待,以至目前有200萬名在韓外籍人士等,提議將憲法基本權利的主體由「南韓國民」擴大至「人類」;不過,保障職業自由和財產權,以至與國民經濟、國家安全相關的自由權的主體仍將維持為「南韓國民」。另外,修憲案還提議加強保障選舉權、公務負責權、參政權等。

另外,青瓦台今天再度公布《總統修憲案》中加強地方自治、地方分權等相關條文。青瓦台民政首席秘書曹國表示,首爾構成人口當中,從地方流入的人口佔大多數,相反首爾本地人比重不大;他形容「地方消失」將會加劇首爾和首都圈的負擔,最終可能導致「國家消失」。就此,修憲案將提出三大核心內容——大幅加強地方政府權限、擴大市民參與,以及儘早執行地方分權。

共同社:中日韓同意5月舉行首腦會談,正作最終協調

共同社引述外交消息報導,中、日、韓已就今年5月在東京舉行首腦會談達成基本協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會談初步定於5月8日至9日舉行,三方正展開最終協調。

今次是自2015年11月在首爾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後,三國再次舉行首腦會談,同時將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南韓總統文在寅分別上任現職後的首次訪日行程。

分析預料,三方將藉今次會談商討在經濟、環保、文化等領域擴大會作。三方首腦會談過後,日本還將先後與中國及南韓舉行首腦會談,預料首相安倍晉三將尋求改善日中、日韓關係,與中方商談訪華計劃,與韓方則討論慰安婦問題。

報導指,中日雙方正在磋商,安排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4月訪日,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日出席中日韓首腦會談鋪路。按目前計劃,王毅將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長谷內正太郎舉行會談,雙方除協商首腦會談安排,亦將談及深化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到訪台灣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Alex Wong)昨日深夜(20日)飛抵台灣桃園機場,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他在機場並未接受傳媒訪問,今晚將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並一同出席美國商會活動。

台灣外交部表示,今次是黃之瀚自去年12月上任後首次訪台,期間將到訪台灣相關政府部門,並就台美關係未來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台灣外交部形容,黃之瀚今次到訪,再次確認美國的一貫對台政策,及其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支持。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上週五(16日)簽署政令,正式落實《台灣旅行法》;但美國在台協會強調,黃之瀚的訪台行程早已計劃,並非因應相關法例生效而作的安排。

與此同時,台灣高雄市市長陳菊轉抵華盛頓訪問,但未有透露會否與美國官員會晤。陳菊昨日在紐約時表示,今次訪美行程早於去年中落實,只是湊巧在《台灣旅行法》生效後成行,但她亦樂見更多台灣地方行政首長、以至台灣總統在未來訪問美國。

台灣外交部表示,歡迎美國落實《台灣旅行法》,並感謝特朗普重視強化與台灣關係,台灣將繼續推動外交工作。美國國務院回覆中央社有關對台政策的查詢時,重申美方的「一中政策」不變,並指美國過去數十年一直在符合《台灣關係法》下維持美台非官方接觸,包括華府高層與台灣政府代表互訪。

緬甸總統廷覺請辭

緬甸官方今天發表聲明,宣布總統廷覺(Htin Kyaw)因「需要休息」而請辭,新任總統將在7個工作天內獲選出。過去數月,緬甸傳媒報導指71歲的廷覺健康轉差,但官方一直否認相關消息。

廷覺為緬甸逾半個世紀以來的首位民選總統,但外界認為他只是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的「代理人」,緬甸實質由昂山管治。2015年,「全國民主聯盟」(NLD)在國會大選中勝出,在兩院合共贏得390個議席,佔直選議席的78%、全部議席的59%;不過,由於昂山有直屬家人持外國護照,被憲法禁止出任總統。最終,與昂山長期關係友好的廷覺代表 NLD、並在議會投票中順利當選總統。

自去年8月底,緬甸當局鎮壓若開邦的羅興亞穆斯林,導致近70萬名羅興亞人被迫逃到鄰近孟加拉國。昂山及其政府備受國際社會抨擊,聯合國、美國先後將緬甸當局行動定性為「種族清洗」;國際特赦組織(AI)早前發表報告,指控緬甸軍方干犯「反人類罪行」;無國界醫生(MSF)則披露,有羅興亞女性、甚至10歲以下女童曾遭緬甸軍人強姦。

港府公布司法人事任命:張舉能出任終院常任法官,兩名外籍女性任非常任法官

港府公布司法機構人事任命。終審法院常任法官鄧楨於今年10月24日任期屆滿後,將轉任終院非常任法官,任期三年;鄧楨的空缺將由現任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接任。另外,英國最高法院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Hale)、加拿大最高法院前首席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獲任命為終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

四項任命尚待立法會表決通過,一旦落實,將是香港司法史上首次有女性參與最高級別法院聆訊。

張舉能現年56歲,早年在香港接受教育,1983年於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1985年取得大律師資格;他於2001年出任區域法院法官,至2011年獲委任為高等法院首席法官。

何熙怡則於2004年出任英國上議院常任上訴法官。及後英國司法制度進行改革,2009年成立英國最高法院,成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的終審司法機構;當時,何熙怡為英國最高法院的唯一女法官,至去年出任最高法院院長。麥嘉琳則是加拿大首位女首席大法官,自2000年上任、直至去年12月中退休,成為加拿大司法史上任期最長的首席法官。

「新界東北案」13名被告獲終院批出上訴許可

香港「新界東北案」早前因律政司覆核刑期而被改判監禁的13名被告,今天獲終審法院批准提出上訴,上訴聆訊排期於今年9月7日進行。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表示,同意辯方指上訴庭判刑或過重、可爭議,且法院早此就「公民廣場案」訂立的新判刑指引未必適用於本案;馬道立又認為,法院判刑時應考慮被告林朗彥、朱偉聰在原審時未滿21歲,未必適合判監。綜合以上考慮,終院決定批出上訴許可。

「新界東北案」源於2014年6月,立法會財委會當時正審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有示威人士衝擊立法會大門。及後,案中13名被告分別承認或被裁定參與非法集結罪成,原審判處80至150小時社會服務令;惟律政司認為判刑過輕,向上訴庭申請覆核刑期得直,各名被告被改判即時監禁8至個13月。

四位補選勝選人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

香港立法會復會,范國威、區諾軒、鄭泳舜及謝偉銓四名補選勝選人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這次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6年底主動解釋《基本法》第104條、以規範香港公職人員宣誓儀式後,首次再有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四人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監誓下,均完整宣讀誓詞並簽名,期間未有加入口號或使用道具。

其中,泛民主派的區諾軒走上宣誓台時,建制派新民黨葉劉淑儀及容海恩突然站立,並高叫「燒基本法可耻」口號,隨後離席抗議。

及至建制派民建聯鄭泳舜準備宣誓時,泛民朱凱廸亦高叫「民建聯派福袋可恥」,但遭梁君彥警告。

葉劉淑儀及後對傳媒表示,她不滿區諾軒在被指曾燒《基本法》一事上立場反覆,因此離席抗議。區諾軒則表示,自己當選是由於有泛民主派參選人被褫奪參選資格,強調進入議會後會謹慎行事。

全球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逝世

全球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Sudan)因健康急速惡化,於當地週一(19日)遭人道毁滅,終年45歲。「蘇丹」死後,全球目前僅剩兩隻北非白犀牛,且均為雌性;科研人員已抽取「蘇丹」的精子等基因物質,期望未來透過體外受精方法,搶救這個瀕臨消失的物種。

「蘇丹」於1973年在蘇丹出生,兩歲時被送到捷克一所動物園飼養。1960年代,全球尚有逾2000隻北非白犀牛,但由於地區衝突及戰亂,以及偷獵犀牛圖利猖獗等,北非白犀牛的數量急速不降。2009年,保育機構開始將全球各地的北非白犀牛送返非洲保護區繁殖,其中「蘇丹」於當年被送到肯雅保護區生活,並獲派警衛全天候保護。

至去年年底,「蘇丹」右後腿的傷口受感染,儘管經治療後病況一度好轉,但今年2月底再次轉差,肌肉及骨頭呈現急速退化,及後已無法站立。

保育中心發表聲明,指由於「蘇丹」的健康急速惡化,獸醫、保護區職員、護理員等決定將牠人道毁滅;聲明表示,保護區人員均對「蘇丹」逝世感到沉痛哀傷,並期望透過抽取「蘇丹」的基因物質,協助僅存的雌性北非白犀牛延續下一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