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德國選出的新總統誓言守衛西方民主,曾批評特朗普是「仇恨宣教者」

刊登於 2017-02-13

2017年2月12日,德國議會議員於場內為新當選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 (Frank-Walter Steinmeier) 鼓掌。
施泰因邁爾(左側白髮者)贏得選舉後接受議員的鼓掌祝賀。

2月12日,德國聯邦大會就五年一次的總統選舉進行投票。 在1239張有效票中,前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以931票的高票,擊敗4名對手,在第一輪投票後即當選戰後聯邦德國第12任總統。他將於3月19日接替77歲的現任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正式履新。

現年61歲的施泰因邁爾隸屬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曾在2005年至2009年以及2013年至2017年初兩次出任德國外長一職,並在2007至2009年間擔任副總理。由於施泰因邁爾在此次大選前已經贏得了德國各主要政黨的支持,因此他的勝選並不令人意外。

不過有分析認為,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出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失敗,因為她未能推出自己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民盟)的候選人,才不得不選擇支持施泰因邁爾。

德國總統只是虛位元首,並無行政實權,但在德國是代表國家道德權威的職位。而在當選後的發言中,施泰因邁爾表示在全球民主體制受到威脅的背景下,德國應該擔當起「希望之錨」(anchor of hope)的責任。施泰因邁爾曾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仇恨宣教者」(hate preacher),並認為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外交政策將變得較為難以預測」。

新當選總統施泰因邁爾 (Frank-Walter Steinmeier) 發表演講。
施泰因邁爾被認為是德國最具經驗的外交官之一。

西方民主制度的根基愈是受到撼動,我們就愈是需要緊緊地抓住它們。

施泰因邁爾

而他當選後不到半天,俄羅斯與中國政府也搶先發表賀電,俄總統普京則邀請他訪問莫斯科。施泰因邁爾被認為是德國最具經驗的外交官之一,曾在伊朗核協議談判中起到重要作用,並參與調解烏克蘭衝突,不過也因主張對俄羅斯採取較温和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而遭到批評。

施泰因邁爾的勝選令其所在的社會民主黨感到振奮。該黨的新黨魁、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被視為正尋求第4個總理任期的默克爾有力的競爭對手。德國週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近期的一項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持率達到32%,為近10年來最好結果,而舒爾茨個人的支持率達到46%,領先默克爾6個百分點。

德國聯邦總統

總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對內和對外均代表德國。其最主要職責是:簽署並公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通過的由聯邦總理和有關聯邦政府部長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據聯邦議院的決定任免聯邦總理,根據聯邦總理的提名任免聯邦政府各部部長;主持國家禮儀性活動等,德國不設副總統。德國的國家政體是議會制和內閣制,聯邦政府向聯邦議院負責。聯邦總統只是虛位元首,並不直接領導聯邦政府,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而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決定國家大政方針。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金融時報衞報BBC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