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三節不同形態的表演,一場找回真我的體驗

「觀自在」—— 觀照自己,實現自在。在幾位不同領域創作者的結合下,成就了一齣舞動與音樂共濟的形體劇場。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採排情況。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採排情況。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實習記者 周幸盈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08-18

#Pick-Up

「觀自在」—— 觀照自己,實現自在。這句充滿佛教氣息的名言,在三位不同領域創作者的結合下,成就了一齣舞動與音樂共濟的形體劇場。

知本我 守初心

對楊雲濤來說,「觀自在」始於尋回《初心》。他是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曾編導《風雲》、《花木蘭》等膾炙人口的舞劇,以舞蹈去分享故事,表達情意。這一次,他不要表現什麼,只求找回舞動之初的心境。「我不想表達什麼,這就是我的表達。」

「我投身舞蹈快一輩子了,為什麼我開始跳舞?為什麼我要跳舞?為了生活、為了生存、為了興趣⋯⋯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舞蹈源於慶典儀式,但楊雲濤認為,這些敬天崇神的禮儀,只為了讓人認識自我。「我相信所有藝術的開端都不是為了表達什麼,我希望『往回走』,用舞蹈問舞蹈,它為什麼存在?」透過肢體律動,舞者重拾本心,領悟人性中最原始、最單純的存在。

對楊雲濤來說,「觀自在」始於尋回《初心》。這一次,他不要表現什麼,只求找回舞動之初的心境。「我不想表達什麼,這就是我的表達。」
對楊雲濤來說,「觀自在」始於尋回《初心》。。這一次,他不要表現什麼,只求找回舞動之初的心境。「我不想表達什麼,這就是我的表達。」

解放愁緒 覺察生命

作為舞台美術設計師,曾文通形容「觀自在」理清了他二十年來的思緒。他認為「在」尤其重要,因為存在,人們放下了無謂的執著,拋低無窮的欲望。「『一念間一場空』,很多事都會過去,正如劇場入景,演畢拆景,悉心裝備的舞台裝置,最後又變回一架空台。」

「我們往往有著太多思慮,讓我們的腦袋跑很太快,心卻回不來。」曾文通以《山海行深》為題,藉靜謐安穩的頌缽音色,配合銅鑼、鼓樂的即興樂章,帶領迷失的人們跟隨修行者,歷遊深山大海,徘徊人生十字路口,打開五感觀察世界,解脫生活枷鎖。

作為舞台美術設計師,曾文通形容「觀自在」理清了他二十年來的思緒。他認為「在」尤其重要,因為存在,人們放下了無謂的執著,拋低無窮的欲望。
作為舞台美術設計師,曾文通形容「觀自在」理清了他二十年來的思緒。他認為「在」尤其重要,因為存在,人們放下了無謂的執著,拋低無窮的欲望。

詩樂交錯 重拾安寧之心

資深作曲家羅永暉,掌御時間藝術,卻從不甘止步。從小修學西樂的他,因緣際遇鍾情琵琶,展開對中樂的探索。「西樂家注重技術和紀律,但中樂在修心和技術之間找到切入點。」他不願止步於音樂廳,嘗試以「觀自在」組合音樂與空間藝術,尋求突破和火花。

「山水是大自然最美的風景,我們經常看見它,卻不會感受什麼是山、什麼是水。」羅永暉以《無極山水》為引,靜心記下每粒音符,一筆一劃撰寫詩句,讓古箏、二胡、琵琶在點劃之中,配合《淡月》、《空山》、《心流》三首的山水短詩,重新演繹山水之美,牽引都市人重拾安寧的心。「當你的人生撇除一切欲望、盲目的追求,你的心就會安寧,安寧就會『自在』。」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三位不同領域創作者,舞台美術設計師曾文通、資深作曲家羅永暉及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三位不同領域創作者,舞台美術設計師曾文通、資深作曲家羅永暉及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

觀自在 實現自我

放空身軀從《初心》出發,由頌缽之音帶領踏上《山海行深》的修行路,在音符和詩語的伴行遊走《無極山水》之間。他們以不同方式演繹「觀自在」,從未刻意迎合彼此,卻一脈相承。或許正如楊雲濤所言,「無論你走得多遠,或是剛剛開始,我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這就是禪的初衷,它一直在你的身旁。」

「這個劇場如同一幅中國山水畫,我們留下空白處讓你聯想,也給了牽引,你在路途看到的是森林還是深山,都是你自己的。」釋放自我,感受當下,你看見的或許遠不止是眼前燈光閃爍的舞台,還有思緒中的無邊山水。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採排情況。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採排情況。

演出資料

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

日期及時間:2017年9月8至10日(五–日)晚上7:45 / 2017年9月9至10日(六–日)下午3: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60、$200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