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龔克:小人物的大辯論——法國大選如何實踐平等理想?

十一人大辯論,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式民主對「平等」原則的重視、以及組織技藝的複雜性。

刊登於 2017-04-11

2017年4月4日,十一位總統候選人一併登台亮相,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競選辯論。
2017年4月4日,十一位總統候選人一併登台亮相,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競選辯論。

4月4日,距離法國大選三週之際,十一位總統候選人一併登台亮相,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競選辯論。從制度角度來說,這場十一人大辯論,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式民主對「平等」原則的重視、以及組織技藝的複雜性。

十一人交叉火力

今年3月20日,當選戰進入衝刺階段之初,法國電視一台(TF1)曾經邀請五位候選人進行過一次辯論,參與者分別是「不屈法國」運動的梅郎雄(Jean-Luc Mélenchon)、社會黨的阿蒙(Benoît Hamon)、「前進!」運動的馬克朗(Emmanuel Macron,馬克宏)、共和黨的菲永(François Fillon)和國民陣線的瑪琳勒龐(Marin Le Pen)。這五人長期活躍在政壇的高光地帶,在此次大選中也處於民意前列,下屆總統人選顯然跑不出這個小圈子。

雖然這次聲稱是「大辯論」(grand débat),然而卻把「小」候選人排除在外。在一個法律規定連競選海報展位都必須同樣大小的國家裏,這種區別對待的歧視性顯而易見。因此,法國兩家時事新聞頻道BFM和CNEWS聯合舉辦了一次囊括全部11位候選人的真正「大辯論」。在歷次法國總統選舉中,這種規模的辯論是前所未有的,堪稱歷史性實踐。

之所以說這次才是真正「大辯論」,不僅是因為增加了上次辯論被排斥在外的六名候選人,更是因為隨着人數增多,彼此之間的關係網絡更趨複雜:兩個候選人之間只有一種針尖對麥芒格局,5個候選人彼此之間則發展出10種對抗關係,而在11個候選人之間,理論上說最多可以有55種對抗關係——堪稱名副其實的「交叉火力」。更不必說,隨着立場激進的邊緣候選人加入,這種火力強度會躍升一個等級。

因此,這種複雜局面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元競爭的選舉體制不僅是民主政治的基座,同時也是個技術活。組織者需要事前和11個競選團隊協商達成共識,並在現場根據每個候選人的具體情況,引導發言、控制節奏或是轉換話題,同時精確計算11位候選人的發言時間,以確保公平競爭(例如,當瑪琳勒龐的發言時間幾乎用盡、仍然試圖頻頻插話時,激起了許多候選人的反彈)。

從現場來看,兩位王牌女主持人——來自 BFM 的 Ruth Elkrief 和來自 CNews 的 Laurence Ferrari——可以說堪堪維持住了局面,雖然說不上游刃有餘,但考慮到這種大場面,能將辯論順利推進下去,已經殊為不易。

在這樣一場「大辯論」當中,從候選人到觀眾,處處充滿玄機。例如每位候選人正後方的觀眾席,基本都是本方陣營的支持者,這樣不僅可以在辯論間隙與候選人及時溝通,而且還能在鏡頭前營造出有利的聽眾反饋氛圍——至少不會出現「候選人侃侃而談、背後觀眾大搖其頭」的尷尬場面。如果能請出政壇知名人物、甚至初選對手為其充當人肉背景,效果顯然更佳。

頗有意味的是,在所有候選人當中,馬克朗的背景觀眾是兩位面容姣好的女士,這在視覺效果上加分不少,但其中深意卻遠遠不止於此——兩位女士絕非花瓶,其中一位是共和黨温和派代表、前總理阿蘭朱佩的親信,另一位則是中間黨派「獨立民主聯盟」(UDI)在大巴黎地區的大區議員。

馬克朗特意將兩人安排在前排就坐,再明顯不過地體現出通過電視鏡頭傳達的良苦用心:無論是初選中失敗的朱佩陣營、還是因為空餉醜聞而一度出走的 UDI ,中右陣營的温和派都很難死心塌地支持本黨的菲永,而這正是馬克朗下一步籠絡選票的着力點。

小人物的大辯論

這場「大辯論」雖然耗時四個小時,但每位候選人的有效發言時間僅有17分鐘,且需要分散在不同議題,候選人之間的言辭攻防又佔去相當一部分精力,因此事實上不可能深入闡述自己的政綱,毋寧說是一種姿態,供選民檢閲自己的「總統相」。

在聯袂出場、發言時間平均分配的辯論中,最大的得益者,毫無疑問是平時缺乏媒體關注的「小候選人」。面對部分發言者一口一個「小候選人」如何,主持人不無尷尬地說,今晚只有「候選人」,並不存在大小之分。

按照政治光譜從左到右,這六位「小候選人」分別是:來自新反資本主義黨的普圖(Philippe Poutou),來自「勞工鬥爭」的阿陶(Nathalie Arthaud),來自「抵抗」運動的拉薩勒(Jean Lassalle),來自「法國站起來」的杜邦-愛寧(Nicolas Dupont-Aignan),來自「共和人民聯盟」的阿瑟利諾(François Asselineau),以及來自「團結與進步黨」的舍米納德(Jacques Cheminade)。

3月20日那場辯論中的一個弔詭現象是,雖然菲永和勒龐因為經濟醜聞在媒體上被口誅筆伐,但到了辯論現場,卻很少有對手以此來發動攻擊,或許是忌憚這種「扒糞」式的攻擊容易被批評為拉低辯論質量,另外社會黨內部也被爆出類似醜聞,因此除了梅郎雄一度出言譏刺,其他人不願在這一問題上大做文章。

但是到了十一人的大辯論中,六名小候選人卻不再忌憚這一點,尤其是兩位托派候選人痛斥兩位右派大佬,成為此次辯論的一大景觀。

這場辯論中最為搶鏡的發言者,毫無疑問是普圖。這位來自福特汽車廠的工人,特立獨行地穿了一件白色 T 恤亮相(或許稱之為汗衫更合適),拒絕同其他候選人拍攝集體合影,並且驕傲地宣稱自己是(除阿陶之外)僅有的、擁有一份正常工作的候選人。他用連珠炮般的語速,對其他候選人、尤其是右派對手發起尖刻而不留情面的攻擊。

「從一月份開始,可真是讓人眼界大開啊。菲永簡直渾身上下都是故事。我們越是深究,越是感受到腐敗和欺詐......瑪琳勒龐也是一樣盜竊公帑,國民陣線號稱反體制,卻不用為此操心,因為有議員豁免權的保護,可以高枕無憂。」接下來,普圖說出了本場辯論中被媒體廣泛傳頌的「金句」——「當我們被警察傳喚的時候,可沒有什麼工人豁免權,我們只能乖乖地去。」

在普圖之後,另一位托派候選人阿陶繼續開火:「當我們通過選舉上台的時候,就比其他人要承擔更多義務,而不能佔據所有特權和優待。當我們聽到菲永對鐵路職工的優惠措施表達不滿,自己卻欣然接受貴重禮物的時候,這實在讓人震驚......我們就算吃着低保,都有人來檢查。在企業裏,收銀員私自拿張優惠券都會被開除......(菲永)他承認犯了錯誤,但什麼事都沒有,換成別人早就被掃地出門了。」

和兩位極左派相比,其他幾位「小候選人」沒有那麼令人印象深刻:如同牧羊人一般質樸的拉薩勒,操西南部口音,慢條斯理、一板一眼地闡述己見;多次引用「中國諺語」卻讓華語讀者感覺聞所未聞的阿瑟利諾;像鄰家老爺爺般慈眉善目、卻辭鋒兇悍的舍米納德......儘管都註定扮演「陪跑」角色,依然展示了這場選戰的多重面相。

在小人物的攻勢之下,大咖們反而顯得束手束腳。

這一點在菲永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在3月20日的五強辯論中,菲永已經表現得明顯缺乏激情,甚至被譏諷為形同夢遊,而在剛剛結束的這場大辯論中,他並沒有太多起色,依然缺乏活力。在法國媒體看來,這種策略很難理解,因為畢竟他現在明顯落後於領跑的勒龐和馬克朗,而如果不製造話題發起攻勢,這樣不温不火下去,很難追上差距。

當然,如果說有「亮點」的話,是他在辯論中使用了一連串排比句來闡述「模範總統」(président ememplaire)應該是什麼樣子,雖然意在攻擊執政的奧朗德,但從一個醜聞纏身的候選人嘴裏說出「模範總統」的字眼,無疑有着十足的諷刺意味。而另一個同樣諷刺的畫面是,當普圖發起攻擊時,菲永嘴裏低聲警告「我要起訴你」,這對於一個因為空餉醜聞遭到司法調查,並因此蔑視司法權威的前總理來說,同樣令人瞠目。

從事後來看,這場「大辯論」的贏家,或許是一位不大不小的中等候選人——「不屈法國」運動的梅郎雄。這位辯才無礙的左派候選人再次展現出在言論角鬥場上游刃有餘的一面。他的主要矛頭指向勒龐,兩人無論在政治光譜還是地方選舉中,都是針鋒相對的敵手,因此梅郎雄自然也不會客氣,甚至激情澎湃到一度近乎咆哮的地步。在辯論後的民調中,梅郎雄被認為「最有說服力」(25%),力壓馬克朗(21%)。

讓民意支持率0.5%和25%的候選人擁有同樣多的話語權,讓呼籲實現共產主義、或者主張殖民月球的候選人,和曾經擔任部長或總理、處理預算決算的候選人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沒有任何人擁有一言九鼎的絕對權威,這的確是法式民主對「平等」的一種解讀方式。

用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的分類方法,平等其實分為兩種:一是「數量平等」,二是「比例平等」,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大辯論」奉行的基本原則是「數量平等」,不過,在一次活動中同時調和兩種價值,可謂難上加難。考慮到之前已經進行過一場五強辯論,可以算是對「大候選人」的加權,基本可以覆蓋此次選戰的廣度和深度。

「沉默的大多數」會左右局面嗎?

正如亞里士多德承認「數量平等」和「比例平等」、卻傾向於後者才是政體正道一樣,雖然這些「小」候選人博得了不少掌聲和關注,但從政治常識來看,這種熱鬧往往是曇花一現,囿於自身的選民基礎和政治動員能力,他們即便在辯論中表現出色、在最終的投票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績,也很難影響大局。

根據民調公司 Ifop 的數據,4月4日「大辯論」之後,前三位候選人的指標變化不大,瑪琳勒龐和馬克朗仍然在 24-25% 纏鬥,菲永以18.5%位居第三。梅郎雄上升勢頭明顯,而阿蒙繼續難挽頹勢。而不出意外的話,最終的勝利者仍然將從民調的前三位中產生。

然而,鑑於此次大選的特殊背景,越是到了臨近選舉,不安情緒越發湧動。這或許是比小人物如何嗆聲大牌候選人更加值得關注的方面。

雖然近一個月以來,瑪琳勒龐的民意指數沒有明顯提升,甚至幾乎被馬克朗追平,但問題在於,這種民調數字是否真實體現了民意?根據《世界報》編輯部副主任 Benoît Hopquin 撰文認為,迄今民調公司的數據,只是在願意接受調查的四分之一左右人群基礎上採集的,而不願接受調查的四分之三,他們是怎麼想的,目前仍然是一個黑洞。

在極端思潮上升的全球性背景下,這個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當中,是否有相當部分是國民陣線的選民,只是不願表達投票意向?那些感覺自己被全球化進程遺忘的「外圍法國」(France périphérique)或者「腹地法國」(France profonde)選民,可能會覺得,即便投給國民陣線沒什麼好處,但同樣也沒什麼壞處,反而可以表達自己的抗議態度。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目前25%的極右翼得票率,可能是被大大低估了,而對於「黑天鵝」風險,始終不能掉以輕心。

當然,民調從業者從另一個角度辯護說,近年來的選舉數據表明,關於國民陣線的民調並未偏離太多,其中固然有低估,但同時也有高估。2002年老勒龐殺入大選第二輪,的確令所有人震驚,但今非昔比,如今民調指數已經對勒龐的上升勢頭有了足夠的預判空間。從其他歐洲國家例如荷蘭來看,民調對極右翼得票率並沒有明顯低估。

而在菲永陣營方面,空餉醜聞的確讓他元氣受損,民調指數徘徊在18%,不僅和前兩名有明顯差距,甚至和身後的梅郎雄差距也越來越小。不過畢竟在共和黨初選中,菲永就是在並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異軍突起,以第三人姿態逆襲取勝,誰又能說同樣版本的故事不會重演?距離大選只有兩周時間,菲永的支持率已經顯示出穩定回升的趨勢。

對於馬克朗來說,兩次辯論的表現都中規中矩,民意指數也基本追平勒龐,左右陣營都有重量級人物表示支持。眼下前景似乎可以謹慎樂觀。如果他和勒龐進入第二輪,有望輕鬆戰勝後者。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一是勒龐並沒有「沉默大多數」的秘密援軍,兩人得票率的確相差不多,二是自己選民群體沒有出現大規模「跑票」現象,畢竟相對勒龐和菲永的鐵桿擁躉來說,馬克朗吸引到足夠多的投票意向,但同時也有很多人並未真正下定決心,而這部分人將決定這位39歲年輕候選人的成敗。

如果民調可堪信賴的話,到四月底,全世界將很可能在時隔15年之後,再次看到法國極右翼闖入總統選舉第二輪。但是和2002年老勒龐淘汰前總理若斯潘引發的軒然大波不同,這次極右翼的行情看漲,已經早早地讓政界和媒體做好了充分心理準備。法國歷史上中左和中右聯手,反對極端顛覆力量的「共和陣線」傳統,將是最後一道防波堤。正如剛剛去世的政治學家喬萬尼·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 )所言:在所有的政治制度中,民主是最迫切要求頭腦清醒的制度。

(龔克,法學博士、旅法媒體人、「歐羅萬象」團隊成員)

如果你願意付費成為我們的端會員,請按:http://bit.ly/2nj1oSY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