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通過首部《中醫藥法》,家傳中醫將可獲醫師資格

刊登於 2016-12-26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國中醫藥法。圖為中國浙江一家中醫藥店職員正在配藥。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醫藥法》。圖為浙江一家中醫藥店職員正在配藥。

12月25日,中國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下簡稱:《中醫藥法》)。這項早自1980年代初提議訂立的新法例,將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成為中國首部中醫藥法。

據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介紹,《中醫藥法》共9章63條,內容包括5大要點:

  • 明確了中醫藥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方針;
  • 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
  • 加大對中醫藥業的扶持力度;
  • 堅持扶持與規範並重,加強對中醫藥的監管;
  • 加大對中醫藥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中國民間中醫從業人員一般出身自師承、家傳等培養方式。報導指,《中醫藥法》兼顧考慮醫療安全風險,為經過多年實踐而確認具備醫術專長的師承、家傳中醫,開闢了新的專業資格獲取途徑。中醫從業人員日後可通過實踐技能、效果考核以獲取專業中醫醫師資格。

另外,當局過往對中醫診所採取許可管理,即行政審批管理模式,新法生效後將改為備案管理;經備案的中醫診所亦將嚴禁開展備案診療範圍以外的醫療活動,以降低醫療安全風險,及促進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這(通過訂立《中醫藥法》)是中醫藥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將產生深遠的國內國際影響。

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二處副處長張濤

中國政府近年來對中醫的發展可謂大力扶持。自1980年開始,中國衞生部便制訂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醫三支力量都要發展,長期並存」的工作方針;1982年版《憲法》也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2007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此後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有這一項。

然而,從學界到民間,關於中醫藥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近十幾年來年,以科普作家方舟子、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等為代表的反中醫人士紛紛撰文闡述各自觀點。方舟子主張廢除中醫「陰陽五行」、「經脈氣血」等理論,但支持用科學方法檢驗中藥的有效性;張功耀則認為中醫可以存在,但不應該被國家支持,也不應再試圖將其與現代醫學結合。

聲音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西醫有中醫値得學習的地方,例如西醫系統化、簡單化、高效化,而且有先進儀器和機器協助醫生看病,但中醫有幾千年歷史,積聚了很長時間和很多的經驗,値得西醫借鑒。

BBC 中文網網友 candy

任何學科都不可能以法的形式來確保它的「繼承」、「弘揚」、「扶持」和「促進」。更何況「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未必能保護公眾健康。事實上,中醫藥一直在為我國的醫療衞生工作添亂。其中,添亂最多的是中草藥注射劑和中草藥插手預防醫學領域,干擾我國的防疫抗疫工作。

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2012年文章

中醫存廢爭議

中醫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廢除中醫是試圖將中醫學的理論或實踐徹底廢除的努力,主要多進行於中國大陸。有時這些主張並不是要立法禁止中醫師行醫,而是試圖通過在學校體制、國家醫療體制等領域驅除中醫學的影響和作用來達到讓中醫逐漸流入民間甚至消亡,所以一些人又將這種訴求以較為緩和的「取消中醫」、「限制中醫」、「中醫中藥退出國家醫療體制」等名稱來表述。其主要依據是他們認為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相比較糟粕太多,缺乏科學依據,不是科學或甚至是偽科學。每次廢除中醫的運動,都有人強烈反對。雙方爭論焦點通常包括是否有科學方法和哲學思想等等。20世紀上半葉,主張廢除中醫者往往出自民族改造主義,而反對廢除中醫的人,則焦灼於藥理醫理方面。20世紀下半葉以降,支持廢除中醫者往往焦灼於藥理藥效,而反對廢除中醫者則愛舉民粹民族主義大旗(卻沒想到支持廢除中醫者也可以用動保主義大旗反制)。至今為止在中國及海外這兩派的爭論還在繼續。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中國新聞網BBC 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