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德國大選前哨戰,總理默克爾率基民盟輕鬆勝出薩爾蘭邦選舉

刊登於 2017-03-27

民調顯示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政黨基民盟(CDU)在 Saarland 州勝選。
薩爾蘭邦政府首長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的個人高民望,被視為基民盟此次大勝的關鍵之一。

3月26日,德國西南部薩爾蘭邦(Saarland)舉行地方議會選舉。結果,由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簡稱:基民盟)獲得約40.7%的選票,保住當地最大黨地位;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SPD;簡稱:社民黨)則獲得約29.6%選票,成為當地第二大黨。

儘管薩爾蘭邦的人口只有約100萬,在德國各邦中最少,但此次選舉被視為9月全國大選的前哨戰。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剛於3月19日出任社民黨主席,並已宣布將代表該黨角逐下任總理席位,成為默克爾尋求連任的主要對手。因此本次薩爾蘭邦選舉,成為舒爾茨與默克爾的首次交鋒。

然而,基民盟最終在本次選舉的得票率拋離社民黨約10個百分點,令舒爾茨的總理之路先敗一仗。舒爾茨坦承社民黨的表現較預期差,對投票結果感到失望,但形容9月大選是長途競賽,且距今尚有6個月時間,在薩爾蘭邦的失利不會影響社民黨爭取執政的決心。

以足球術語來說,我們正零比一落後,但每場足球賽事都至少要踢90分鐘。

德國社民黨(SPD)主席舒爾茨(Martin Schulz)

現屆德國聯邦政府由基民盟、其姐妹政黨「基社盟」(CSU)及社民黨聯合組成,目前在移民政策上備受爭議。面對大批難民湧入歐洲,默克爾自2015年採取邊境開放政策,並多次呼籲歐盟團結應對危機,又曾批評加強邊境管制的東歐國家;然而,德國在2016年接連發生懷疑涉及移民的襲擊案,國內反難民、反歐盟的右翼黨派藉此攻擊默克爾的政策,為她爭取連任帶來壓力。

相反,社民黨內多名政客自去年開始表態,與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保持距離。舒爾茨在3月當選社民黨主席後,個人民望快速攀升,被譽為「舒爾茨效應」;舒爾茨領導下,社民黨的全國支持度更已超越基民盟。

不過,本次薩爾蘭邦選舉未有反映舒爾茨及其社民黨的全國支持度強勢。在薩爾蘭邦,過去近5年一直由基民盟及社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執政。而在更早的2009年,則是基民盟、「自由民主黨」(FDP)及「綠黨」組成聯合政府,但聯盟中途瓦解、並在2012年提前舉行選舉。

有分析就將基民盟本次的大勝,歸功於該黨國會議員、薩爾蘭邦政府首長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的高民望。Kramp-Karrenbauer 現年54歲,自2009年擔任當地政府首長,更有「小默克爾」之稱,被視為基民盟領袖接班人選。選舉結果公布後,她表示一直期望選民透過選票表達支持她工作的訊息,而最終基民盟獲得如此的大勝,也令她感到驚喜。

在9月舉行全國大選之前,什列斯威-好斯敦邦(Schleswig-Holstein)及北萊茵-西發利亞邦(North Rhine-Westphalia)都將於5月舉行地方選舉,預料將更具體地反映大選形勢。其中,北萊茵-西發利亞邦除了擁有德國全國最多人口外,也是社民黨的傳統根據地。

來源:衛報BBCnow 新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