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香港立法會表決《議事規則》修訂,全日會議至少11名泛民議員被逐

「人民力量」陳志全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要求離開會議廳後,一度嘗試用鐵鏈將自己鎖在座位上,但被立法會保安制止並抬離會議廳。

「人民力量」陳志全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要求離開會議廳後,一度嘗試用鐵鏈將自己鎖在座位上,但被立法會保安制止並抬離會議廳。 攝:林振東 / 端傳媒

刊登於 2017-12-15

香港立法會表決《議事規則》修訂

香港立法會今天進入第四天審議《議事規則》修訂,至約下午4時完成辯論,並進入表決階段,就12項決議案及23項修訂議案逐一表決。

今天會議上,反對修改《議事規則》的泛民主派當中有至少11名議員先後被逐出會議廳,包括人民力量陳志全、朱凱廸、工黨張超雄、社福界邵家臻、毛孟靜、民主黨許智峰、鄺俊宇及涂謹申、街工梁耀宗、公民黨譚文豪及郭家麒。

其中,朱凱廸拿出防狼器並發出「警報」,遭立法會代主席李慧琼警告、命令他離開會議廳;朱凱廸以鐵鏈將自己鎖在座位上,但鐵鏈遭立法會保安剪爛、將他抬走。

陳志全及後打斷建制派廖長江發言,同樣取出防狼器,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逐出會議廳;陳志全亦嘗試將自己鎖在座位上,但被保安制止並抬離會議廳。

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發言後,議案即將進入表決階段。張超雄及邵家臻一度走到主席台前抗議,被逐出會議廳;毛孟靜、鄺俊宇、涂謹申、梁耀宗,則分別高叫口號、或撕毁議事規則,同樣被趕離會議廳。

涂謹申被逐後對傳媒表示,自己擔任議員20多年,今天首次被人抬離會議廳;他強調選民對泛民主派有期望,包括用盡《議事規則》所容許的方法阻延政府「惡法」及不合理撥款。他又批評,建制派工聯會黃國健此前指相信修改《議事規則》後兩派仍能「高度合作」的說法可笑,強調民主派對矮化立法會的舉動不會逆來順受。

港大新任校長人選張翔與師生會面,稱言論自由亦有限制

獲香港大學遴選委員會推薦出任校長的張翔,今天先後與港大學生及教職員會面

港大文學院主任柯天銘(Timothy O'Leary)表示,張翔在會面上表明,容許在合法範圍之內於校園裏討論「港獨(香港獨立)」;他表示,會上談及了學術自由、「港獨」等議題,張翔表明只要不違法,他樂於支持有關討論。他又引述張翔在會上表示,希望港大與中國大陸學府及機構展開學術交流,但沒有提及任何政治上的交流合作。

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則表示,張翔與學生會面時,主要討論言論及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等議題;黃政鍀指,張翔沒有直接回應同學有關港獨的提問。

港大前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則指,會上有人問及校園內出現「港獨」標語的爭議,但張翔的回應含糊,僅重申尊重學生言論自由,但自由都有限制,必須尊重法律。

至今天黃昏約6時,港大學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校長人選,預料稍後向傳媒公布。

西方假期屢成中國維權人士「審判日」,被指經中共刻意安排

《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昨日(14日)刊登報導,指中國當局對維權人士判刑、執行審查行動等,往往在西方重大節日或前後發生;文章猜測,中共的這種做法,旨在減低相關舉動所引發的國際社會及傳媒的關注

文章舉例,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於2009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重判監禁11年;被控「煽動民族仇恨」、「尋釁滋事」的維權律師浦志強於2015年12月22日聖誕前夕,被判監3年緩刑3年。

另外,在「709事件」中被捕的維權律師江天勇在今年11月21日被判監兩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當天正值感恩節的前兩日。而在《南方周末》報社外示威而被控「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尋釁滋事」的維權人士郭飛雄,則於2015年11月27日被判監6年;當天為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屬美國一年一度的促銷節日。

文章亦提及維權案審判以外,中國當局藉西方節日打壓異己、審查言論的其他例子。文章指,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中,書店老闆李波自2015年12月30日、即新年前夕「被失蹤」。中國當局封鎖 Google 在內地的 Gmail 電郵服務,則在2014年12月28日。另外於2016年12月23日,《紐約時報》手機程式在中國被下架;當時,《紐約時報》就被迫留待翌年1月4日才作相關報導,以免報導因假期而未能獲得公眾關注。

《外交家》文章認為,中國政府是刻意值西方民主國家的節日或前後,對維權人士作出判刑,或對外國傳媒、機構作審查。文章指,西方觀察人士或因慶祝重要節日,而忽略中方舉動;即使外國傳媒留意到相關事件並作報導,正在歡渡節日的讀者、公眾未必會予以足夠關注;另外在假期期間,由於人手不足,外國駐中國領使館可能無法派員到法院聽審,也無法發表聲明回應。

文在寅訪華期間,在隨訪南韓記者報稱遭中國保安毆打

任內首次訪華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主題為「韓中青年緊握雙手,共創美好輝煌未來」。他指出,韓中兩國在近代史上共同經歷戰爭磨難,期待他今次訪華能成為兩國基於互信深化友好關係的起點。他甚至引用中國宋代詩人王安石詩句「人生樂在相知心」,表示希望韓中兩國能換位思考,彼此增進了解,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

文在寅又表示,韓中兩國一致強調決不容許朝鮮半島再生戰亂,北韓核問題最終應以和平方式得到妥善解決。

昨日(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文在寅在北京舉行首腦會談。文在寅表示,儘管韓中關係目前面對困難,但兩國始終是「命運共同體」,期望基於兩國領導人的互信、友誼,為開闢新時代奠定基礎。

習近平則表示,兩國關係倒退的原因眾所周知,但文在寅此番來訪將成為兩國改善關係的契機;他強調中方非常重視與南韓的關係,今後將加強溝通。

兩人亦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同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北韓核問題,並將探討具體的合作方案。習近平亦重申中方對韓美合作在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THAAD)的立場,促請南韓妥善處理相關問題。

文在寅昨日與習近平會晤前,早上先出席了中韓經貿合作交流開幕儀式。然而,十多名南韓記者試圖追訪文在寅期間,遭中方保安阻止;有記者報稱被保安毆打,其中2名攝影記者受傷。

文在寅聽取相關匯報後,認為事態嚴重並感到擔憂,已指示青瓦台向中方提出嚴正抗議,要求中方查明事件。據報導,現場保安工作由公安指揮,涉事保安人員受聘於當地一間保安公司。

昂山素姬被褫奪「都柏林自由獎」

愛爾蘭都柏林市議會以59票贊成、2票反對、1票棄權的大比數,通過褫奪緬甸國務諮政昂山素姬於1999年獲頒發的「都柏林自由獎」

都柏林當年頒獎予昂山,旨在表揚她作為緬甸反對派領袖以和平方式推動民主進程的努力。但至今,有贊成褫奪昂山所獲奬項的都柏林市議員表示,不能容許緬甸羅興亞穆斯林被繼續壓迫,希望褫奪奬項的舉動能對緬甸政府施加壓力,促使緬甸政府善待本國人民。

早前,昂山素姬已因被認為沒有妥善緩解羅興亞人道危機,而被褫奪英國「牛津市自由奬」。外界亦有呼聲,要求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收回昂山於1991年獲頒的和平獎,但諾貝爾研究所已表明不能這樣做。

緬甸軍方自今年8月底以打擊恐怖主義活動為名,在若開邦鎮壓羅興亞穆斯林,並封鎖當地,禁止傳媒、國際組織人員進入採訪或調查。無國界醫生(MSF)日前發布數據,至緬甸軍方展開行動的頭一個月,已造成最少6700名羅興亞人在暴力鎮壓中死亡,而危機至今已有逾63萬羅興亞人被迫逃亡至孟加拉國。

新的美國駐倫敦大使館竣工,設「護城河」防範恐襲

新的美國駐倫敦大使館竣工,預計於明年1月16日正式投入服務。大使館座落於泰晤士河南岸,樓高12層。大使館外牆以玻璃組裝建成,設置有太陽能發電裝置,同時象徵民主的核心價值——透明、開放、平等。

大使館的建築設計及規劃,亦因應了特別的保安要求。使館主樓與鄰近的高層住宅大廈保留了至少30米距離,四周建設有「護城河」以防範恐怖襲擊,但反而沒有興建圍欄、圍牆,更預留了公共花園,其中設有長椅供公眾休憩使用。將有800名員工在大使館工作,其中包括中央情報局(CIA)駐站,預計每天接待約1000名訪客。

美國國務院早於2008年為這座計劃興建的駐倫敦大使館舉行設計比賽,而建築費用來自出售位於倫敦的其他物業。然而,大使館動工以來,工程費用節節上升,造成嚴重超支,至今成本高達10億美元,成為歷來造價最昂貴的美國大使館,因而備受輿論批評。

美國駐英國大使 Woody Johnson 表示,期望美國總統特朗普到訪英國時,可以親臨大使館參觀,但未有透露特朗普訪英的具體日期。

特朗普曾透露計劃在明年初到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外界猜測他可能在明年2月成行。但由於特朗普的爭議言行,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Aman Khan)等多名英國政客均曾要求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台譯:德蕾莎・梅伊)拒絕特朗普來訪,多個民間團體亦已揚言準備好在特朗普訪英期間發起大型示威。

秘魯總統涉南美最大貪污案,強調不會辭職

被指涉及巴西建設公司 Odebrecht 相關貪污案的秘魯總統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於當地週四(14日)晚上發表電視講話,強調自己不會辭職,並重申否認一切指控。

受醜聞困擾的 Odebrecht 於13日發表聲明,揭露曾於2004至2013年間向庫琴斯基提供近500萬美元的顧問費,庫琴斯基在那段期間歷任經濟部長、總理等職位。據報導,相關款項存入庫琴斯基所持有的公司 Westfield Capital Ltd.;庫琴斯基則辯稱,該公司雖屬其名下持有,但並不由他管理。

庫琴斯基身陷醜聞之下,主導國會的右翼「人民力量黨」(FP)表示,已有充份證據顯示庫琴斯基曾作貪污行為,並要求庫琴斯基下台,否則將啟動彈劾程序。

Odebrecht 正陷於南美洲最大宗貪污醜聞。在美國當局調查下,Odebrecht 承認曾在12個國家支付合共7.88億美元,以獲取各國的公共工程合約。去年,Odebrecht 同意繳交35億美元罰款。而公司前任總裁 Marcelo Odebrecht 則在巴西被判監19年,他同意與當局合作,以換取寬減刑期,並因而透露 Odebrecht 與庫琴斯基等多名南美政客的「合作」細節。

希臘兩大工會發起全國罷工,抗議歐盟逼迫希臘緊縮財政

當地週四(14日),希臘「全國公職協會」(ADEDY)及「全國勞工總會」(GSEE)兩大工會發起24小時全國總罷工,導致法院、學校、公共交通網絡、醫院、海空運輸等全部或部份癱瘓。

兩家工會的合共約3萬成員,於首都雅典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歐盟等國際債權人持續逼迫希臘政府實施財政緊縮措施。抗議者認為,希臘連續多年的緊縮政策使得社會不平等加劇,社會工資水平及養老金總量嚴重萎縮,超過一半年輕人失業,因而導致民眾缺乏安全感。

自2010年以來,希臘歷屆政府採取了多輪緊縮措施,且希臘議會又在即將表決的2018年預算草案中推出了新的緊縮措施。

美國太空總署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現「開普勒-90」的第八顆行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天公布,近日利用 Google 人工智能等技術,發現距離地球約2500光年以外恆星「開普勒-90」(Kepler-90)的第八顆行星。這令「開普勒-90」星系與大陽系並列,成為人類已知星系當中,擁有最多行星的星系。

不過,「開普勒-90」星系較太陽系小得多;「開普勒-90」與其最遠的那夥行星的距離,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相若,公轉一周只需兩個星期。

科學家將最新發現的「開普勒-90」第八顆行星命名為「開普勒-90i」,並指該行星由岩石形成,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25度,相信難以孕育出生命。

科學家指出,今次發現來自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至2013年間收集的數據,這批數據包含了約3.5萬顆星體的訊號,其中不少星體的訊號微弱,往往會被忽略,而人工智能技術則在這方面大派用場。科學家相信,在人工智能輔助下,未來將會發現更多星體。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