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徐沛然:華郵「假新聞」報導,背後漂浮的冷戰幽靈

當前美國的與論氛圍中,任何牽涉到反對俄羅斯的陰謀論,都會自動被視為可信。

刊登於 2017-02-07

當前美國的與論氛圍中,任何牽涉到反對俄羅斯或普丁的陰謀論都會自動被視為可信。圖為抗議特朗普與普丁的示威者。
當前美國的與論氛圍中,任何牽涉到反對俄羅斯或普丁的陰謀論都會自動被視為可信。圖為抗議特朗普與普丁的示威者。

2016年11月24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刊出一篇名為〈專家表示,俄羅斯的宣傳機構致力於在選舉期間散佈假新聞〉的報導,記者提姆伯格(Craig Timberg)於報導中引述 PropOrNot 網站公佈的資料,指出多達200多個網站(註1)有意無意地散佈對俄羅斯有利的消息。而俄羅斯的機構更透過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傳佈假新聞,試圖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攻擊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希拉蕊),支持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報導一出,引發美國媒體圈一陣嘩然。

這些指控究竟是真是假?可信程度有多少?

網站黑名單:新聞麥卡錫主義復辟?

2014年因報導史諾登(Snowden)而獲得普立茲獎的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撰文抨擊,表示 PropOrNot 是個匿名網路組織,並未公開成員和背景,其報告內容缺乏證據,充滿各種未經證實的臆測。

格林華德注意到,在 PropOrNot 羅列的黑名單網站中,除了俄羅斯官方媒體的《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外,還涵蓋從左翼、自由派到極右翼的媒體,甚至包括知名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他指出,似乎只要在政治光譜上不是處於希拉蕊和傑布布希(Jeb Bush)之間的網站,就會被 PropOrNot 定罪。

PropOrNot 除了列出黑名單外,還推出了一款 Chrome 瀏覽器的插件,會在你瀏覽網站時,主動提醒你該網站「已被認定為俄羅斯宣傳工具」。 PropOrNot 甚至還建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調查。

ProOrNot 的報告中指出,他們判斷網站的指標是「行為」,而非「動機」。格林華德認為,這表示即使該網站跟俄羅斯沒有關係,也沒有企圖幫助俄羅斯政府,但只要刊文對俄羅斯政府有利,或批評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就可能會被 ProOrNot 標記為俄羅斯政府的傳聲筒。

作家約翰比爾(John Bill)也撰文表示,PropOrNot所公佈這一大串黑名單網站中,最主要的共通處,在於他們都會批評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然而,如果將批評美國外交政策的媒體,都打成俄羅斯的宣傳工具,這就是冷戰思維復辟;而製作黑名單的手法,則是一種新聞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

除了 ProOrNot 黑名單本身引起爭議,引述該網站寫成報導的《華盛頓郵報》也倍受質疑。例如,遭 PropOrNot 點名的《同盟新聞》網站創辦人帕里(Robert Parry),曾於1980年代揭露美國政府軍售伊朗醜聞(註2),他表示自己通常不理會這類抹黑謠言,但這次竟然是由《華盛頓郵報》報導。他強調,身為年資超過40年的專業記者,難以理解為何知名的《華盛頓郵報》會允許報導引用匿名消息來源,攻擊美國記者的國家忠誠度。

對此,《華盛頓郵報》在報導網頁中加上編按,表示該報導並未點名特定的媒體,而報導本身也不為 PropOrNot 報告的正確性背書,僅僅是引述。

《堡壘》案:國家安全下的媒體監控

也遭 PropOrNot 點名的 Truthdig 網站,創辦人之一是南加州大學傳播與新聞學教授薛爾(Robert Scheer);他過去也曾遭到類似攻擊。

1967年,知名新聞雜誌《堡壘》(Ramparts)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祕密提供資金,給當時全美最大的學生組織「全國學生聯合會」(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在超過 400 個校園裏吸收國際學生從事冷戰工作。而當時薛爾正在《堡壘》擔任編輯記者。

這篇報導惹怒了中情局,他們認為薛爾和《堡壘》是蘇聯共產黨成員,於是祕密啟動非法情報工作,由中情局特工監視薛爾、《堡壘》雜誌的工作人員,以及雜誌的贊助者。當年中情局窮忙一場,未能找到他們和蘇聯有關的證據。

時隔50年,薛爾「再度」遭到為俄羅斯工作的質疑,彷彿歷史開他一個玩笑。

中情局當年對《堡壘》的調查一無所獲,但後續仍以代號 MH-CHAOS 為名,擴大對成千上萬美國公民非法監聽。直到1974年,記者赫許(Seymour Hersh)才在《紐約時報》揭露中情局這項計畫。隔年中情局局長在眾議院聽證會上,證實了赫許的報導,也引發對中情局違法濫權的輿論風暴;美國國會更一度討論是否應裁撤中情局。

有意思的是,當年赫許的報導一出來,《華盛頓郵報》記者史騰(Laurence Stern)就帶頭抨擊赫許採用匿名消息來源,並質疑其報導的可信度。對照如今在俄羅斯假新聞事件上,《華盛頓郵報》對匿名消息來源的不同態度,頗令人玩味。

美國主流媒體,甘為政府喉舌?

《同盟新聞》的帕里指出,PropOrNot 沒有調查新聞事實,從頭到尾也沒有任何人來問過自己被指控「為匪宣傳」的看法。他表示,自創辦以來,《同盟新聞》一直致力於揭露事件真相。例如,在2002年至2003年之間,質疑美國政府以及《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宣稱伊拉克藏匿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事實」。「那時候,小布希總統的支持者們還會抨擊我們是在為海珊辯護。」

在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前,《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平卡斯(Walter Pincus)寫了一則報導,質疑布希政府缺乏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證據,報社的編輯卻拒絕刊登。平卡斯極力爭取下,最終得以順利刊出。但是,刊出的順位被降到了A18版。(註3)

隨著戰爭開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始終不見蹤影。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媒體遭受批評,認為他們在戰前並未克盡監督政府的職責。《華盛頓郵報》的五角大廈記者瑞克(Thomas Ricks)對此表示:「那篇報導不會出現在頭版。頭版是拿來刊登政府主張的,而質疑政府則是週日A18版,或是週一A24版的事情。許多編輯的態度是:『看,我們都要去打仗了,為什麼還需要關心這些反對說法?』」

關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報導的偏頗,《紐約時報》也於2004年5月26日坦承犯下「過於依賴政府資訊」的錯誤。然而,不管是無心的疏忽,或是有意地操作,就結果而言,這些媒體確實扮演了配合美國政府推動戰爭的角色。如此看來,在美國出兵伊拉克之前,比起質疑政府的《同盟新聞》 ,相信政府的《華盛頓郵報》表現得更像是宣傳工具。

美國主流媒體在國家重大對外政策上,言論經常偏向政府。有人認為這是媒體採信權威資料的傾向,或顯示美國主流媒體的知識菁英親政府的意識形態。也有人懷疑,這反映了媒體資方的政商關係與切身利益。例如,2013年8月,亞馬遜網站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以個人名義花了2.5億美元買下《華盛頓郵報》。該年12月,亞馬遜就擊敗了對手IBM,拿到了建構中情局雲端伺服器的6億美元合約。當時,多達3萬5千人加入了網路連署,要求《華盛頓郵報》未來在跟中情局有關的報導中,應主動揭露其老闆和中情局的合作關係。

《數位斷線:資本主義如何讓網路轉為對抗民主》的作者,伊利諾大學傳播教授麥切斯尼(Robert McChesney)表示:「當一名億萬富豪... 一方面拿到中情局的大合約,另一方面又持有《華盛頓郵報》,這本身就是個嚴重的問題。民眾必需知道《華盛頓郵報》會如何報導政治事務,會如何處理他們自己本身的利益衝突。」

媒體掩護的情報工作

事實上,中情局長年以來的媒體操控,可說是惡名昭彰。曾因報導水門案而獲得普立茲獎的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曾於1977年的《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發表一篇關於「中情局與媒體」關係的重量級報導。報導指出,自1953年至1977年的25年間,一共有多達400名美國記者為中情局工作,祕密執行中情局賦予的任務。其工作內容包括簡單的情報蒐集,釋放精心設計的假消息,以及擔任至共產國家臥底間諜的中間聯絡人。中情局的文件顯示,記者通常是在新聞機構的管理階層同意下,執行中情局任務。

1953年,當時的中情局局長杜勒斯(Allen Dulles)首先提出與媒體合作的構想。他認為,媒體記者的身份掩護,使得他們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訪問和移動自由,有助於情報工作。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間,中情局陸續和包括《紐約時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國家廣播公司(NBC)、美聯社、路透社、合眾社在內的許多媒體發展出合作關係。合作的對象包括記者、編輯、專欄作家和評論人,當中甚至包括曾獲普立茲獎的記者。

中情局也曾於海外祕密資助或成立新聞機構,為情報人員提供身份掩護,或從事情報工作。例如成立於1946年的《羅馬美國日報》(Rome Daily American),直到1970年代中期為止,都由中情局持股40%,屬於中情局知更鳥行動(Operation Mockingbird)的一部分。而知更鳥行動則是中情局試圖透過操縱國外媒體,以影響國際輿論與政治局勢的計畫。

新冷戰氛圍,假新聞的溫床

回過頭來看近期的「俄羅斯宣傳工具」的爭論。或許真正的問題不是「媒體成為俄羅斯的宣傳工具」,而應該是「媒體成為宣傳工具」。難道為俄羅斯政府宣傳有爭議,為美國、英國或是中國政府宣傳就沒問題?資深科技記者英格拉姆(Mathew Ingram)在其《財富》雜誌專欄中認為,假新聞的興起,或許代表有心人士的操作,但是將這些假新聞全部都算在俄羅斯頭上,或是列一份漏洞百出的黑名單,並非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是陰謀論的開端。

然而,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儘管並未公佈明確的證據,美國政府的情報單位仍發布消息指出:俄羅斯政府透過網路駭客,入侵民主黨人的電子郵件,竊取資料影響美國總統選舉。俄羅斯方面對這些指控一概否認。2016年11月24日《華盛頓郵報》關於「俄羅斯散佈假新聞」的報導出爐;11月30日眾議院便通過 2017年情報授權法案(H.R.6393)——該法案中特別要求政府,針對俄羅斯影響媒體訊息的行為採取行動;一旦未來該法案獲得參議院通過,總統簽署執行,很可能就會拿來對付這些所謂「假新聞」網站。接著12月底,美國總前統歐巴馬更大動作地驅逐了35名俄羅斯駐美外交人員。

政府指控、智庫鼓吹、媒體支持、言論檢查,加上近年來在烏克蘭、敘利亞的區域衝突,前述這些元素拼湊起來,似乎可以嗅出某種冷戰再臨的徵兆,這可能是美國保守右派政治勢力所共同推動的「新冷戰議程」(New Cold War)。

格林華德憂心地指出,在當前美國的與論氛圍中,任何牽涉到反對俄羅斯或普丁的陰謀論與麥卡錫主義言論,都會自動被視為可信。就像在20世紀50年代,充斥了關於蘇俄如何在美國供水系統中下毒,或是派間諜滲透進美國機構的故事——每當有人質疑這些故事的證據基礎時,就會被懷疑其國家忠誠度,或者被詆毀為俄羅斯的魁儡。

其實連《華盛頓郵報》本身,也不乏散佈假新聞的紀錄。例如在911事件紀念日當天,希拉蕊致辭完暈倒後,該報也立即引用「專家」說法,懷疑希拉蕊遭到俄羅斯政府下毒。格林華德質疑:引述這類毫無根據的陰謀論說法,難道不也是一種假新聞?背後就沒有其政治目的?

格林華德認為,《華盛頓郵報》關於俄羅斯散佈假新聞的報導,迎合了幾群人之所好——包括相信普丁從希拉蕊手中偷走選舉結果的人;認為網路跟社群媒體是嚴重威脅,需要控制它們的人;以及期待冷戰復辟的人。那些看到《華盛頓郵報》報導就立刻按讚分享的人,包括許多記者在內,沒有懷疑或檢視這些言論的真實性。

結果,這則報導在短時間內迅速流傳,也許數十萬、上百萬的人相信。許多記者、學者專家宣稱他們是真的;但幾乎沒有人告訴民眾,應該花個一分鐘思考跟確認其真實性。格林華德強調,這就是假新聞運作的本質:人們樂於相信它是真的,因為這麼做對自己有好處。

諷刺的是,《華盛頓郵報》這篇關於俄羅斯散佈假新聞的報導,本身就為我們示範了一種假新聞的樣貌。

註1:華盛頓郵報報導刊出後, ProOrNot 更新了他們的報告,並刪去一些原本列在其名單中的網站。最新且完整的列表可見此

註2:伊朗軍售醜聞,又稱伊朗門事件。198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違反國會決議,祕密出售軍火給當時的敵對國伊朗。從販售軍火當中私下獲得「回扣」,再將這筆回扣違法資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裝部隊。

註3:傳統報紙媒體通常會將認為重要的報導盡量放在前面的版面,例如頭版就是當日的焦點新聞。

(徐沛然,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苦勞網》記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