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高子壹:大學招生改革,被考試壓迫的台灣高中生有救嗎?

目前台灣的大學對於「潛在人才」的想像,還沒有辦法從成績以外的資訊去篩選學子。

近日,台灣的教育部配合107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推出的大學考試招生方案改革鬧得沸沸揚揚。招聯會(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希冀減少學生面對大學考試的壓力。大學目的在於收到最好的學生,而高中目的則是盡量能讓自己的學生申請進最好的學校。三者的目的存在衝突,體現在這次的改革當中。

目前招聯會提出新版的入學考試方案X+Y+P:1、2月高三寒假期間先考新型學力測驗(X,簡稱學測),7月畢業之後再考分科測驗(Y),而申請入學時應採計學習歷程檔案(P,指學生在校所選修的各項課程表現)。

目前台灣的大學招生方式有四種,除特殊選才(指各大學獨自招收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外,大部分的考生有三種選擇:第一種,3月到5月的「繁星推薦」(指各高中推薦優秀學生給大學的入學方式);第二種,5月到6月的「個人申請」;第三種,8月的「考試分發入學」。

先說,大學招生制度最大的改良,就是大大地減少了目前學測與指定科目考試(辦於7月的大學考試,簡稱指考)的考試比重。目前的學測,考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科,範圍為高中課程前兩年(一到四冊),而指考則會出現高中三年(一到六冊)的題目。

新型學測,先是將採計科目減少為四科,再用分科測驗取代指考。新型學測只考國英數乙,社會、自然擇一選考;分科測驗有則考數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公民等科目選考。(註一)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能大大地降低目前學測與指考考試範圍重複的情形,降低學生壓力。但是,新制的考試分發入學也會採計新型學測成績,另外學習歷程檔案也會呈現高中各次階段考試成績,表示每次的考試都要小心應對。

舊制度下,學測、指考分開考,若學測成績不理想,不會影響到考試分發入學結果,這樣的優勢改制後便會消失。好是好在,新制度不再學測指考一試定終身,改而以新型學測、分科測驗和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將申請大學的成績基礎,分散到高中三年的所有學習結果上面。

簡而言之,以目前公布的考招方案來看,招聯會的目標,是要降低學生考試壓力、發展多元能力,並降低高中教學中偏重主科的現象。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立,更是能避免申請資料造假或花錢請人捉刀的現象,也能降低學生準備備審資料的壓力。

「申請時間」,大學端與高中端的拔河

那麼,日前兩百多位高中校長、主任與教師連署反對之處又在哪裏呢?主要在兩個部分,第一,申請時間延後。第二,新型學測五選四。

首先,之前考招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考試與招生時程的問題。由於舊制度中,學測只考前兩年的內容,學生在高三上學期多無心新課程,而專注於準備1月的學測,而下學期3、4月又忙着申請大學,無法安定心情學習。

因此多年來,高三課程的學習效果並不佳。高中端的連署者希望能把招生時程延後到分科考試(7月)結束以後。若從高中教學來思考,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建議。但若從大學端來思考,就會遭大學聯合(除了台大以外)反對。

將「個人申請」入學時程,從5、6月延後至7月分科考試前後,對大學端影響很大。目前制度下,大學有考試分發作為最後防線,在錄取學生時,能擇優錄取。而學生在個人申請時,能選填數個志願,許多學生會選填比自己成績高一些的「可能會上」的科系,以及比自己成績低一些的「應該能上」的科系。除少數非第一志願不上,或不怕準備指考的學生以外,如果那些「可能會上」的科系沒上,而「應該能上」的科系考上,學生會衡量,到底要繼續考指考,或者直接報到。大部分學生可能基於不想再考試的理由,會選擇報到。因此,除第一志願外,其他的大學能撿到多個「如果指考分發能夠考上更前面的志願」的優秀學生。

台大以外的其他大學則認為,如果等到分科測驗成績出來後再申請,這些學校「撿到」的優秀學生可能會選擇透過「考試分發入學」的方式進入更前面的志願,而申請上且會來報到的學生,則會是「用考的考不上」的學生。因此,大學端強烈反對延後,導致最後定案者為5、6月申請。

但是,只考學測的申請生與考指考的分發生,兩者成績是否真如大學端預期的有如此顯著差異?葉高華(2015)以台灣中山大學為問卷樣本,而得到的資訊顯示,申請生與指考生的成績表現其實差不多,這可能是因為,申請入學真的招收到與考試分發同樣資質的學生;也有可能因為,這些「撿到」的優秀學生數量不夠多,其成績差異沒辦法在統計上表現出來。

只是,5、6月申請的新制,與3、4月申請的現制,其實差異不大。大學端的解釋是,5月作為申請時程,已將近學期末端,對學生課業影響較小。但主張延後到7、8月的高中端想法卻是相反,如此一來,學生必定得考分科測驗,準備考試的動機較高,因為到那時根本還無法知道自己大學是否有著落。若只是延後申請時程到5、6月,寄望於申請入學的學生仍然心思浮動,且真正死心準備分科考試的時間又要延後兩個月。

針對此爭議,招聯會可能的解釋是,如果不再採用備審資料,改採學習歷程檔案,能大量減少學生準備招生資料的心力,因此影響不大。不過,目前高中端、大學端仍然缺乏共識。這也是目前最大的爭議所在。

新課綱無法降低學生壓力?

第二個連署書反對的關鍵是,目前公布的新型學測成績採計為五選四(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共五科,任選四科),這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高中端提出的「檯面上」解釋是,學生不確定大學會採計哪幾科,最後仍每科都考,沒有達到降低學生壓力的目的。

第二,我提出的「暗黑版」解釋是,如果不限定考國英數,而採用五選四,可能出現學生放棄國英數主科的現象。這對高中教學影響極大;有可能某個科目考試不考,學生就不願認真學習。高中老師們內心真正的擔心是,學生可能會選擇「放棄」數學或英文,而這將觸及高中老師或家長們內心「國力淪喪」的焦慮。

若從招聯會的角度來看,由三加一,改為五選四,正是要「弱化」所謂主科(國英數)的重要性,強化副科(社會自然)的地位。在目前的申請制度下,筆者早已聽聞有補習班讓程度較差的同學放棄社會自然,專心衝刺國英數,並申請只採計國英數的科系即可。若未來新型學測改為國英數三科為主,再採計社自一科為輔,社會自然邊緣化的情形將更嚴重。

107課綱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要培養多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傳統強調國英數「基礎能力」並重的制度是否符合新時代的趨勢,仍有討論空間。

多元入學比單純考試分發更公平

最後是繁星推薦、個人申請或考試分發入學等入學方式的問題。

駱明慶教授以台大學生學籍資料為樣本,曾先後撰文寫出《誰是台大學生》《誰是台大學生2.0》兩篇論文。2002年,第一篇以「聯考時代」(大學招生方式只有單一聯合招生考試一種,一次決定)學生樣本得出的分析顯示,是否能進入台大就學,與省籍、父母教育程度以及城鄉差距相關,也彰顯出聯考時代,中上階級如何透過教育再製高學歷下一代的證據。

但是,2016年,以現制為分析樣本的分析顯示,繁星計畫有效縮短台大學生的城鄉差距,且提高女性錄取率;相反地,申請入學反而對女性較不利。從前述葉高華的分析中也發現,繁星推薦縮短進入中山大學就讀的城鄉差距,而且,繁星生入學後的學生成績表現優於申請生與分發生。而考試分發入學的學生家長教育程度,反而優於繁星生與申請生。

結合兩位教授的研究來看,考試分發反而是最能複製父母階層的措施。多元入學中(多種大學招生方式),尤其是繁星計畫,特別能降低父母教育程度與城鄉差距帶來的優勢,且學生表現也很優秀。

目前,雖然還沒有以台大學生的入學管道與在校成績為樣本進行的研究發表;王秀槐、李宗楷(2012)以某所不知名的「頂尖大學」為例,發現繁星生在大學的在校表現優異。而楊玉惠(2012)使用各大學資料做出的分析顯示,雖然繁星生入學成績較低,但在校成績沒有比較差。因此,我們或許能說,多元入學方案比起考試分發更「公平」,且能篩選出不相上下的優秀的人才。

目前的台大,瀰漫着一股氛圍,認為繁星生「不配」進入台大,因為他們不是透過如學測或指考的全國性考試作為入學依據,不能「證明」他們真的比別人優秀。而且,透過繁星申請上大學的,大部分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明星高中」。再加上繁星名額近幾年大增(約佔大學錄取總額15%),使得大學校園內繁星生數量增加不少。所以,在台大,少有學生願意承認是繁星入學的學生,筆者還聽聞教授說過「繁星生比較笨」的說法。

如果,目前的研究顯示,繁星生入學後的表現不比甄選生、分發生差,甚至更好。那麼或許,對繁星生的歧視是一種階級歧視,與繁星生的素質與表現無關。

成績至上隱含階級歧視

目前,學測、指考兩次考試來定終生的情形,將改由新型學測主導,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立也讓「黑馬」型學生突圍的機會變小,反而是扎實地上課、學習、做作業的學生較有優勢。

高中端的想法,仍停留在考試領導教學,並且認為學生只有在學校裏,才願意學習,而不相信學生有能力、有意願能自主學習。因此對於「申請時程擺在分科考試以前,降低部分學生學習動力」最有意見,同時,新型學測由三加一改為五選四,也觸及高中老師們對於國英數主科可能被弱化的憂慮。在大學端來看,除第一志願的大學外,其他學校對於能不能「搶到」學生還是很在意,因此會極力反對申請時間改在分科測驗之後。這也看出,目前大學端對於「潛在人才」的想像,還沒有辦法從成績以外的其他資訊去篩選學子。而仍然瀰漫在高中與大學的「成績至上主義」,也導致繁星生在學校遭受汙名。

繁星計畫最初的目標,是要「照顧弱勢、區域平衡」,因此,繁星生背負着資源缺乏的標籤。對於繁星生「成績應該比較差」的迷思是個污名,而汙名的來源,可能是赤裸裸的階級歧視。

在107課綱尚未公佈前,曾有風聲傳出未來將全面終止考試分發入學,全面採用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入學。近年來,分發名額不斷下降,甄選與繁星推薦入學比例不斷上升,似乎都彰顯招聯會企圖打破以成績作為唯一篩選管道的聯考遺毒,改而關注學生潛力。從目前的研究看來,考試分發不如外界想像的「公平」,反而是最能複製父母階級影響的入學管道。而多元入學方案,特別是繁星計畫,依舊是最能鬆動階級,塑造公平的招生方式。

(高子壹,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生)

註一:台灣高中數學教學分為「數學甲」與「數學乙」,數學甲為理工學生的教材,難度教高。數學乙為文科學生教材,難度較低。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第五段「新型學測只考國英數乙,社會、自然擇一選考」寫錯了吧?
    應該不是數乙~是原本的學測數學

  2. 成績以外的資訊,也是會被家長背景影響的。
    總覺得問題不在於管道的方式,而是各管道比序的方式有沒有把地區納為一個條件。
    不過如果考試分發把地區納進去比序條件,而非只看成績(當然也包含各種成績以外的資訊),的確感覺似乎有點違背”考試分發”的意旨,就是比如說臺大醫學系,如果考試分發比序有前提,如台北錄取2人、高雄錄取2人之類的,感覺的確是會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