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告別奧巴馬,他的豐滿夢想和骨感現實

還記得那些年一起追過的白宮請願嗎?

端傳媒記者 馮兆音 發自華盛頓

刊登於 2017-01-20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1月10日舉行告別演講,過去人們熱情於「We the People」網站請願。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1月10日舉行告別演講,過去人們熱情於「We the People」網站請願。

如果奧巴馬能實現你的一個願望,你會希望他幫你達成什麼?

競選時乘上了社交媒體東風的奧巴馬明白,互聯網科技將徹底變革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方式。作為他主張的「公開政府」倡議一部分,名為「We the People」的白宮請願網站在2011年9月上線,美國第一次有了直接連接公眾和國家政策制定者的電子平台——現代化的擊鼓鳴冤。在「We the People」網站,但凡13歲或以上的人都可請願,如果30天內收集的聯署簽名數超過5000個,白宮就必須作出回應。但奧巴馬政府明顯低估了人們請願的熱情,兩度提高簽名門檻,後期請願需要收集到十萬個簽名,白宮才會公開回應,合乎要求的請願每季度通常不會超過10個。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2016年7月前的白宮請願,發現請願數最多的類別包括醫保、軍事和退休軍人、移民等,也正正是奧巴馬在內政方面未竟承諾最多的幾大領域。

獨立機構Politifact記錄了奧巴馬在兩次競選中提出533個承諾,其中48%達成,28%部分達成,有24%的承諾無法兑現。在他第一任任期的前半段,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他能達成的議案多一些;失去國會全面支持之後,他的政府在立法方面寸步難行。

在與中國有關的議題上,奧巴馬曾許下一項承諾,要為美國企業和勞工解決與中國的貿易失衡問題。2012年,他簽字通過成立一個新政府部門——貿易執法單位(Trade Enforcement Unit),「調查和處理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等國家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兑現了他唯一一個針對中國的諾言。

奧巴馬的533個承諾,都兌現了嗎?
奧巴馬的533個承諾,都兌現了嗎?
在不同議題,奧巴馬的承諾兌現了多少?
在不同議題,奧巴馬的承諾兌現了多少?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這是美國憲法的開篇、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組,也是奧巴馬在第一任就職演說中反復使用的表達。上任第二日,奧巴馬就發表文書稱,他將致力於加強政府透明度、公眾參與和協作。「我治下的政府,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開放度。」

在「We the People」網站上,民眾無需等待選舉週期或爭取媒體的關注,就能暢通無阻地直接向政府表達民意。他們不必同時聚集在同一個地點,就能在線上組織成群,合力就某個議題發聲。議程設定權也交到民眾手上,原本可能被民意代表和媒體記者忽視的議題,如今直接被網民貼在白宮子網站上。而且,請願者可用匿名發帖和聯署,繼不記名投票後,網上請願提供了更廣泛的隱私保護。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載明,保護人民的請願自由。曾在大學裏教授美國憲法的奧巴馬或許暢想過這樣一個理想狀態,「We the People」網站將請願自由的各個維度拉大,建立一個高度公共化、承載民主未來的平台。

然而,在白宮請願網站運作五年多中,人們普遍認為,它的實際功效未如理想。滿足要求的請願要得到白宮回覆,通常需要等待很長時間,平均時長一度達到271日。到2016年,這個數字回落到34日。另外,請願網站建立初期是白宮工作人員署名回覆,奧巴馬偶爾也會親自回覆,而到了後期,都是白宮以集體名義回應,透明度倒退。白宮的回應內容也令人詬病,不乏制式、推託、含糊、答非所問的語言。回覆的平均字數為400字,其中有長達1200字的關於奧巴馬移民政策的回應,也有僅含40字的「依照規定,無法就此請願置評」的回應。在15%的回應當中,為避免不恰當干預,白宮拒絕就執法機關可能採取行動的個案作出評論。

2016年還出現了要求逮捕特朗普、因他激發仇恨的請願,也曾有過36個請願要求政府彈劾或調查奧巴馬。

直至2016年底,白宮請願網站收集到大量民意:48萬條請願、4000萬個簽名,但單單從政策層面上看,白宮請願的收效甚微。請願最終落實成為法律的例子很少,首例出現在2014年,奧巴馬簽署解鎖手機法案,保障以全價購買手機的美國消費者可自由選擇心儀的通訊運營商,不再受到運營商鎖的困擾。另外,2015年一個請願也促使奧巴馬公開譴責「矯正」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跨性別未成年人的治療,此前白宮從未公開表明此立場。然而,面對共和黨佔多數的參眾兩院,奧巴馬並未明確呼籲聯邦立法禁止對LGBT人群施行通常用於精神疾病的矯正治療法,只是表明願意就此與兩黨議員展開對話、支持在州層面禁止這種療法。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下,總統與白宮的權力有限,奧巴馬不是一聲令下就能定案的青天大老爺。

另一方面,或許是請願的門檻和成本太低,一些民眾沒把它作為嚴肅討論政策的平台,提出了不少惡作劇式、不着邊際的請求,它們既不符合民主法治程序,也不屬於白宮職權的範圍。讓奧巴馬參加NBA全明星賽、設立「學海盜說話」節、驅逐流行歌手Justin Bieber和收回他的綠卡、為美國每個州設立州精靈寶可夢(State Pokemon)、仿照電影《Star Wars》建造一顆死星(Death Star)來刺激經濟和就業⋯⋯這些都是民眾向奧巴馬許過的五花八門的願望。

白宮請願也有温情故事,108歲的非裔婦女Virginia McLaurin請求與美國曆史上第一任非裔總統奧巴馬見面,請願只得到19個簽名,卻成功引起白宮的注意,最終邀請她與奧巴馬夫婦見面,McLaurin情不自禁與總統和第一夫人一起扭動跳舞的畫面在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美籍華人移民在白宮請願網站上十分活躍,最近受矚目的華人請願例子是請求白宮禁止傳播歌曲「遇見劫匪(Meet the Flockers)」,因它的歌詞有鼓勵搶劫華人之嫌。ABC電視台脱口秀辱華事件和紐約華裔警官梁彼得事件發展為遊行示威前,華人都曾在微信上轉發白宮請願鏈接、收集聯署簽名,累積了上街遊行的群眾基礎。

朱令中毒案讓白宮請願網站的名聲傳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1995年清華大學學生朱令被發現兩次被人以致命化學物鉈下毒,導致其永久性癱瘓,二十年來依然未能確認真兇。朱令當時的室友孫某被懷疑有作案嫌疑,她其後移民美國。2013年的一則白宮請願請求美國政府調查和驅逐孫某,在三天內突破了十萬簽名的回覆門檻。時隔兩年後,白宮才做出回應,表示對朱令的遭遇感到理解同情,但拒絕對請願中的具體請求作出評價,是白宮請願存在限制的又一體現。

朱令案請願後,中國網民把白宮請願網站「玩壞」了,提出了要求白宮確定豆腐腦的官方口味是鹹味、請求取締北京煎餅果子、把天津煎餅果子評為正統等惡搞請願。網站上也曾出現涉及中國的嚴肅請願,例如要求美國反對在昆明興建PX煉油項目、關注中石油在四川彭州的石化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引發民怨的敏感議題在中國網絡上是敏感詞,中國網民只好到白宮網站上表達擔憂,但就這些內政議題,白宮恐怕鞭長莫及了。有人戲謔說,白宮請願網站成了中國人的國際信訪辦,美國總統奧巴馬忙不過來了。

白宮請願網站已於2016年年底關閉。
白宮請願網站已於2016年年底關閉。

儘管對白宮請願網站不正經、很混亂的批評不絕於耳,也有人認為,民主有時的確是「一團糟」,白宮請願正正反應了眾聲喧譁,而這樣充滿活力的討論是民主社會制定政策前必經的過程。同時,被白宮接納、落實為政策並非發起請願的唯一目的,請願增加公眾認知、向民意代表施加壓力、促進社會討論的作用也不容小覷。顯然,白宮請願網站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機制、滿足人們所有願望的阿拉丁神燈,但它能相對系統地收集民意,有效降低集體請願的門檻,不失為一個重要嘗試。

隨着奧巴馬卸任,白宮請願網站已於2016年年底關閉,請願者未達成的心願即將塵封在數據庫中,或在特朗普的Twitter上捲土重來。

支持者眼中的奧巴馬理性、優雅、正派,宣揚了包容和和平的價值觀,不幸遭遇針鋒相對的國會。反對者則認為他無能懦弱、畏手畏腳、不善用政治手腕,助長了社會的分裂和怨恨,他的失敗為特朗普的崛起鋪路。無可爭議的是,奧巴馬諸多豐滿的理想,狠狠撞上了殘酷的現實。他時刻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艱難前行,終究無法滿足所有願望。

直到最後一刻,奧巴馬依然捍衞自己的原則。「我相信悲劇會發生,世界上有邪惡。但我認為,如果我們努力做事,忠於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這個世界最終會一點點變好起來。這也是我當總統時試着去做的事。」在任內最後一場白宮記者會中,他如是說。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