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反腐熱劇接近收尾,《人民的名義》說了些什麼?

上位者終究會以自己的語言定義現實生活。而觀眾們終究會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

魯西西

刊登於 2017-04-28

《人民的名義》劇照。
《人民的名義》劇照。

「蔡成功,你這真是腐蝕革命幹部不擇手段啊!」

近來在內地大紅大紫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開篇不久就出現了這句台詞。背景是民營企業老闆蔡成功提着茅台酒、定製西裝和中華煙,找到男主角——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處處長,以髪小的身份求其「辦事」。英俊瀟灑、正氣凜然的男主角自然嚴詞拒絕了「腐蝕」。只是當時他還不知道,蔡成功油膩猥瑣的笑容之下,牽扯着一樁席捲省市各級官員、涉及鉅萬資產和多條性命的大案。

不知為何,一直看到 40 集,這仍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

此時,這部號稱「十年後反腐劇解凍之作」的現象級電視劇,已成為近 5 年來內地平均收視、單晚收視最高新晉劇王。光憑單集收視率破 5%的數據,便已將《甄嬛傳》(最高收視率 2.97%)《琅琊榜》(最高收視率 1.16%)等名作遠遠甩在身後。而各大媒體、論壇和朋友圈的討論熱潮,在其播出近一個月來更是層層推高。牆外的 BBC、《綜藝》雜誌(Variety)討論的是電視劇何以過審播出,是否是「有關部門」要強調本屆中共核心的反腐成就、給到了退任年齡的中共紀委書記王岐山加分。而觀眾們則在猜測完各類角色到底是好是壞後,又將探討的重心轉向貪官為何而貪、甚至貪得情有可原、令人歎惋;清官為何而清,卻又清得讓人疑惑以至於不忿。

這樣的大勢之下,劇中精彩情節,已被各方引用、分析了個遍;演員們的精湛表演也早被做成了表情包,成為年輕人點綴微信文字的新寵。各類受熱議的台詞中,從沒有這麼一句貌不驚人的「腐蝕革命幹部不擇手段」——畢竟,要論義正辭嚴,劇中的清官、主角們每每要長篇大論,態度之光輝正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連因貪腐而被捕的國企老總,一受刺激都能慷慨激昂地背誦《共產黨宣言》。要論情節「尺度」,一個民企老闆向一個處級幹部送幾萬元的禮品,在劇中真是連小兒科都算不上——電視劇第一二集,就揪出一個貪污2億的處長;再往後看,這個虛構的漢東省之中,自省委副書記以下,公安廳廳長、省會城市副市長、區公安局局長個個都是狠辣貪婪,在權力鬥爭中泥足深陷。觀眾們齊聲讚美的「現實主義」、「尺度驚人」,甚至將《人民的名義》比為在中國頗有影響力的政治題材美劇《紙牌屋》,也就是從這些描摹中得來的。

但回想那句並不驚人的話,想起 1976 年出生的演員陸毅,以異常年輕俊朗的面目教訓人的那番「老革命」派頭,總覺得怪異得令人難忘。細算起來,「腐蝕革命幹部」一論,不僅是文革中常見的罪名,在中共建國之初,便已頻頻被毛澤東提及。在他 1951 的名作——《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中,就嚴詞指出:這是極大危險的現象,「必須嚴重地注意幹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並須當做一場大斗爭來處理。」

他寫下這些文句時,別說是陸毅,就連《人民的名義》原作小說的作者周梅森,也還有5年才出生。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太陽底下仍沒有新鮮事。在《人民的名義》中,開篇便是一個個被「資產階級」腐蝕、以至於要外逃到資本主義老巢美國的高官。而細究那些腐蝕的根源,民企老闆那點財力和手段,忝列其間都不夠格,即使是動輒送出數千萬標的的國企董事長,也不過是前省委書記、現副國級領導麾下商業帝國的看門狗。如果說電視劇的邏輯比之「三反」、「五反」時期有什麼進步的話,便是將階級鬥爭為綱按照中國現實豐富擴大化,讓人看到,所謂居心不良的「資產階級」,與「革命幹部」本就不是涇渭分明。用其中一位商人的話來說:「你看現在倒一個官,跟着要倒多少企業家呀!」

當劇中行賄最烈的漢東油氣集團董事長劉新建以革命家史自傲、跳着腳向檢察官怒吼「我是廳局級幹部,你憑什麼侮辱我」的時候,革命的堡壘被外敵腐化的神話已轟然倒塌。然而,儘管如此,每當男主角,或為數不多的其他幾位正派人士要「替天行道」、與貪官奸小理論時,擺出的仍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各類講話、書論中重複了千百遍的那套說辭:革命幹部受腐蝕了,反腐是場艱苦卓絕的漫長鬥爭;抗擊腐化的法寶則是「理想」、「信仰」,是復興先烈們用生命打下新中國的血肉長城精神,是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當然,還得靠一個個威風凜凜、正氣凜然、從中央來的廉吏;用戲詞裏常見的串詞來說,那就是一個個手持尚方寶劍、端着龍頭鍘的「青天大老爺」。

然而,比起劇中一個個曾被權力碾壓侮辱、曾為權位迷茫痛苦的反派們,這些正面角色並不被觀眾所重視。除了因過於愛惜羽毛鬧得眾叛親離的清官李達康以外,由陸毅和紅三代女演員柯藍扮演的反腐主力均不討好。他們對貪官居高臨下、不屑一顧的態度,對於各種「腐化」嚴詞堅拒、鬥爭到底的行為,非但不被讚美為正氣,反而被評為虛偽、「假」,甚至「何不食肉糜」式的麻木不仁。

這種評論的高峰,發生在男主角侯亮平與妻子——一位中共中央紀委幹部,談起自己的大學師兄、現任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時。祁同偉出身貧苦鄉村,曾因剛正不屈而被斬斷戀情,調到山溝任職,甚至在緝毒時身中三槍。然而此人終於領悟無法與高官抗爭,由是屈服於權力、升上高位,一味斂財掙權。而仕途順遂的侯亮平夫婦聊起對方來,則稱其遭受的碾壓為「權力一次小小的任性」,將其信念崩塌稱為「理想抱負都是紙糊的」。

在一篇獲得了十萬以上點擊率的熱帖《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同情祁同偉卻不喜歡侯亮平》中,作者寫道:「這也是我越往後看,越發厭惡侯亮平夫婦的原因。他們的一切,都來的太順了,侯亮平工作一兩年可以順利調北京,這可是祁同偉真正拿命去拼都得不到的。鍾小艾,年紀輕輕的部級幹部。雖然把他們的背景隱去不提,但要說沒背景,誰信?……他們得到了凡人們拿命去拼都得不到的東西,而且得到的如此輕易,如此理所當然。然後,還在那裏大放厥詞,什麼『精於算計』啦,什麼「信念紙糊的」啦。……中了三槍還被說成信念紙糊,我不知道侯亮平如果和祁同偉那樣生於寒門,有沒有身中三槍的執着。」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段評論與「資產階級腐蝕革命幹部」形成了奇妙的呼應。它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毛澤東當年提綱挈領得一點不錯。——縱然 「理想」和「信仰」 可能在世事變遷中變得酸腐、空洞,階級仇恨也能超越時代,一如往昔地支撐起理論和故事。只不過現如今,它所指的對象,已經從「資產階級」和「革命幹部」,變為了紅色權貴和寒門百姓。

故事的結局從來沒有懸念。——根據官方定論,電視劇的同名小說原著「藝術再現了新時代、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反腐征程的驚心動魄,深情謳歌了反腐鬥士的堅定信仰和無畏勇氣,並最終揭示出黨的領導幹部應如何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這一宏大的政治主題」。既然要「謳歌」、要「樹立正確」,那反派必然窮途末路,英雄自然光輝萬丈。上位者終究會以自己的語言定義現實生活。而觀眾們終究會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

比如,有個疑問就一直盤桓在內地網絡世界:為什麼《人民的名義》中的貪官絕大多數都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好人卻大多出身官宦世家,不是父親做檢察長,就是母親做法官呢?

(魯西西,內地娛樂記者,自由撰稿人)

如果你願意付費成為我們的端會員,請按這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