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雨後春筍般的港澳研究,助京港找對策還是添亂?

在港澳問題成為北京政府一大關注的情況下,資源大量增加,吸引眾多分一杯羹的人。人多不一定是壞事,但問題是怎樣確保研究質素是否有建設性、熟悉港澳,成為決策層一大困擾。

2017年6月27日,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成就展,吸引不少市民參觀。

2017年6月27日,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成就展,吸引不少市民參觀。 攝:Imagine China

林丹陽、林子淦

刊登於 2017-11-10

#林子淦#林丹陽#評論

中國政府在2014年三中全會中,提出要發展民間智庫,為國家的發展提出建言,鼓勵對制度創新提出理論支撐。中國的公共政策越來越重視專家意見,講究科學決策,嚴懲「拍腦袋」式的公共管治方式。近年,香港的政治兩極化情況持續,社會內耗升級,直接影響了特區政府的施政和北京政府在香港的威信。當前對港部門似乎暫時尚未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制定機制,以應付香港近年的各種政治、社會問題。因此北京政府這些年來投放大量資源在研究之上,尤其近年港澳問題在學術圈中成為「顯學」。參與港澳研究的人員眾多、資源投放龐大,那到底現時作為北京的港澳問題智囊是提升了對港部門決策效能,抑或是添亂?

在北京政府的重視和政策下,中國內地現時有不少學術單位設有專門與港澳事務相關的研究中心(圖一),除了在國家機關下屬的兩個研究所以外,還分別有19個隸屬高校和7個隸屬各地社科院或智庫特地設立港澳相關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據筆者估計,在這些研究中心內從事港澳研究工作的學者約有80人。然而這80名以港澳研究為專長領域的學者,實際上每年在中國期刊發表的港澳題材學術文章只佔不足三成。由此可見,還有大量「業餘式」參與港澳研究工作的學者;近年更有大量年輕學者加入行列。尤其在港澳問題成為北京政府一大關注的情況下,資源大量增加,吸引眾多分一杯羹的人。人多不一定是壞事,但問題是怎樣確保研究質素是否有建設性、熟悉港澳,成為決策層一大困擾。

圖一。
圖一。圖:端傳媒設計部

研究結論過度政治正確

中國內地的港澳研究的第一類常見問題,就是「過度政治正確」。這些港澳研究的觀點(尤其定性方法或法學類研究)常常以帶有中國特色政治(如堅決、遏制、加強、鞏固)等字眼詮釋觀點。無可否認的是,中國學者在主張國家主權或強調中央政府地位的論述是有其觀點及理據,而在學術辯論上觀點辯論也無可厚非,但假若這類觀點常以中國內地的用詞習慣表達,對很大部分處於在另一文化背景及學術訓練的港澳學者而言,則充滿着沙文主義(chauvinism)的壓迫感。長期下來,這種觀點不但不利於兩地學界互動,也無助於對港對澳部門的政策制定工作。

同時,當中港兩地出現矛盾時,就會出現大量政治表態式研究,鋪天蓋地重複同一種立場觀點。在「寧左勿右」的風氣之下,他們也鮮有考慮研究是否有實質意義;所謂的「加強」、「鞏固」的空泛建議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值得我們從事港澳研究工作的學人們共同深思的是,研究目的應是釐清事實本質、解讀社會現象,為特區、對港部門、社會各界在應用及掌握社會脈搏上提供支持及分析。長期把過多精力討論「應否」的應然和價值討論,根本無助縮窄及理解兩地價值認知差距,實際上只是各自表述。筆者發現兩地有不少學者,都會有言「幾近不用閱覽對方研究成果,也能知道對方結論」。 表態式文章每當發表後,有時會被香港傳媒過分解讀是北京政府釋出的信號,更使對港部門的聯絡及溝通工作帶來額外壓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