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NASA 在找人幫他們發現「第九顆大行星」,你要試試嗎?

刊登於 2017-02-18

Backyard Worlds網站讓網民一起尋找「第九大行星」。
志願者的任務很簡單,如果他們在短動畫中看到疑似是天體的光斑,使用標記工具標記其位置即可。

冥王星(Pluto)在2006年降級為矮行星(Dwarf Planet)後,學生們考試時的正確答案就變成了「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太陽系真的不存在第九顆大行星嗎?至少美國太空總署(NASA)覺得可能有。

NASA正在邀請公眾幫助他們查看外太陽系區域的圖像,尋找可能未被發現的行星與星際空間,並為此資助公民科學網站「宇宙動物園」(Zooniverse)創建了新項目——「世界的後院:行星9號」(Backyard Worlds: Planet 9),讓每個有意參與者都可以加入進來,以推動這一目標早日實現。

來加入搜索吧,你甚至可能發現深藏不露的行星9號。

來自 Backyard Worlds: Planet 9 團隊的邀請

2010年和2011年之間,NASA 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衞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太陽同步軌道至少運行了10個月,拍攝了約150萬幅太空圖像。而發現那些未知星體的最好方法,就是在 WISE 拍攝的圖像中有系統地搜索那些移動對象。雖然這種搜索可以由電腦完成,但機器經常會被圖像中的雜訊所「欺騙」,例如 WISE 儀器中散射光引發的模糊斑點等,都會誤導電腦做出錯誤的判斷。

NASA 介紹說,那些記錄了天體在太陽系邊緣附近以不同速率移動的畫面,被項目團隊分割編輯成數百萬短動畫,放在網站上供志願者查看,並邀請他們將疑似是天體的移動光斑標記出來,再由項目團隊進行篩選後,推薦給專業天文學家做進一步觀測。

2016年初,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IT)天文學家的觀察就顯示,幾顆外太陽系天體具有的軌道特徵表明,它們受到一顆尚未被發現行星的影響,當時研究人員將其暫命名為「行星9號」。而如果「行星9號」真的存在,並且像部分天文學家預測的那樣明亮,自然就能在 WISE 拍攝的圖像中「脱穎而出」。

所以或許我們真的能依靠肉眼有所發現,因為相對目前的機器識別技術而言,人類更勝任區分無用雜訊與重要移動光斑的任務。可以一說的例子是天文學家湯博(Clyde Tombaugh),他就是這麼花了約7000小時,用類似方法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

NASA 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天體物理學家 Marc Kuchner 也指出:「因為太陽系邊緣附近的陽光極其微弱,即使是大型天體也幾乎不能被可見光照射到。但通過對紅外探測器成像圖片的觀察,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以前被錯過的東西。」

10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IT)天文學教授 Mike Brown 估計「行星9號」的質量比地球大10倍。

來源:NASAMotherboard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