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今日香港,還有漫畫店可以看《老夫子》嗎?

他獨自走訪香港所有實體漫畫店,整理漫畫店「存活表」;她「打工養店」,經營一間一個月只開六天的漫畫店。漫畫,是他們的情意結。

端傳媒實習記者 鄭麗芳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01-04

旺角信和中心一家漫畫店。
旺角信和中心一家漫畫店。

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你還記得他們嗎?

1963年面世的香港經典漫畫《老夫子》,以幽默畫風著稱,當中呈現了不少香港社會環境和人生百態,耐人尋味。這部漫畫由報紙連載到發行單行本,伴隨幾代香港人成長,遠至台灣和中國內地都能看到它的讀者。

究竟老夫子最後追到陳小姐嗎?愛抱打不平的他又怎看香港現狀?一切一切,恐怕連原作者王家禧也看不到了。2017年1月1日,以長子名字王澤為筆名的《老夫子》作家王家禧逝世,終年93歲。

其實,《老夫子》的創作早已由王澤本人接手,漫畫也許不會停刊。但今天再要看這本漫畫,卻不會再像以往般容易,因為香港漫畫店輝煌不再,步向式微。

在漫畫店一間接一間關門大吉的今天,你可能想不到41歲的他,居然獨自走訪香港所有實體漫畫店,整理出漫畫店「存活表」;你也可能想不到35歲的她,會「打工養店」,經營着一間一個月只開六天的漫畫店。他們究竟在想甚麼?

老漫迷的漫畫回憶

張卓能看了35年漫畫,無論經典或冷門作品都如數家珍。
張卓能看了35年漫畫,無論經典或冷門作品都如數家珍。

周日下午的旺角信和中心人流興旺,來來往往的人多是男性,大多從20多歲到50多歲。

這裏是香港著名的漫畫勝地。1980年代後期開始有漫畫店進駐,1990年代起逐漸變成漫畫迷的朝聖地,高峰時期有近20間漫畫店,現在卻只剩7間,餘下的大多是玩具模型店。

「現在玩模型的人多,看漫畫的人少。」41歲、有35年「漫齡」的張卓能,指着擠滿人的玩具模型店說。

張卓能開始看漫畫,是受到電視卡通片的影響。他小時候,香港還沒有專門的漫畫店,於是他只能到報攤買漫畫雜誌,不時去舊書檔看看。

以前收錢的人都是中年阿姨,為了嚇𡃁仔(年輕人),怕他們偷東西,稍微多看一下書都會被趕。現在服務態度好多了,因為沒甚麼人,愛看多久都可以。

張卓能

從信和中心出來,張卓能帶記者走到藏在旺角鬧市一條小巷中的洪記書檔,店鋪招牌暗啞,掉了一半顏色。書檔陳列的,教科書和漫畫各佔一半。小巷雖熙來攘往,但駐足停留、挑本漫畫翻的卻寥寥可數。

「以前旺角有三間舊書檔,後來全都結業了,最近四、五年有一間重開。」張卓能說,重開的舊書檔正是這間洪記書檔。

張卓能在書檔看了一下便出來,以說小秘密的語氣講﹕「老板很兇,會趕人。」在張卓能的印象中,以前漫畫店老闆都不算特別友善﹕「以前收錢的人都是中年阿姨,為了嚇𡃁仔(年輕人),怕他們偷東西,稍微多看一下書都會被趕。現在服務態度好多了,因為沒甚麼人,愛看多久都可以。」

由213到62,由開心到可怕

風靡一時的經典漫畫《男兒當入樽》到今天仍是搶手貨。
風靡一時的經典漫畫《男兒當入樽》到今天仍是搶手貨。

張卓能小時候住在旺角,但會特意跑到港島的北角買漫畫。位於北角英皇中心廣場的「漫畫市場」,就是他小時候常去的地方。30年過去,張卓能帶記者重遊舊地,「漫畫市場」已經消失。這個舊式的商場,目前只剩三、四間舊書店,零星賣着二手漫畫。

「第一次見到有漫畫店倒閉時,我很開心,因為可以買到便宜的漫畫。」大埔黃金屋漫畫店,是張卓能印象中第一間倒閉的漫畫店,約在2005年結業,當時他捧着4個A4紙盒的漫畫書,歡天喜地地回家。

四年後,他卻發現漫畫店「一間間不知不覺地消失,很可怕」。於是,他在網上論壇發表文章,詳細講述香港漫畫店的興衰:「得到的回應很多,但都不是我心目中想要的東西。我是希望人們重新支持實體漫畫書。」

它們結業的速度,快過你去拍照,這次忘了拍照,一個月之後,四、五間可能就只剩一兩間。

張卓能

他自此開始整理現存漫畫店的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及業務範圍,卻發現實體漫畫店數量,已從90年代後期的213間,減少至現時的62間,主要集中在旺⻆和北角。

後來,張卓能一有時間便拿着手機,走訪香港各間漫畫店拍照,希望能為它們留下影像。「有時乾脆請假一天,像別人行山一樣,由藍田影到紅磡。最感慨是它們結業的速度,快過你去拍照,這次忘了拍照,一個月之後,四、五間可能就只剩一兩間。」張卓能說。

打工養店,為了開漫畫圖書館

漫畫店經營人古妮每兩三個月便會「開倉」,讓漫畫迷以廉價購買鍾愛的作品。
漫畫店經營人古妮每兩三個月便會「開倉」,讓漫畫迷以廉價購買鍾愛的作品。

張卓能把整理到的資料,都上載到他管理的臉書專頁「香港漫畫店回憶錄」。這個專頁中,不少帖文都是「古妮之部屋」的開倉活動宣傳,通知漫畫迷去掃貨。

「古妮之部屋」位於葵興一座工業大廈,開業5年,在香港漫畫店中算十分年輕。店裏有兩個大房間,一間陳列漫畫,另一個用作倉庫,漫畫書已經堆到天花板了。

「目前只有一個員工 ── 我。」35歲的老闆古妮興奮地舉手說。5年前,古妮用積蓄租下這個工廈單位經營漫畫店,放假時才回來漫畫店,因此漫畫店一個月只開六天,身兼兩職的她慨嘆已經很久沒有真正休息過。

「試過48小時都沒睡過覺,然後開完倉再去補眠。」一般漫畫店會定期開倉,把舊漫畫書以特價出售,騰出空間容納更多新書。

古妮的漫畫店一般兩三個月開倉一次,但間中只有一兩個人走進來,逛很久才買一至兩本書,她對此一點也不抱怨,因為每位顧客都會跟古妮聊上幾句。古妮會叫他們做「書友」,跟他們一起聊聊「書經」。

古妮特別享受這種互動,她說﹕「如果有人真的上來買書,證明他們是愛書的,我很想跟這些人做朋友。」

夢想是不會擔心任何事情,起碼我曾經開過一間漫書店,我實現了我的理想,成不成功不重要。

古妮

她的夢想是開一間「漫畫圖書館」,讓人坐下來免費看漫畫,而「圖書館」所有書都有兩套,一套書是專門給人看,另一套書是賣的。

然而,要達成夢想似乎相當困難 —— 古妮至今已虧損了80萬,她還因此重新找了一份全職工作,工資成了漫畫店最大財政來源。

但古妮並沒因而放棄。在實體書文化衰落的世代,她依舊希望追夢下去:「夢想是不會擔心任何事情,起碼我曾經開過一間漫書店,我實現了我的理想,成不成功不重要。」

「他們對漫畫有情意結」

漫畫店經營人張瑞新曾從事漫畫出版,也畫過漫畫。
漫畫店經營人張瑞新曾從事漫畫出版,也畫過漫畫。

據香港突破機構調查,從2002年到2016年間,看漫畫的10至29歲青年,比例從57.2%減少至46.7%,但是看實體漫畫書的人,卻從71.2%跌到19.8%。

「𡃁仔(年輕人)說地產霸權,書店就說太多盜版問題。」這是張卓能分析漫畫店「死因」時說的第一句話。他接着補充,其實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漫畫店式微,譬如現在年輕人多了許多娛樂,不像以往只能看漫畫解悶。

不過「至goal club」老闆張瑞新看來,這些「原因」盡是「老生常談」。「這行的參與者很多都太勢利和眼光短淺。這個行頭就像一個密室,在有限的空氣情況下,大家只會想你先死好過我先死。你死了,我能多一口空氣呼吸。」

「至goal club」是一間開了16年的漫畫店,位於信和中心。除了零售,老闆張瑞新也曾踏足漫畫出版業。他說現在有些出版社寧願把舊書拿去當廢紙切,都不願減價賣給書商,讓書店多賺一些。結果等書店維持不了倒閉時,出版社沒有渠道散貨,反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些顧客是跟我一起成長的,他們是從十多歲開始看漫畫,看到像我一樣變成中年,他們對漫畫有情意結。

張瑞新

看到行業不斷萎縮,張瑞新有些心淡,年初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說過隨時可能結業,但現在他告訴記者,已經改變主意了。

「雖然不賺錢,但難得是它聚集了一群漫畫迷。有些顧客是跟我一起成長的,他們是從十多歲開始看漫畫,看到像我一樣變成中年,他們對漫畫有情意結,他們想實體書存在,想我們的店存在。」

可是「至goal club」店裏除了貼着各式漫畫宣傳廣告,當眼位置貼的,還是性感美女寫真海報。「我不可以光靠漫畫,漫畫業不斷萎縮,不開源我就死了。」張瑞新說。

張瑞新的漫畫店有售賣香港漫畫。
張瑞新的漫畫店有售賣香港漫畫。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