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談政制改革篇幅不足300字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於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於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於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於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刊登於 2017-10-11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重點內容包括:

公共交通

  • 動用公帑20億港元,以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公共交通開支逾400港元的市民,其400港元以外交通費可獲25%補貼,補貼金額上限為300港元。

土地房屋

  • 為不符合居屋資格的中產家庭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申請者必須為居港滿7年的香港市民,其收入需介乎居屋收入限額與限額的約130%之間,以今天居屋限額計算,即單身人士月入上限約3.4萬港元,二人或以上家庭為6.8萬港元。先導計劃選址觀塘安達臣道住宅用地,提供約1000個單位。

  • 增加過渡住屋供應,包括: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推出「光屋」;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房屋;協助非牟利機構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

金融經濟

  • 引入兩級制利得稅,將企業首200萬港元利得稅率由目前的16.5%下調至8.25%,其後利潤則繼續按標準稅率16.5%評稅。每個集團只能提名一間企業受惠於相關較低稅率。

  • 金融管理局明年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讓銀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在同一支付平台上進行實時支付和轉帳。

安老扶貧

  • 優化「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並易名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預計明年4月1日起實施。計劃將擴展至一人住戶,並全面調高津貼額。現行計劃中的全額津貼和半額津貼之間,增加四分三額津貼;現行入息限額亦將增至三層,即新增70%入息限額,並容許合併計算所有住戶成員的工時。

  • 明年年中推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合資格長者每月發放3435港元;措施生效日期追溯至今年5月1日。

  • 就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港府願意加大財政承擔,於數月內提出一個顧及勞工界和商界利益的方案。

創新科技

  • 成立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由特首領導,以審核、督導創新及科技措施和「智慧城市」項目。

  • 為企業的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首200萬港元符合資格的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獲200%扣稅。

醫療

  • 計劃於2018年落實「自願醫保計劃」,並提供購買醫保的稅務扣減。

  • 審視香港奶粉供應,於12個月內完成檢討是否需要維持「限奶令」。

  • 醫管局經常撥款按人口結構調整,自2018/19財政年度起,以三年為一個週期撥款。

  • 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今年底投入運作,全面檢視現時基層醫療服務規劃。

  • 擴大罕見病的藥物資助範圍。就尚未在香港註冊的藥物,推出特別恩恤用藥計劃。同時加快檢討「關愛基金」的病人藥費分擔機制。

教育

  • 於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採取多元化策略以促進師生全面認識中國國情及中華文化。

  • 設立120億港元的宿舍發展基金,以單位成本資助模式為大學提供興建宿舍撥款。

  • 於2018/19年度向「攜手扶弱基金」注入4億港元,其中2億主要用於推行課餘學習、支援項目。

司法

  • 港府與司法機構已達成共識,將高等法院大樓遷往中環新海濱的5號用地,即立法會大樓旁。

  • 擬於銅鑼灣加路連山道興建「區域法院綜合大樓」,可容納區域法院、家事法庭、土地審裁處,料耗資逾200億港元。

青年議政

  • 將「中央政策組」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負責政策研究及創新、跨部門協作;辦事處將招聘20至30名青年人,以非公務員合約方式加入。

  • 於2018年上半年成立、運作「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主持。

  • 將政府委員會的青年成員整體比例提升至15%。

  • 增撥資源,提供更多到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至世界各地的實習機會。

其他

  • 推展「啟德體育園」計劃,於2018年下半年展開工程,於2022年至2023年間竣工。

  • 撥款1.3億港元開展五年發展計劃,其中向亞運隊際球類項目的相關體育會提供額外資源,制定、推行代表隊訓練計劃。

  • 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以統籌鄉郊保育計劃,促進偏遠鄉郊的可持續發展,並預留10億港元進行相關保育、活化工作。

林鄭月娥下午出席施政報告記者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早在立法會宣讀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後,下午出席記者會。被問及制政改革、《基本法》第23條立法等政治議題時,林鄭月娥重申政府會創造有利重啟相關政治進程的社會氣氛,但什麼時候具備良好社會氣氛難有客觀指標。

林鄭月娥指,觀乎她今早踏入立法會議事廳,未獲整體立法會議員的基本尊重,反映社會未有良好氣氛。但她強調,就《基本法》第23條及第45條的立法工作均屬港府憲制責任,亦是保障國家安全、香港安全的重要工作。

《立場新聞》報導,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長約4.9萬字,但其中提及政制改革、《基本法》第23條立法等政治議題的篇幅不足300字。林鄭月娥今早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期間,更對政改隻字未提。

記者會上,被問及施政報告涉及多項恆常開支,會否影響政府財政穩建,林鄭月娥強調政府財政狀況非常健康,財政盈餘已有1萬億港元。她表示,在盈餘充裕的前提下,若不用以解決市民需要,很難被社會接受。

談及改組「中央政策組」並招聘青年加入時,林鄭月娥強調相關青年對象的政治背景及取向將不會是特別考慮因素,招聘過程將會公開、公平、公正,歡迎來自不同政黨的年輕人加入。她重申,招聘青年旨在讓他們獲得行政經驗,了解政策研究等。

參選特首期間,林鄭月娥曾承諾就性傾向歧視、同性婚姻等議題進行公眾諮詢,但今天發表的施政報告未有提及相關承諾。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相關議題多年來在社會爭議極大,稍一提出討論就會引起宗教團體反對;她認為,香港社會尚未可接受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就這類敏感議題尚要看社會認受程度。

英國維權人士在香港被拒入境

英國維權人士、執政保守黨人權委員會成員 Benedict Rogers 計劃往香港拜訪政治人物,但今午入境香港時被拒。據 Rogers 對英國《衛報》表示,他被押送離境時曾對香港入境處職員詢問「一國兩制是否已死」,並形容對方「神情傷感、眼中幾近泛淚」,僅回覆「拒絕評論」。

Rogers 稱,他早前已曾收到警告指有可能被拒入境,儘管已有心理準備,但對警告成真仍然感到驚訝。他形容,事件再次反映「一國兩制」名存實亡,對香港情況感憂傷。

Rogers 曾於1997年至2002年居於香港,今次以私人身份到港,擬探望朋友,其中包括香港政治人物。據英國港人組織的「文政網」透露,Rogers 原打算探望因「公民廣場案」而正服刑的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等人。「文政網」又指,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早前曾向 Rogers 表示,關注他來港原因,並稱不歡迎他來港與「個別政治人物」會面。

劉結一出任大陸國台辦第一副主任

據中國大陸國台辦官網顯示,原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已於近期接任國台辦第一副主任,並附註「正部長級」。

劉結一現年59歲,於1981年出任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譯員,1987年進入中國外交部國際司,1995年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自1998年,劉結一歷任中國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軍控司司長、國際司司長、美大司司長;2007年升任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2009年轉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直至2013年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今年9月底,香港傳媒曾報導劉結一未來有望接替張志軍,出任國台辦主任。

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三年內投資1千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主辦「2017杭州・雲棲大會」今天開幕,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宣布將推出全球技術開發研究項目「達摩院」(DAMO),計劃三年內投資逾1千億元人民幣,以吸引人才,推動在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與高校建立聯合研究所、從事創新研究計劃等項目。

《中國證券網》指,「達摩院」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據智能、人機自然交互、金融科技、智職網等。「達摩院」將包括亞洲、歐洲、美洲達摩院,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清華大學-螞蟻金服數字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浙江大學-阿里巴巴前沿技術聯合研究重心等等。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表示,期望即使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兩名荷李活著名女星稱曾遭「金牌監製」哈維溫斯坦性騷擾

美國荷李活「金牌監製」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所陷的性騷擾醜聞持續發酵。著名女星桂莉芙柏德露(Gwyneth Paltrow)、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先後開腔,稱自己初出道時曾遭哈維溫斯坦性騷擾。

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披露,除桂莉芙柏德露及安祖蓮娜祖莉以外,此前已有13名女性聲稱曾遭哈維溫斯坦性騷擾,其中3人更稱曾遭他強姦。

報導指,一名模特兒於2015年在一個試鏡場合中被哈維溫斯坦性侵,她隨後到紐約警署投訴;警員安排她戴上錄音裝置,翌日在酒店與哈維溫斯坦會面,裝置錄得哈維溫斯坦親口承認自己為性侵慣犯。然而,警方及後並未起訴哈維溫斯坦;至今醜聞曝光,紐約警局發表聲明指,相關錄音雖然「令人震驚」,但不足以提出起訴。

醜聞曝光至今,哈維溫斯坦已被製作公司辭退。他透過發言人否認所有性侵指控。

達文西真跡《救世主》下月拍賣

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公布,下月15日舉行的紐約秋拍上,將拍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真跡作品《救世主》(Salvator Mundi),預料成交價或高達8億港元。該作被拍賣前,將巡迴於香港、倫敦及三藩市的佳士得藝廊作展覽。

達文西傳世畫作不足20幅,其中《救世主》為現存唯一一幅由私人收藏的達文西真跡。該作估計繪於1500年,相關文獻可追溯至17世紀。據文獻記載,該作曾為英王查理一世所收藏,及後於1763年曾被拍賣,此後直至1900年才再次出現易主記錄,但當時被認為出自達文西學生手筆,令拍賣成交價一度低見45英鎊。

直至2000年代初,有美國藝術商人購入該作後進行修復,並確認其為達文西真跡。隨後,該作輾轉由俄羅斯實業家 Dmitry Rybolovlev 購得;其家族信託基金確認,正委託佳士得拍賣該作。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