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一個幽靈,新盧德主義的幽靈,在互聯網時代遊蕩…

互聯網時代的輸家們,將走向打倒科技精英的道路?

馬立明

刊登於 2017-02-21

現時內地已有不少餐廳使用機器人服務客人,圖為湖南張家界的一家機器人主題餐廳。
現時內地已有不少餐廳使用機器人服務客人,圖為湖南張家界的一家機器人主題餐廳。

我們也許聽說過19世紀初期的盧德運動(Luddite)。

在夜色下,工人們在城鎮的郊區聚集,然後潛入工廠,用錘子搗毀機器。先是爆發在萊斯特郡,然後是諾丁漢郡、約克郡、蘭開夏郡,最後蔓延了整個英倫。有些地方還演變成對企業主的人身攻擊。那些搗毀機器的工人,被稱為「盧德分子」。在盧德運動最高潮時,英政府不得不派大量軍隊進行鎮壓。

工業革命,與盧德運動興起

盧德運動興起的原因,是新技術、新科技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升,令工人工資下降、失去就業崗位。作為弱勢的一方,工人不得不採用極端的方式向資本家報復。將怒火發泄到機器上,就是比較常見的報復方式。不少人認為盧德分子是「暴民」,因為他們的行為與恐怖運動無異。但事實上,盧德分子當時獲得了很多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很多市民甚至為他打掩護。著名詩人拜倫,就是盧德運動的支持者,他在《盧德分子之歌》(Song For The Luddites)中這樣寫道:

When the web that we weave is complete(唧唧機杼,苦織綾羅)


And the shuttle exchanged for the sword( 綾羅既作,易梭為兵) 


We will fling the winding sheet,O'er the despot at our feet,(桀紂污血,浸沒我足) 


And dye it deep in the gore he has pour'd. (染此綾羅,投彼裹屍)

在19世紀,盧德運動獲得了很多左派知識分子的支持。包括馬克思、恩格斯、伯恩斯坦、羅素等,都肯定工人的組織性與鬥爭性。那位勇於破壞機器的「盧德王」形象(後來證明是傳說),成為指引工人戰鬥的明燈。盧德運動的一些鬥爭經驗,甚至成為撰寫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依據。在這些知識分子的論述裏,盧德運動被看作是工人運動的一部分。工人階級對制度採取的鬥爭的姿態,通過盧德運動可見一二。

一些歷史學家對工業革命讚不絕口,但對於盧德運動卻不屑一顧。他們認為,「歷史沒時間傾聽弱者的哀鳴」。但是,工業革命的後果,絕不僅僅是生產力的提升,同時也是17-20世紀一系列社會動盪的起因——從本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到此起彼伏的工人運動,從兩次世界大戰到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傲慢,必然會進一步激怒弱者。正因為如此,歐洲的上空出現了「共產主義的幽靈」。之後摧枯拉朽的暴力革命,席捲了全世界。

如果無視盧德分子的憤怒情緒,那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

20世紀,與新盧德運動的崛起

之所以要重新認識盧德運動,因為盧德主義的基因再次降臨於今天的世界。

「新盧德主義」(Neo-Luddism),出現在20世紀末期,是一種反對多種形式的現代技術的哲學思想。這些團體,和一些19世紀盧德主義者的共同特點,是搗毀技術設備或棄之不用,及提倡簡樸生活。以前的工人反對的是機器,而今日的新盧德分子,憎恨的則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生活方式。一般認為,現代新盧德主義運動與反全球化運動、無政府原始主義、激進環境主義和深層生態學有關。

極端的新盧德主義者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曾在他的宣言《工業社會及其未來》(Industrial Society & Its Future)中寫道:

「工業化時代的人類,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機器控制,就是被機器背後的少數精英所控制。如果是前者,那麼就是人類親手製造出自己的剋星;如果是後者,那就意味着工業化社會的機器終端,只掌握在少數精英的手中。」

卡辛斯基認為,精英控制會導致兩種結果:一種,由於機器的高度智能化,人類的工作不再是必需的,人類就變成這個系統的負擔。如果精英們是殘酷的,他們就會直接消滅大部分人類,如果他們仁慈,他們就會利用宣傳手段或者生物學技術,降低人口出生率,直到大部分人類滅絕,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地球都會歸於精英之手。另一種結果,如果精英中有一些心軟的自由主義者,他們就會成為人類的牧羊人。他們會用科技改造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結構,「治療」他們的問題,使他們變得完美。這些被改造的人類也許是快樂的,但絕不是自由的,他們更像是精英們飼養的家畜。

卡辛斯基是個瘋狂的人。他智商170,曾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很年輕就成為伯克利大學數學系的助理教授。在30歲那年,他放棄了現代的生活方式,返回森林裏成為「隱士」。後來,他為了引起社會的注意,給一些科技工作者寄去了自制的炸彈,17年間共有3人被炸死,20多人受傷。由於卡辛斯基出眾的反偵查能力,FBI居然遲遲無法破案。

儘管卡辛斯基最終被處以終身監禁,但他的文章卻展現了驚人的洞察力——他深深地詛咒着高科技環境下現代社會的不自由,工業革命帶來的人類災難、社會的動盪、生命意義的消失。文章呼籲,人們應當摧毀現代工業體系,恢復工業社會之前的生活狀態……

從本世紀開始的互聯網浪潮,某種意義印證了卡辛斯基的預言。互聯網誠然是一個偉大的科技發明,但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將每一個人都吞沒。不能接觸網絡的人,將被排擠在社會的邊緣。它令人們都醉心其中,成為「低頭族」,但同時也俘獲了他們——如同毒癮一般。

今天,在美國已經有一些年輕人主動選擇遠離網絡,不再使用社交媒體。克里斯蒂安·羅森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指出,不少青年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無休止地求贊,是一件很無聊的事。他們離開社交媒體之後,突然發現幸福多了。

厭倦只是其一,其二是仇恨。很多傳統產業受到互聯網技術的衝擊,甚至不斷破敗。美國製造業從業者,就是互聯網浪潮的輸家之一,因此他們展示出強烈的反精英的傾向。他們擔心,在不遠的未來,卡辛斯基的預言將變成現實;類似“The Matrix”那樣被母體控制的網絡,將成為人類的主宰。

總之,新盧德主義者的陣營正在壯大。

新盧德主義的幽靈,在中國遊蕩?

我們已看到新盧德主義在中國出現的可能性。

近30年,中國的知識分子一直篤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對科技的革命與進步,他們都是張開雙臂迎接。但事實上,很多人忽略了:科技也是第一破壞力,它對社會結構是帶來巨大沖擊的。社會若飛速進步,意味着落後的小生產者將跟不上節奏,從而遭遇被淘汰的命運。原有的社會結構就會發生改變,既有的穩定或許將不復存在。

近三年來,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提升我們的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時,也在衝擊着(或者說「摧毀」)我們的傳統行業。

三年前,曾經有一篇評論說,移動互聯發展起來後,共有17個行業將大受衝擊,包括傳媒業、出版業、零售業、教育業等。如今看來,受衝擊的行業遠遠不止17個,互聯網的影響無處不在。在2016年一系列熱點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新勢力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衝擊——比如「滴滴」等打車軟件對出租車行業、移動新媒體對傳統紙媒、共享單車對傳統的自行車鋪、「網絡慕課」對普通高校……在這樣的對峙中,傳統行業固然處於被挑戰的不利地位,但諷刺的是,挑戰者們大多也難以獲利,缺乏制度性的變現渠道。

這樣的環境下,很可能會形成挑戰者與被挑戰者雙輸的局面。

更可怕的是,技術革新依然不斷進行。有觀察者指出,每3-5年就會出現一次科技革新,既有格局就會重新洗牌。今天的贏家,明天就可能成為輸家。這樣的遊戲玩個幾輪,一路贏下來的將會寥寥無幾。如果狂歡過後一地雞毛,自然有人會質疑:這麼折騰,為什麼?

這時,卡辛斯基的言論就會找到市場,只是換了個表達:

「互聯網時代的人類,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網絡控制,就是被網絡背後的少數精英所控制。」

屆時,互聯網世界的邊緣人,能夠選擇的抗爭方式,要麼是「黑」掉網絡,要麼是成為在網絡上四處「噴糞」的「暴民」。這與200年前的盧德分子砸機器,又何其相似!

此前,中國互聯網上一直流傳着「淘寶不死、災難不已」的吶喊。某種意義上,這是新盧德主義的投射。畢竟,實體店的式微被歸咎於淘寶的普及。這些言論在近期有升温的趨勢。有網友這樣分析:

「人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都會想得到食物而生活下去的。如果機器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又沒有相對的保障制度的話,一個人還像以前那樣上十幾個小時的班,那麼就不會需要那麼多人了,那麼就會有大部分人失業,而失業的人沒有飯吃了,這是會出亂子的,這是人性。大部失業的人沒錢買東西了,那麼機器生產出來的東西也賣不出去,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危機。」   

「……淘寶打價格戰,沒利潤創新不說。淘寶把中間環節砍掉了,而中間這些人本來可以在商品的流通中吃一口飯的,而現在沒有了,這部分人失業了。太透明的東西有時候很好,但有時候也不好。如果沒有相對的制度出台限制的話,淘寶真的是災難。看東西把一個國家整體來看,不要只看眼前。你沒有給錢別人賺,那麼別人也就沒有錢給你賺了。」

在今日,我們逐漸看清這場互聯網革命的真相——雖然它看似充滿機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後的真正贏家只有少數。而更多人,必然淪為陪跑者。從整個社會結構而言,改變已經發生,秩序已經顛覆,這一切都將成為未知的變量,影響着可能的社會變遷。30年之後,我們將面對一個怎樣的社會?人類是否已經成為技術的奴隸?或是憤怒的新盧德分子?某個由不滿產生的「幽靈」,是否又會徘徊在太平洋上空?

現在,網絡上依然充斥着各種即將普及的新技術:從基因工程到人工智能,從 VR(虛擬現實)技術到 3D 打印……人們由原本的好奇與期待,逐漸變成了不安與恐懼。因為誰都怕會被甩出時代的列車。而這趟列車,已經開得太快。

(馬立明,暨南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