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法國電影節 2017

影展策劃很難不受社會議題影響,每一個策展人都可以感受到當下不同社會事件發酵帶來的討論。每一次影展,連帶當時的社會氛圍,兩相對照,留下有趣的體驗,其中經時間孵化的流動感,最後與當年看的精采影片相輔相成,變成難忘的記憶,這也是影展施給觀眾的法術。

刊登於 2017-11-12

#Pick-Up

2017年的香港法國電影節,選片內容大量討論性別議題,這些電影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創作態度,結合法國人獨特的生活哲學,勾勒出法國電影2017年的輪廓。

120 Beats per minute (2017) 導演:Robin Campillo

用深沉的色彩講了一個極有節奏感的時代故事。

Bright Sunshine In 導演:Claire Denis

Claire Denis新作果然一鳴驚人,甫上映就在歐洲廣惹爭議。無論是專業影評,傳媒,還是普通觀眾,大家的評價都十分兩極。愛的人愛到膜拜,讚它拍得聰明,成熟,性感,不愛的極為失望,說Denis走火。導演實際為這部電影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與細節,她以理智的手法處理感性主題,凸顯女性濃烈的自我意識,庇洛仙目光脈脈,輕易把這個角色與自己過去的舊作區別開來。中年困境雖然老生常談,卻總有作者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深刻之處,爭議或許正是源於獨特。

Ismael’s Ghosts

4 Days in France(2017) 導演:Jérôme Reybaud

又一部出走的公路電影,是出走,也是一段自我放逐。男主角離開巴黎,四日內在法國漫遊,要遠離自己的從前,也要尋找新的刺激。借助一段段身體接觸,一段段日常對話,以面無表情的神態演出內裏洶湧的情緒。電影的攝影炫技般拍明暗對比,大量拍攝暗中作樂(自虐)的片段與蒼翠的公路景色交替進行。尤其後半那一段霧中公路行,不禁又讓人想起安東尼奧尼。女人的身份,在此變了同志的身份。

Ava(2017) 導演:Léa Mysius

為青春加上了異想天開的濾鏡,快要在夜晚失去視力少女,正面對性成熟期。身體的某一部分快盛開,另一部分在凋謝。開篇看似平淡的青春電影,中段逐漸加入奇妙的視覺語言,排除常見陣痛式的陳述,直接把對性的緊張焦慮和親友關係的轉變與抽象的語言結合,賞心悅目。菲林攝影帶來的流光溢彩固然復古,卻也經得起當下Instagram的審美標準。絕對是水準超班的處女作。

The House by the Sea(2017) 導演:Robert Guédiguian

資深導演Robert Guédiguian帶來的家庭故事,男女主角均是法國影帝影后級演員擔綱,也與導演有超過三十年的合作經驗。披著家庭故事的外衣,Guédiguian卻有更多話要說。層次綿密的劇本絲毫不透風,由半生半熟的家人情感講起,慢慢剝繭抽絲,讓另一個劇情線逐漸浮出,期間以內斂的對白與表演,編織大量隱喻,藉由片末的線索,讓人看到他暗藏的野心。恬淡的海邊風光,實則要烘托兩個「家」的對照,如何不問世事,風雨始終吹進門。

Reinventing Marvin(2017) 導演:Anne Fontaine

藝術,性別與家庭的多重難關,少年與青年像是一枚硬幣的一體兩面,不斷翻轉,度過漫漫藝界人生。它可以是一部《Moonlight》,不過又多了小鎮青年的原鄉困惑。唯有離開,才能完整。奇蹟,就是命運的另一面,昨天的你與今天的你,總會越過重重自我否定而相遇。雨蓓的演出將戲劇舞台與殘酷人生連結,虛實之間,為電影的文本打開了另一維度。

Contempt(1963) 導演:Jean-Luc Godard

高達最昂貴的影片,聚焦歐洲六十年代最耀眼的女性。《春情金絲貓》講一段感情的覆滅,偏偏導演要將故事依附於一部電影的誕生。監製,導演,編劇三者的推搪在這裡都是花邊,碧姬芭鐸戲內戲外才是主角。女性對另一半的失望無聲無息,眨眼間情意就淡去。而男性輕佻和便宜的「愛」,也足夠讓人唏噓。高達三十三歲即已通曉人情,看似波瀾不驚,卻把戲拍得悲從中來。


"Pick-up" 欄目內的文章系由端 Studio 製作。端傳媒新聞編輯部未參與文章的選題、撰寫、編輯與事實核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