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裸體在「正常」社會裏成為禁忌?《根本沒有別人》

當身體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時,就成了「正常」社會眼中的「異類」。

特約撰稿人 曾金燕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03-28

《根本沒有別人》劇照。
《根本沒有別人》劇照。

九分鐘的《根本沒有別人》,是澳洲藝術家Amy Amos Gebhardt 2016年的震撼之作。視頻以超慢動作(每秒一千格)的鏡頭,配上節奏明快短促的韻律,帶來的感官體驗,超越語言本身。

根本就沒有別人,有的只是跳躍、飛躍、翻滾,以每秒一千格的速度,在藍天白雲為背景的空中,展現裸露身體的每一個細節。淺色金黃的頭髮,和陰毛一起在空氣中飛揚,舒展,毛髮也在呼吸,跳舞。往天空直上跳躍,仿佛一株努力生長的筆挺樹幹,陰莖受到衝力的影響,被甩出,又被拉回,迅猛的速度中,還產生小小的反彈。

後翻滾的身體,可以看見乳房下方的運動,先是被身體推向頭部的方向,又緩慢地收縮,恢復被重力拖拉下垂的趨勢。張開雙臂升向天空,白雲變幻,背部藏青色紋身和湛藍天空相互呼應,圓潤的臀部嬰兒般彰顯純淨,神恩此刻降臨。低頭的瞬間,捲曲的長髮如水草般在海洋中舒張,臉部似笑非笑。側翻滾、斜身跳躍、仰翻、背跳,藍天白雲才是最溫柔的懷抱,溺愛你、給予你隨心所欲的擁抱。

九分鐘的《根本沒有別人》,是澳洲藝術家Amy Amos Gebhardt 2016年的震撼之作。視頻以超慢動作(每秒一千格)的鏡頭,配上節奏明快短促的韻律,帶來的感官體驗,超越語言本身。這是一部配得上在博物館高大銀幕牆上長期循環播放給公眾、尤其是孩子的視頻藝術裝置作品。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這部短片毫無疑問是一部絕佳的性教育教材,尤其在具有身體裸露禁忌的香港,令觀者放下戒備、雜念,仔細查看、感受身體之自然、活力、美、愉悅和神聖。

我們自兒童起,通過觀看、認識社會性的人——男人和女人——來建構自身的性別。千年來油畫裏展現的身體,也往往是非男即女的類型。當身體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時,就成了「正常」社會眼中的「異類」。

藝術家的性別註腳,寫在每一個裸露的身體上。「他」或者「她」,或許是的,但已經不適合用來形容所有飛躍的身體。影片中,長髮豐乳的身體繃直飛起,陰囊鼓張陰莖跳動。平胸隱沒腹部以下的身體,臉部表情雌雄莫辨。仰望天空的女體的臉上,有一股颯爽英姿。背光迎面撲來的身體,在問你的秘密。

這部作品也是藝術家個人身份的宣言。藝術家 Amy 認為自己的性別不符合常規,是流動難以定義的。也就是說,Amy的自我,是流動難以定義的自我,本身就與社會常規認為的不同。性別是一個人確定自我的重要場域。我們自兒童起,通過觀看、認識社會性的人——男人和女人——來建構自身的性別。千年來油畫裏展現的身體,也往往是非男即女的類型。當身體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時,就成了「正常」社會眼中的「異類」。天使略微不同,佛教裏罕有地具有男女化身的雌雄同體,是觀音菩薩。

一旦被認為是「異類」,整個社會機制便運作起來,對「異類」進行排斥、隔離,來確保「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這是歧視在社會生活中起作用的基本機制。而《根本沒有別人》從視聽上通過裸體帶來的純淨感,傳遞出性別的流動和不確定「天生如此並且再正常自然不過」的信息。它的解讀空間多元:為什麼裸體會在「正常」社會裏成為禁忌?為什麼一個身體一定要進入特定的性別類型并一輩子操演這個性別角色?

看一個社會的未來可能性,就看這個社會在結構和制度方面,是否勤快地適應不斷出現的「異類」(創新者)並提供彈性空間和支持機制。這才是從「不歧視」走向「機會均等」和「社會包容」的深刻內涵

在宗教勢力、傳統家庭觀念和官僚機構發達、對個體形成嚴密控制的香港,以酷兒的方式閱讀這種打破「正常」和「異類」邊界的信息,肯定流動的、與眾不同的自我,有特別寶貴的意義。一個與眾不同的自我個體,要不被孤立地存活下去,必須與社會發生關係。

社會有責任為各種不同的自我存在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而不是要求個體都變得「正常」從而適應社會既有的框架和模式。看一個社會的未來可能性,就看這個社會在結構和制度方面,是否勤快地適應不斷出現的「異類」(創新者)並提供彈性空間和支持機制。這才是從「不歧視」走向「機會均等」和「社會包容」的深刻內涵,而不是把人們因缺乏社會支持造成的困境,視為「個人問題」。

《根本沒有別人》直接闡釋了性和社會性別的流動性及合理性,剔除了語言無力、誤導的可能,以如此簡單的方式,通過看似熟悉又千變萬化的裸體,將觀眾帶入永恆的對話:藍天、白雲和赤條條的身體,從來就是如此,根本就沒有別人,有的只是此時此刻此地的你。你的身體就是你自己,值得你長久地,凝視。

M+ 放映─性別流動
日期:2017年4月7-9日(星期五至星期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
詳情︰M+ Screening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